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中和技术发展总体目标路径4
相关推荐
-
《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中英文双版本发布!17万字300页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与能源基金会联合发布<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研究报告. 报告系统分析了中国在2060年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转型路径,探讨了转型如何符合中国更广泛的发展目标,如增 ...
-
资讯丨国际能源署:全球能源系统50年内将全面实现净零排放
10月28日,国际能源署(IEA)在京发布<2020能源技术展望>报告(以下简称<展望>).该报告经过对800余个减排技术的深度分析,并基于设施转型以及消费者行为转变两方面,形 ...
-
碳中和12个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轻松了解科技前沿 文章来源: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 近期,英国皇家学会发布一系列简报,提出了加快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12个科学技术问题[1].该项工作组织协调了20多个国 ...
-
谢克昌院士:节能提效才是减碳第一优选
核心阅读 技术路径的优劣顺序应该依次为:节能提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增加低碳能源和减少高碳能源.通过植树造林强化自然碳汇,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CCUS).超前部署高效CCUS.二氧化碳制烯烃等 ...
-
碳中和目标下,如何实现能源转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学院院刊(ID:CASbulletin),本文刊载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第9期专题"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的能源转型",作者:黄震.谢晓敏, ...
-
净CO2 475kg/t.cm,拉豪2030如何实现?
拉法基豪瑞(LafargeHolcim)是全球首家加入联合国"企业雄心助力1.5℃限温目标行动"(Business Ambition for 1.5℃ Initiative)的跨国 ...
-
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
本文刊载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第9期专题"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的能源转型" 1 我国能源消费量与碳排放趋势 保障我国碳中和目标的顺利实现,能源转型是首要任务.我国作 ...
-
碳中和|围绕碳产业链的产业运营
东滩智库隆重推出 新经济产业领域系列<产业内参> 关注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人为化石燃料排放与陆地.海洋生态系统吸收两者平衡的结果,"碳中和"旨在实现二氧化碳或温室 ...
-
【碳中和专题系列】碳中和3条技术路线深度解读,挖出2主线5赛道,9家龙头获益(名单) 本文原载于微信...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概念爱好者 前言: 今天市场上除了顺周期的资源股之外,半导体和碳中和是两大热点,其中关于「碳中和」,有不少乡亲希望我整理下相关的内容,主要是前期说「碳中和」炒的是清洁能源,最近又 ...
-
时报【早知道】2021-3-25
[资讯导读] >环保督查剑指稀土.重要产地已有企业提前停产 >中国CCUS技术国际论坛即将召开.碳捕获技术迎风口 >城建发展:参股公司是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第五大股东 >顶点软件 ...
-
什么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循环再利用之路能走通吗?
2021-07-28 随着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二氧化碳排放管理进一步趋严.企业多排碳,意味着付出更高成本.除了花钱"买碳",有没有其他办法实现减碳? 记者了解到,二氧化碳资源化 ...
-
化石能源要实现近零排放,这项技术或成唯一选择
向清洁能源安全过渡,应用碳捕捉.利用和封存技术至关重要. 碳中和 CCUS 碳交易 共2000字|建议阅读时间 3 分钟 文 | 漫天飞雪 近日,碳交易的启动,让参与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受到控制. ...
-
许世森:CCUS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核心技术
来源:中国网讯 9月28日,在第八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碳中和与科技创新"高级别全体会议上,华能集团科技部主任许世森发表了主旨演讲.以下是演讲摘录. 能源是未来二氧化碳减排非常重 ...
-
德国:着眼于零成本的“零碳工业革命”,前沿观察!
中国能借鉴德国实现零成本的"零碳工业革命"的经验吗? 零碳中国伙伴计划最新资讯 来源:中德碳中和研究院 编撰:上海产业促进中心碳中和智能研究院 德国:着眼于零成本的" ...
-
能源转型与石油公司的艰难抉择(强烈推荐)
牛津大学发布<能源转型与石油公司的艰难抉择>(强烈推荐) 一.概述 在本篇能源视角报告,文章探讨了国际石油公司(IOCs)能源转型面临的挑战.能源需求报告预测,无法利用现有的经济技术实现& ...
-
殷瑞钰院士:钢铁行业“达峰”不难“下坡”不易
作者 | 李惠钰 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部门,是能源消费大户,更是碳排放大户,全国钢铁碳排放量贡献占全球钢铁碳排总量的60%以上.钢铁行业如何摘掉高碳的帽子? 日前在四川成都召开的" ...
-
什么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碳达峰中和 致力低碳经济,助力中国早日实现碳中和 公众号 什么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不用能.少用能,节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日前在演讲中指出碳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