【徽章上的武汉】裕华纱厂的公私合营之路

建国初期对私营工商业的公私合营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通过这场变革,国家顺利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它是在一种和平的方式下实现的社会改造,裕华纱厂的这枚胸章记录的便是这段历史。

“裕大华”的创建

武昌裕华纱厂创建于1919年,全称为裕大华股份有限公司裕华纱厂,裕大华集团的前身是楚兴公司。

1892年到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开设官办湖北布、纱、棉、麻四局。当年,张之洞从英国引进的设备有些是以旧充新的二手货,加之对企业进行封建官僚衙门管理,“造成机器运转很坏,浪费严重”(《湖北工业志》语)。虽然所办“四局”开创了湖北机器棉纺织之先河,棉纱年产量达到2.058吨,棉布52万米。但至1899年,由于纱布质量敌不过洋货,造成年年亏损,难以维持生产。

“四局”官办失败后,从1902年起改招商民间资金承办;一直到1938年4月(之后,工厂西迁陕西、四川),前后计有8个公司承租经营,其中,以楚兴公司经营纱、布局的十年间(1913——1922年)获利最多,共计1.400余万两(合银元2.000余万元)。由于大利所在,让人眼红,引得当时的军人政客、殷商大贾互相倾轧,争夺承租权空前激烈。基于这一态势,楚兴公司的股东们另寻出路,于1919年由商人徐荣廷、苏余汰、张松樵、姚玉堂、黄师让集资136万两白银,选址武昌下新河创建裕华纱厂,该厂1921年动工,1922年投产,总计纱锭3万枚,布机500台。他们同时还在石家庄建大兴纱厂,这就是“裕大华”的来由。

“裕大华”——公私合营后的优秀企业

从1913年组织楚兴,承办“四局”到1951年实行公私合营止的近四十年时间里,裕大华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最后发展成中国近代有重要影响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集团所属企业中除永利银行和华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解放前倒闭外,其他均幸存下来。1951年11月,裕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主动申请实行公私合营。裕大华所属各企业实现公私合营的时间不尽相同,其中最早实现公私合营的是裕华、大华和利华公司,1951年申请,11月实现合营,大兴公司则是在1954年实现公私合营。

1949年裕华纱厂工人学校学员合影。

1951年进行公私合营时,没有进行清产核资。1954年,核定裕华资产为2050万元。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市政府收买该厂的股票,公股占武昌裕华厂股权的比例为30%。合营初期,分发股息红利仍沿用私营时期的章程。用“四马分肥”原则来衡量国家所得税、股息红利偏高,公积金、职工福利偏低;而1952年实际分配,将利润的大部分作为了扩大再生产增开纱锭的投资,私方的股息、红利都做了“五反”退补款和购买公债,没有分到现金。1954年整顿公私合营企业时,纠正了这一偏差,规定公积金占30%,私股股息不低于25%,福利奖金占10%左右,国家所得税占35%左右。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裕华纱厂后来成为武汉市乃至全国轻工战线上的一面旗帜。1956年12月,刘少奇偕夫人王光美看望武昌裕华纱厂的干部工人。1957年9月6日下午2时40分,毛泽东主席亲临裕华视察。

2009年,武汉市地铁施工征用武昌裕华纱厂主要生产厂房,企业按照市政府“边改制、边搬迁、边寻找战略投资者”的要求,厂房、办公楼等全部拆毁殆尽,已难见武昌裕华纱厂的痕迹。

现在,裕华纱厂老字号得到传承,位于武汉市蔡甸区凤凰山开发区的武汉裕大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便是这百年老厂的“子孙后代”,其产品有纱线、坯布、家纺。

一人行(王炎生)镜头里裕华纱厂最后影像

2009年,裕华纱厂近百年的老厂房,因地铁过江隧道施工将拆除。当年9月,《人文武汉》网友一行前往寻访,用相机记录了裕华纱厂的最后影像。

裕华纱厂办公楼顶上的警报器。解放前,这一带的警报器就安放在左边这座小房子里。

裕华纱厂的大门。门楣上方“裕大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至今一直得到传承。

裕华纱厂大门二道门内的罗马大立柱。

二道门内的老警钟,以前工厂、学校都使用这玩意,熟悉的声音萦绕耳边。

与老裕华同龄的水塔一直使用到工厂被拆除。

裕华纱厂办公楼。

裕华原有四座大仓库沿江一字排开。武汉沦陷时,仓库被日军占领用作军营。解放后修临江大道时拆除三座,照片上这座也于2011年拆除。

裕华纱厂建有四个临江码头,分别是1号综合码头、2号成品码头、3号棉花码头、4号煤炭码头。图中为3号码头,远处防水墙上的两根立柱是原纱厂通往码头的大门。持相机者为网友理由。

打捞城市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扫描二维码

(0)

相关推荐

  • 湖北武汉---知音号,两岸璀璨夜景

    2020年10月27日武汉市汉口江滩知音号游轮 真没想到在知音号游轮上也可以观赏长江两岸的璀璨夜景,本来还打算去坐一趟游轮,专门赏夜景,这下不用了,至少暂时不打算了. 知音号游轮的行驶航线是从长江二桥 ...

