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的速度:5分钟背完一篇古文!学会这1招,人人都可以!

我粗略地看了下,大多都是周五、周六听网络公益课的家长、学生的消息,其中也有部分看过小柳他们编辑的文章后来询问孩子学习问题的。人数和往常差不多,大概200多个的样子。

在这其中有一位家长比较特别,她没有直接问:该怎么提高孩子的成绩。而是直接问了个直指学生学习核心之一的问题:记忆效率。

她说,她的女儿背东西特别吃力,特别是语文课本上的课文、诗词,几乎没有哪个能够背完整了。所以,她想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女儿马上就要上初中了,如果记忆力不行的话,历史、政治、英语这些靠背的科目又怎么学呢?

我考虑了一会,然后让小女孩直接来与我交流。聊了几分钟之后,我大致就掌握小女孩“记性差”的根本原因了:不感兴趣、怕麻烦。她说,她一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字就厌烦,更不要提还要一遍一遍地死背了。

这时,我告诉她,其实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并不难记,不信我们来试试。我选择了最广为世人所知的一篇诗歌:《关雎》

蒹 葭

(选自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依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依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依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我把这首诗的截图发给了女孩,然后让她2分钟内读熟。然后用1分钟把里面不同的字挑出来,然后再花1分钟把不同的内容并列,再串联上相同的内容(即下图)。然后再用1分钟把这张图记住。

总共5分钟,当女孩的妈妈计时结束时,她已经把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背熟了。而且因为有了上面这张图在心中,有了联系、有了对比,所以也就不容易遗忘了。

此时,肯定有读者朋友会问,如果不是这种重叠很多的文章呢?这个方法完全行不通啊,像下面这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该怎么记忆呢?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其实,任何高效率记忆方式的核心,都是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场景化、图片化。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分为左右脑,左脑主要负责抽象记忆,而右脑主要负责画面记忆。相比之下,右脑的记忆能力比左脑要强数万倍。这是因为,图片所能包含的信息,是同篇幅文字的无数倍。

所以,我们只要把孩子所学的课程中抽象的内容,具体成图片、场景、形象,就能成倍地提升记忆的效率。不过,因为文章篇幅的原因,这里就只举例前5小句。

1、天时不如地利:想像在这个地点上有个时钟从天上掉下来但不如地上的锋利

2、地利不如人和:想像在这个地点上有锋利的钟就不如人那么温和.

3、三里之城:想像在这个地点上有三公厘长的城子

4、七里之郭:想像在这个地点上有个只有七厘米的锅

5、环而攻之而不胜:想像在这个地点上有耳环攻击而且不胜利

只要构成了形象,就非常容易将内容记住。然后再配合上释义就完美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看到这里如果还有学习、教育方面的疑问的话,家长朋友们可以在周五、周六、周天的时候,去听下我的网络免费公益课,里面我会就学生的各种学习困难、记忆方法、学习技巧做详细的讲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