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法所追求的目标看似相近,为啥却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理论?
相关推荐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赏析 / 严勇 .音频 / 张佳 译文 (周君)用德行来理政,如同北极星,居于它所固定的方位,而其他星环绕它身边. 赏析 奇怪的是,孔子一直主张推行用"仁义"治国.以"礼 ...
-
“外儒内法,济之以道”何解?
外儒内法,济之以道,即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统治模式,影响深远.
-
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今年的高考作文重新回到了孔孟之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的知识如今重新绽放了光芒.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学说贯穿了中国的封建历史.然而, ...
-
“不敢、不能、不想”,法儒道层级管理的三大进阶之路
熟悉中国小孩教育的家长都知道,孩子犯了错常常被训斥的一句话就是"还敢不敢再XX了",孩子怕了就会说不敢了,为什么不敢呢,因为再做就会被修理,这是法家规则制度他律作用的层次:可一旦没 ...
-
道家圣人七个境界,儒家君子四种品格,儒道两家追求有什么不同?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来分析儒家的君子和道家的圣人,他们有什么不同. 每一种思想都有他们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或者精神形象,比如儒家的"君子"就是儒家思想中拥有至高品格的人,儒 ...
-
曾国藩的三次思想转变:儒、法、道,在人生不同时期的运用
前 言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各家学问都各有其理论根基,都各有其适合生长.发展条件,都各有其长处缺点.如果一昧坚持用某种学说来求学.处世.从政,恐难有大成.而能将儒.法.道,三家学说相融合,并贯穿一生,立 ...
-
为什么“道、儒、法”三家混战,却最终搞成“儒表法里”?
这个其实就和小孩子的教育成长是一个道理. 道家崇尚无为,自然,其实就是指小孩子的懵懂状态,一切随心所欲,就是最好的状态,是人能接近"道"的最形象的外化. 这就像我们对婴儿是没有要求 ...
-
人生指路明灯-我眼里的儒道释法墨
这个昵称用了蛮久,在某个平台上.其实只想表达,我对这五家都有很认同的东西.今天花蛮长时间,搜集.删减.总结.梳理,按自己的想法介绍一下. [1]儒家:解决人与社会的问题-塑造好的习性 儒字摆在了第一位 ...
-
3.《实用周易指南—易传》——系辞融合儒道两家思想 将乾坤上升至道学高度 提出了乾道和坤道
作者:杨本枢 原文: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
-
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本来就是一体的,以道家入门为最方便的捷径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以儒道佛三家为主体,兼及诸子百家而形成的一整套文化思想. 儒道佛这三家之间的关系,古往今来皆有论述,普遍认为儒道佛本来就是一体的,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但是现在网络上,依然有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