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有约】| 虞松达作品:你说这事巧不巧?

我读小学五年级时的一个初夏早晨,一位农妇提着礼物来学校,要求老师们帮她寻找昨晚搭救她家落水小孩生命的二位学生。可是一天过去了,老师们查来查去就是无人知晓,更没有人自告奋勇站出来。第三天,一个偶然线索,他们才了解到是小胜和我一起做的好事。
原来那天放学后,我很晚才和小胜一起回家,刚踏上邱家桥,只见河心上半露着一颗小脑袋,二只小手伸出水面拼命地挣扎着。我俩见状一边本能地大喊“救命”,一边迅速冲下桥头奔向河岸,不到一分钟时间就巧妙地利用河船及时救起即将沉没的小孩,然后交给闻声赶来的家长,默默地离开了。
做了好事,我心里很高兴,和小胜约定,救人的事不告诉任何人,就当没发生。
那天查实了就是我俩救的孩子后,中午放学前,学校特意召开了表彰大会,领导亲自为我和小胜戴上了大红花、颁发了荣誉奖状,教导主任唐老师作了讲话,其中一段话至今记忆犹新:“做好事不留名,救人命不吭声,这种精神其实和救人命一样珍贵,更值得表彰和提倡。他俩甘愿不计名利默默付出,学校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弘扬。”会后唐老师还亲自带领少年乐队把戴着大红花的我和小胜敲锣打鼓地送往被救小孩的家。那一年,小胜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我被学校荣幸推荐成为县三好队员。
我是非农户家庭,读初中后第二年暑假期,正值酷暑的农忙双抢,有一天午后,我正坐在大墙门内,一边拿着芭蕉扇纳凉,一边温习功课,忽然一群屁大的小孩疑是挡不住高温,带着一身泥巴淌着汗水从田间逃回来,经过大门外的路口径直往河埠赶。我很替小不点们抱有怜悯之心,毕竟大热天的才十岁左右的孩子,晒在火热的阳光下,泡在滚烫的水田间帮助割稻拔秧,怪心疼的。转而忽又忐忑不安起来,午后高温天,又是农忙,河埠间必然无人,这群十来岁的小孩在河中洗澡安全吗?想到这里,我连忙放下书本,拿着芭蕉扇顶着烈日赶往河埠头。
来到河埠,只见四个刚学会游泳的小伙伴己泡在离河岸二米远齐胸深的深水区中嘻闹、打水仗,一位七岁的跟屁虫小鹏站立在河水刚能淹没脚板的埠阶上看热闹。见状我忙向河中的小伙伴们呵斥,催促他们退到安全的河埠边来,可是“十岁的孩子不听娘',他们正玩在兴头上,我行我素。没办法,我就拿芭蕉扇顶着头,眼晴盯着时不时有身体接触、打着水仗疯闹的小伙伴们。
约过二十分钟,我在余光中发现满身是汗还不太懂事的小鹏呆立不住,一屁股坐在埠阶上,却赶紧又蹦了起来,原来埠阶被晒得烫若热锅,我忙准备过去拿芭蕉扇给他垫上,谁知小鹏已站在原地张开了双手,犹如水鸭般不慌不忙地扑向河面。啊!原来小鹏也会游泳,正在我惊叹之余,小鹏已潜入水中,而那四个正玩疯的小伙伴却立即停住嘻闹,呆若木鸡似地站在水中,用求救的目光紧紧盯着我。当我回过神来,发现小鹏己半浮半沉在河心胡乱地挣扎着。我急忙甩掉凉鞋,丢掉芭蕉扇窜入河中,把并不会游泳已喝了几口水的小孩救上岸。
这边被救上岸的小鹏惊吓得哇哇大哭,那边河间的小孩已无心再嘻耍,乖乖地爬上岸,在我的陪同下知错似地默默回家。
事后,小鹏的母亲拉着我的手,和其余几位家长们在心有余悸中,都表示对我深深的感谢,庆幸说,若没有小虞冒着酷暑的热浪衷情关注守候,这群小孩的后果真的不敢设想啊!
我成家后的第二年,那年春节河边已凝成冰。初四早上九时许,我正在做家务,忽闻广惠桥那边传来混乱的嘈杂声,我急忙丢开家务跑向桥头,只见桥边已围了好多人,河面上漂浮着一位穿着时髦的年青女子——据说是高潮村里刚过门的新娘子,骑车过桥时惊慌失措连车带人跌入河中。紧急中乡邻取来长缆绳,却己抛不到女子身边,拿来三米多长的竹晾干,也已勾不着。就在紧急中我见状二话没说,马上甩掉外衣外裤,不怕刺骨的寒水,毫不犹豫地扑向河面,朝河心流去。由于女子穿戴厚实,起初凭借衣物还半浮半沉在水面上,一会儿河水灌饱了衣物,整个身子已下沉,唯有脑袋露水面上。我游在她身后每用力推一把,沉重的身体仅能移动几公分,这样反复推了好长时间,仍未到达岸边,我已感到又冷又累,心一急,就直接抓住女子的披风大衣往岸边游。想不到女子却乘机本能地抓住我的手冷不丁地往身边拉,瞬间我被拽在水下连同女子一起呛了水。此时路过的小陈见状马上甩掉衣裤伸出援手,游到女子身旁,二人终于合力把落水的新娘子救上岸。
无巧不成书,当天下午,我家来了一位大妈,提着喜糖和黄酒直接找到我母亲,直呼大姐,要求帮她寻找勇救她家刚过门新媳妇的恩人,说是新娘子今天独自骑车回娘家做福囡,想不到出了这等事……我妈听了笑得抿不住嘴,说:别找了,也别谢了,这喜糖和美酒我全收了,谁让我儿摊上这种好事。说完,这对娘家同族姐妹紧紧地抱在一起。你说,这事巧不巧?
转眼我已是古稀之年的人,虽已年老,但自已善良的本质未变。俗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矣! 
作者简介:虞松达,地地道道的种田人,喜爱文学,自从进入老年大学学习写作,有很大进步,曾在地方报纸杂志发表自己的习作,获得好评。
(0)

