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说碳中和,到底对你我有什么影响?人社部的“碳交易员”证书到底要不要考!
相关推荐
-
中国“碳中和”政策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碳中和”政策现状与趋势分析
-
岛主专栏 | 凛冬将至,气候危机让全球经济再次站在十字路口
当全球经济再次站在十字路口,是延续之前的刺激方式来延缓危机的爆发但最终走向更严重的危机,还是探寻全新且充满未知的出路而创造涅槃重生的机会,是摆在全球政策制定者面前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 ...
-
碳中和 | 杜祥琬院士:双碳目标下的能源低碳转型
杜祥琬院士: 双碳目标下的能源低碳转型 本文取材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 原文标题:杜祥琬院士: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克服巨大困难 6月22日,在人民日报社举办的"2021能源高质量发展论坛&qu ...
-
城市碳中和的世界实践
©Robinfun(Robinfun.lofter.com) 截至2020年10月,全球已有127个国家相继提出到21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承诺.2009年,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
-
风电向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转型
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主力,在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大量碳排放是否减弱了其"绿色"属性?风电行业又该如何实现全生命周期内的"零碳排放"? 制造端是主要排放源 根据伍 ...
-
国际科技动态(326)
惠生工程 霍尼韦尔 进行低碳技术合作 在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低碳中心揭牌仪式上,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与霍尼韦尔签署低碳技术战略合作备忘录,未来双方将在低碳排放技术应用及工程化领 ...
-
电力碳排放核算与监测体系亟待升级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进入新阶段.目前,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2000多家企业均为发电企业,电力作为我国碳排放占比最大的单一行业,减排效果对 ...
-
资讯丨国际能源署:全球能源系统50年内将全面实现净零排放
10月28日,国际能源署(IEA)在京发布<2020能源技术展望>报告(以下简称<展望>).该报告经过对800余个减排技术的深度分析,并基于设施转型以及消费者行为转变两方面,形 ...
-
德国:着眼于零成本的“零碳工业革命”,前沿观察!
中国能借鉴德国实现零成本的"零碳工业革命"的经验吗? 零碳中国伙伴计划最新资讯 来源:中德碳中和研究院 编撰:上海产业促进中心碳中和智能研究院 德国:着眼于零成本的" ...
-
“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电力篇——电力行业碳减排路径
作者:华强森(Jonathan Woetzel),汪小帆,廖绪昌和吉雅图 编者按 在"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系列的开篇中,我们畅想了2050年由电动汽车.氢气炼钢.光伏发电.绿色储能 ...
-
“碳中和”目标下,电力系统如何脱碳?
2019年中国电力碳排放达42.27亿吨,占全社会排放总量的43%:可再生能源发电.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财经>记者 孙颖妮 编辑/王延春 能源系统的结构转 ...
-
2020年减碳成本高达1400美元/吨!碳中和VS经济增长孰轻孰重?
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但经济增长与减碳至今仍然相斥,人们尚未找到鱼与熊掌兼得的新路径. 根据7月8日发布的2021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下称bp年鉴),2020年全球能源消 ...
-
【碳中和专题系列】碳中和3条技术路线深度解读,挖出2主线5赛道,9家龙头获益(名单) 本文原载于微信...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概念爱好者 前言: 今天市场上除了顺周期的资源股之外,半导体和碳中和是两大热点,其中关于「碳中和」,有不少乡亲希望我整理下相关的内容,主要是前期说「碳中和」炒的是清洁能源,最近又 ...
-
【观点】李灿院士:绿色氢能将成为完成碳中和目标的主要路径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提交了<绿色氢能和液态阳光甲醇:完成碳中和目标的路径>及<完成碳中和目标.实施液态阳光甲醇的碳排放权交易等政策>两个提案. 他在提案中 ...
-
能源 | 碳中和系列报告一之中外碳排放结构20201221
从能源角度看,中国90%碳排放来自煤炭,2017年国内碳排放总量近100亿吨,用煤产生的碳排放量约为89.48亿吨,汽油.柴油及天然气等其他能源碳排放共计9.61亿吨. 来源:新兴产业观察者 火力发电 ...
-
约克天氟地水斩获“中国热泵行业领军品牌”,赋能超低能耗建筑新发展
<热泵市场>杂志 文_蔡秀端 百年约克,专注冷暖:初心既往,再续华章! 10月10日-12日,2021中国热泵行业年会.第十届国际空气源热泵行业发展论坛暨热泵助力碳中和高峰论坛隆重开幕. ...
-
报告解读:《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
报告解读:<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 友绿智库友绿网今天 收录于话题#碳中和89个内容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主要经济体形成共识,有必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全球净零排放,其中,中国的承诺和 ...
-
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
本文刊载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第9期专题"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的能源转型" 1 我国能源消费量与碳排放趋势 保障我国碳中和目标的顺利实现,能源转型是首要任务.我国作 ...
-
我国碳中和技术发展总体目标路径4
3.1 碳中和技术发展总体目标 为保障我国碳排放高质量达峰和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可行.经济可承受的科技支撑,是我国碳中和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根据我国力争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和2060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