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相关推荐
-
为何会有浙吴两派之分?皆因董其昌的一个观点,引出两种风格之争
导语:所谓"浙派"与"吴派"的划分,并不是被归为这两个阵营的画家们自觉"建设"的流派,而是文人绘画批评家们区分不同的画风师承与艺术趣味,并且 ...
-
陈克斌南宗山水绘画技法下
陈克斌南宗山水绘画技法下
-
“南北宗”论打着董其昌的旗号,逐渐成为山水画发展的权威理论
在晚明乃至整个清代, "南北宗"论打着董其昌的旗号, 逐渐成为一种后人认识山水画发展的权威理论, 进而演变为描述画史的常识以及评判作品的套语.赞同.引用或沿着同一思路深化" ...
-
受董其昌影响,明以后500年的艺术发生重大变化,八大更是佼佼者
自明末董其昌南北宗论问世以来,中国绘画出现了很大变化,而其借助于社会地位,文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开派立宗,树立一家之言,给中国画注入了新的生命. 自古以来文人,特别是在文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更具有话语权 ...
-
【国画鉴赏】陈少梅《听泉图》:钩斫渲染,色墨俱佳
陈少梅的画有一种"干净"的感觉,没有败笔,没有浮艳华彩.如果把这种感觉说的准确一点,那就是清劲优雅.清劲是指笔墨秀逸,优雅是指从容态度.看陈少梅的山水画,会感觉有一股清风扑面而来. ...
-
唐宋以来文人画的集大成者,“松江画派” 的领袖
董其昌是唐宋以来文人画的集大成者, 是 "松江画派" 的领袖, 是明代绘画艺术的振兴者.所以, 可以说"南北宗"是晚明文人圈的特定产物, 是唐.宋.元.明绘画的 ...
-
【天下艺术】国画:南北宗论
董其昌在历史上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他出生在上海松江,当时称为华亭.明万历十七年考取进士,后来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敏.董其昌才华俊逸,好谈名理,博学多才,擅长书画鉴别.他在书法上,初学颜真卿,后改学虞世 ...
-
王士祯“神韵说”和董其昌“南北宗说”
清代还存在着多种其他色彩的思潮.康熙时名重一时的文坛领袖王士祯(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在诗歌领域提倡"神韵说".其观点的主旨是:诗写景尚"清远",诗抒情贵&qu ...
-
董其昌:戒色戒酒,好好练字,长命百岁!
董其昌活了81岁,也算是高寿书法家了.在他的<画禅室随笔>中,罗列了十大养生秘诀. 01 戒贪色 历代养生家主张:"善养生者,必保其精."明代名医张景岳说:" ...
-
董其昌山水小景
董其昌<书画合璧山水小景> 高清大图 董其昌(1555-1636年) 晚明杰出的书画大家 字玄宰,号香光.思白 董其昌的书法布白疏朗 结体灵活,用笔则轻巧平滑 这些都体现了 其" ...
-
董其昌《谢惠连雪赋》行草长卷欣赏
<雪赋>是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所作的一篇赋.开篇写下雪之前寒云四起,气氛冷肃的场景.中间写雪景的一节.最后以几支咏雪之歌作为结束,引发出人生无常之感.此赋沿用了汉赋中假设主客的形式,从酝酿降 ...
-
董其昌年少时书法不太好,他的《画禅室随笔...
董其昌年少时书法不太好,他的<画禅室随笔>中有如下记载:十七岁时参加会考,松江知府衷贞吉在批阅其考卷时,按董其昌的文才本应名列第一,但嫌其考卷上字写得太差,就将第一改为第二,而将字写得比较 ...
-
董其昌《法卫夫人楷书册》
董其昌<法卫夫人楷书册>
-
董其昌《方旸谷小传》墨迹欣赏
董其昌<方旸谷小传>纸本金笺,墨迹.册页,每页高35厘米,宽21厘米.计43行,373字.为董其昌五十岁前后所书,用墨浸润灵滋,古淡生动.该卷为纸本金笺,与陈继儒行书<方旸谷像赞&g ...
-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603)明 董其昌《夏木垂阴图》
<夏木垂阴图>轴,明,董其昌绘,水墨纸本,纵321.9厘米,横102.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根据董其昌自题,本幅是观董源之画后追仿之作,并加入黄公望的笔意.但画中所见并非模仿所得,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