相关推荐

  • 至今河心仍有花瓣流转。

    公司附近的河 下班的时候,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新闻: [北京一女子疑因与男友吵架轻生跳河 救援队将遗体打捞上岸]4月5日下午6点许,北京朝阳区高碑店通惠河南岸一女子轻生跳河.据现场围观群众介绍,跳河原因疑 ...

  • 【每日一题】(1341)河心沙洲一年中面积最小的时间

    每日一题 进步一点 (2020.10潍坊五县) 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汇合形成黑龙江干流(图6),该区域的石勒喀河南岸分布大面积的河漫滩,河流交汇处形成沙洲. ↓ ↓ ↓ ↓ ↓ ↓ ↓ ↓ ↓ ↓ ↓ ...

  • 新娘子我带走了,你们继续!

    恭喜这位朋友开启了吹风机的隐藏属性 铲屎的,给我开稳当点! 登录就送圣诞时装 从娃娃开始就是人生赢家 竟然胖成这样,百兽之王的威严呢? 有一对夫妇创造了一种香烟叫玉希 前卫的遛狗方式. 千山万水也挡不 ...

  • 【散文】蔡进步||四十年前的那次偷草(外一篇)

    四十年前的那次偷草(外一篇) 文/蔡进步   几场大雨过后,路边的的野草疯长起来,草密且茂盛,长势与田间葱郁的庄稼不相上下.每每看到那青青的野草,我眼前总会浮现出四十年前那次偷草的险情. 我小的时候, ...

  • 【佳作有约】| 归途作品:"小蒜节"的回味

    佳作有约  "小蒜节"的回味                               文/归途          2021年4月9日,中塬村第三届小蒜节.也就是昨天,我慕名而去,满载而归.     ...

  • 【红色记忆】| 虞松达作品:我家来过三趟兵

    SWEETING 母亲在的时候常常和我唠叨说,从前我家来过三趟兵. 那还是上世纪四十年代,血气方刚的爷爷独斗劫匪意外身亡后,父亲去上海谋生,母亲与奶奶在老家相依为命.这一年姐姐五岁了,母亲又有了身孕, ...

  • 【佳作有约】| 归途作品:上海的夜与昼

    寒冬景致,上海的夜与昼 上海的夜与昼 作者:归途 风萧萧兮燕南归,疫惶惶兮情何去.几度风云宅家聚,身落异国难自飞.任凭大地多迷离,自有美景在心里.感恩上海昼与夜,爱到深处自成曲. 美西时间:2020年 ...

  • 【金色年华】| 虞松达作品:难忘祖宅 牢记祖训

    难忘祖宅  牢记祖训 泰丘涂地木碶跟,大屋虞家称豪门.这是当初虞家祖宅落成后流传于泰丘畈周边的一句谚语.18世纪初,大屋虞家始祖--贞耀太公根据当时清朝官府允许民间围塘垦地的政令,从邬隘扎馬来到泰丘畈 ...

  • 【金色年华】| 虞松达作品:风景这边独好

    前几天我游张家界,当天下午就去了风光旖旎的凤凰古城.沱江两岸的古城区是这里最热闹的地方,美丽而古朴.由各具特色的虹桥.跳岩桥.雪桥和华南大桥相连接,形成这一个独特的"古城青山抱,沱水穿城过. ...

  • 【金色年华】| 虞松达作品:下三山的故事

    下三山的故事 下三山北临金塘港洋面,南联千米外的横浦.二千米外的新碶,隶属于横浦村.顾名思义它由临海的三座山组成.由于山小地僻,名不见传,因而无论官方或民间,皆以下三山称之.其中东.西二座主山,这里姑 ...

  • 【金色年华】| 虞松达作品:我的婚衣

    小时候,逢年过节能穿上一件由母亲自缝的粗布新衣,简直就象得了元宝似的,能让我前前后后高兴好一阵子.俗话说,"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自己在兄弟中正好是排行老三,青少年时期虽没有被 ...

  • 【金色年华】| 虞松达作品:父亲的百岁人生

    为人之父十有八九深受子女们的爱戴和崇敬,我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位.他令我骄傲,令我久久怀念. 父亲出生在贫寒家庭,年幼时意外丧父,使原已捉襟见肘的生活雪上加霜,陷入困境.祖母在掏空了家底苦撑二年后,迫不得 ...

  • 【金色年华】| 虞松达作品:汉乘风登云楼

    我老家的祖基地处现在的明州路和长江路交汇处,曾称"虞家大屋",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分老屋里.新屋里.前头屋和三间头,共四幢坡顶瓦房.我家位居老屋里的西北角,弄堂到底,有后正间.后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