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从哪里来?》系列 三、老子的原型竟然是他!(上)
相关推荐
-
李白这首诗暗用典故,不仅写出了新意,还流露出了一种无奈之感!
李白的身世一直是个谜,公元701年生于碎叶城,祖籍则是一直存在争议,不过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四川江油.李白很少提及身世,像杜甫.王维.白居易.刘禹锡.元稹等人,是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可偏偏大唐最伟大的诗人, ...
-
挑灯夜读 学无止焉
君且慢,时可待: 复难行,独偶焉? 汝不知,出此语: 岁无言,代代行: 学岂涯,穷暮止. 夜幕浓稠,屋外潇潇.书卷气盛,寝而不安.无妾伴身,好得读书时!且着青衫,案前黯黯,怎生得诗兴!顾不得左右,取火 ...
-
老子63岁写的小楷,秀雅华丽,流传后世700多年
周朝末年,朝纲败坏,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在朝上担任图书管理员的老子,看不惯朝廷纷争,所以辞官归隐,骑着青牛游历四方. 在他准备西出函谷关遍游天下时,担任函谷关关令的尹喜,夜观天象,发现东方紫气浩荡,三万 ...
-
牛年话『牛』联
恭喜发财 要喊得够豪迈 我恭喜你发财 我恭喜你精彩 最好的请过来 不好的请走开 礼多人不怪 牛年话『牛』联 辛丑牛年已至,趁新春在此聊聊与"牛"有关的对联. 提起跟"牛& ...
-
书法定制《人生三境界,养德泽福》,工笔画系列《老子孔子孟子》
书法定制《人生三境界,养德泽福》,工笔画系列《老子孔子孟子》
-
深度解析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大家好,这里是三宝易学堂,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五章,首先我们来先看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
-
郭店楚简老子研究 第二、第三篇
荆门郭店楚墓竹简 第二篇 天tiān道dào贵ɡuì溺nì, 雀quē成chénɡ者zhě以yǐ益yì生shēnɡ者zhě. 伐fá于yú勥jiàng, 责zé于yú...... 注:帛书<道德 ...
-
中国哲学系列: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你真的读懂了吗?
中国哲学系列: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你真的读懂了吗?
-
有道明师解读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简版)
第三十九篇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道是唯一的,所以又称之为一.得一就是得道.天地神谷万物之类,它们如何得道?这是无法回答的问题.人可以通过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德是道之用,然而德也有的上下高低之分,并非德都是道的体现.看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政治状况,就能分出德的优劣.按唐玄宗所说,则有有德,有无德,有淳德,有上德,有下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道的精神就是清静无为,道的无为是对万物不加干涉,让万物各按自己的活动规律进行活动.这就是道对万物的作用.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这个意思.道与万物的关系是如此,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 以大道治天下,从老子的思想看,是因为天下万物的本性都在道的主宰之下,都统一于道的精神之下,所以执大道治天下,就能获得天下往的效果.天下万物都顺从于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