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教授夫妻刘西拉与陈陈又火了!附纪录片


Feb.
5
我不羡慕街头热吻的情侣,只钦佩深巷互扶的老人。
作者 | 梁钦
今天,一段视频火了,视频中一群平均年龄74岁的清华学子登上央视网络春晚的舞台,演唱歌曲《少年》。
当中有对教授是交大模范夫妻刘西拉教授和陈陈教授。他们是改革开放以来双双取得博士学位后第一对回国的留美夫妻。
刘西拉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的讲席教授,是上海交通“最受学生欢迎教师”;陈陈教授是上海交大电气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和清华大学电机系。


01
话语尽,音乐始
二老的爱情是话语尽,音乐始。
陈陈7岁就会弹琴。她是在上海中西附小学会的,进了中西女中(现上海市三中),便是进了钢琴家的摇篮。那里的李明贞老师是留美的钢琴系硕士。
6年后,陈陈在上海中学生课余艺术团里已是小有名气的钢琴手了。


刘西拉9岁开始拉小提琴。考入清华土木系时,他已经拉得很绝了。


50年代,他和陈陈都参加了清华大学的学生乐队。每星期六晚上,他们都在音乐室练琴。
陈陈强在节奏,刘西拉强在音乐理解,他们配合得很默契。
有一个星期六,练完琴,陈陈弹了F大调浪漫曲,问刘西拉怎么理解?
刘西拉说,乐曲中间有不安分的情绪。陈陈又让刘西拉唱了一支抒情歌,她伴奏。这天晚上,他们谈了“别的”,这一天是9月3日。
就在这年冬天,刘西拉独奏音乐会演出成功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这么”确定了。
事后,刘西拉问陈陈:“为什么不等我留在清华时,再表明感情呢?”陈陈说:“等你读研究生了再定,感情就没有分量了。”
5年后,他们有意挑选在9月3日结婚了。
02
自由的选择
二老的爱情是自由的选择。
他们是普度大学里第一对中国大陆来的研究生夫妻,一起在普度过起了“临时”生活,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至高荣誉。
陈陈仅用3年零3个月就攻下了硕士和博士学位,还获得美国大学妇女联合会国际奖学金(全美660所大学,只有40名获得者)。
刘西拉除了硕士、博士学位,还获得了美国土木工程结构最高研究奖——雷曼·瑞斯科学研究奖。
此外,陈陈在拉法耶特市交响乐团成立35周年纪念演出时(里根总统特为纪念演出发来贺电)独奏《青年钢琴协奏曲》大获成功!这是美国音乐界第一次演奏中国钢琴协奏曲。
美国当地报纸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都对这场演出作了详尽报道。


回国后刘西拉在清华找到了理想位置,而陈陈就选定交大,落在上海。
她说:“夫妻俩就是整天呆在一起,又有什么意思?像树洞里的一堆蘑菇?你看我,我看你,还不得看傻了!现在,我们这个岁数还不是很大,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还相当多。我们还是走老路吧!”因此在地域上他们相隔得更远了。
几年后,刘西拉在清华成了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第六工程委员会委员,以及国家教委科技委土、建、水学科组成员。
他先后带出5个博士和12个硕士生,他的学术论文多次在中外重要刊物发表,还被邀请去美国、德国、意大利、苏联、日本等国进行讲学和文化交流活动,引起了中外土木工程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陈陈也成了知名学者与教授,她先后帮助别的教授带出两个博士和5个硕士生。其中一名博士获1988年全国青年优秀科技奖,27岁就被提拔为上海交大最年轻的副教授。
陈陈除了在交大讲授“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及“线性规划”、“运筹学基础”等,还时常被清华大学邀请授课、带研究生,因英语是她的拿手戏,她还常替交大某些外语教师代课。
03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二老的爱情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他们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是分居两地的,甚至在有了儿子之后,也是一家人“三分天下”,这哪里还有家的影子?时间长了,双方领导都看不过眼了。
他们说:“一对书呆子,日子怎么过法?”但就是这么一对书呆子,拥有了这世间最美好的爱情。
应该说,刘西拉与陈陈一家的确很幸福,他们是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中的一个。
当然,这样的家庭模式也毕竟很别致,也许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


他们用几十年做一份工作,用一生时间研究一个专业,用一辈子爱一个人。
他们留不住所有的岁月,但岁月却留住他们。
读完他们的故事才知道,有你的日子才叫时光,否则只是时钟无意义的游摆。我不羡慕街头热吻的情侣,只钦佩深巷互扶的老人。
多想遇见一个人,然后一不小心便老了。
爱情是个简单的事,爱就是爱。
我爱你虔诚的灵魂,爱你苍老脸上的皱纹,想要和你慢慢变老。


关于刘西拉和陈陈夫妇爱情、生活、工作的纪录片《爱未央》
— THE END —
☀本文选自辅导员娘亲(ID:fudaoyuanniangqin),上海交通大学思政教师梁钦(娘亲)公众平台。灼见经授权发布。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