  • 又见中国“桥梁之都”

           世界建桥看中国,中国建桥看武汉.据说:世界建成及在建的跨度1000米以上悬索桥41座,跨度600米以上的斜拉桥21座,这些世界级桥梁中,"武汉造"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 由武昌江滩的月亮湾码头而想到……

    武昌江滩月亮湾码头,坐落在武汉最高地标绿地606附近,从绿地缤纷城步行几分钟即可到达,这里是武汉世界语协会即将开展周年庆暨研讨会的活动场地之一. 这一带也是大型国企武昌车辆厂的旧址所在地,因为城市改造 ...

  • 【黄梅红色故事】邓玉虎:一腔热血尽情洒,化作梅花艳九州 ---记梅玉珂烈士

    投稿邮箱 在黄梅县革命烈士中,很多女中豪杰脱颖而出,她们为劳苦大众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年青的生命,不愧为巾帼英烈,梅玉珂就是其中的一员. 冲破樊篱为自由,闺妆从此换吴钩. 一腔热血尽情洒,化作梅 ...

  • 武昌竹枝词五首/邱东茹/诗配画13/20201201

    编者按:我和东茹毕业于同一个实验室,不同的导师,但同一个研究方向,我做的是湖北东部的菊科植物区系,东茹做的是鄂东南幕阜山地种子植物区系.毕业近二十年,我们都不曾相见,今天,我们在网络上相遇.本期诗配画 ...

  • 【徽章上的武汉】硚口申新纱厂的记忆

    公私合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政府主导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枚"公私合营汉口申新纺织厂"证章采用五星闪闪放红光,是解放初最流行的图案设计.中间的纱锭和梭寓 ...

  • 【徽章上的武汉】和记民众乐园旧事

    一位藏家前不久给我看了一件藏品,是"和记民众乐园"职员的出入工作证章,此证章呈菱形,长约4公分,宽约2公分,右上方有国民党的党徽,蓝边黄色底子上从右到左刻有红色繁写黑体" ...

  • 【徽章上的武汉】我的父亲与湖北省麻织厂

    2012年11月的一天,无意中在中国收藏热线,发现有人拍卖湖北省麻织厂四周年纪念银质奖章,背面还有"××× (应是获奖者的姓名)坚韧 耐劳  田镇瀛赠 " 字样.田镇瀛,这不就是我 ...

  • 【徽章上的武汉】华中工学院毕业纪念章

    华中工学院毕业纪念章 华中工学院即使到现在改称华中科技大学,老武汉人还是习惯称"华工"."华工"的这枚毕业纪念章带有当时校徽的雏形,那时的校徽大多设计成长方形, ...

  • 【徽章上的武汉】武汉大学首届运动会奖章

    四方形黄铜铸就的国立武汉大学第一次春季运动会奖章,长宽约3公分,记录了武汉大学首次运动会的时间.项目.设计呈正方书包形状,上方有一长方抓手.奖牌主体部分为三位着运动短装的田径运动员,呈跑步状.下方从右 ...

  • 【徽章上的武汉】英美烟草公司的木兰烟标

    从汉口沿江大道拐进合作路前行360米,门牌为合作路17号的一幢三层楼房,就是汉口英美烟草公司旧址.这栋楼现在是市旅游协会.合作社和餐厅用房. 本世纪初,英美烟公司曾在中国有过相当大的生产.销售规模,其 ...

  • 【徽章上的武汉】辛亥革命的记忆 首义延寿会证章

    首义延寿会证章:铜质.珐琅彩山河国旗纹.直径3.3cm. 1946年6月,尚健在的辛亥首义老人,包括我祖父和他的战友们,在经过有关方面的审批后,都成为了"辛亥首义同志会"会员,这是 ...

  • 【徽章上的武汉】武昌一纱的入厂证

    汉口第一纺织公司入厂证 此徽章由紫铜压制而成,是汉口第一纺织公司工人入厂证.徽章呈桃心状,上两排从右往左横书汉口 第一纺织公司字样,中间用棉桃俯视剖面图,两边各引出一条象征棉纱的细线隔断,下方竖写&q ...

  • 【徽章上的武汉】江汉路 四明银行资本家的解放纪念

    江汉关上看江汉路.摄影田联申 2012年,江汉区宣布,江汉区博物馆拟选址于江汉路45号四明银行旧址,如果这项动议实现,它将是武汉市中心城区首座区级综合博物馆.但至今音讯渺茫. 两件四明银行旧物品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