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策三:十年课改不成功,因“学生为中心”

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定性是以教学为主,传承人类历史文明成果,教书育人,教师起主导作用。可是,我们的课改专家,却无视这些基本规定性,要实行以学生为中心,轻视乃至否定教师主导。这明显违反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定性。十年课改为什么得不到绝大多数教师的认可,不成功或失败,其内在原因在此。

十年课改时成功还是失败?最有发言权的教师大多不满意

关于“教师对新课改的评价”的网络调查报告,近4000名中小学教师接受了抽样问卷调查。受调查教师覆盖了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乡各级教师。调查统计,获得了诸多重要的数据:

教师对课改的总体评价表示“很满意”的仅为3.3%,“满意”的为21.3%,两者加起来也只有约1/4的教师表示满意,而3/4的教师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高达73%的受调查教师认为“新课改后学科知识体系不够系统,教学难度加大”;47%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反而加重了,31%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在促进素质教育方面效果“不明显”,仅有8.5%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对学生负担有所减轻。

不用分析,不用解说,也讳言不了,遮蔽不了,这些数据本身,可以自己“说话”。它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十年课改,未能取得应有的成效,乃至产生了负效应,课改主体、第一线实践者、最有发言权的教师,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竟达那么高的比例,应该认为是失败的;准确地说,作为事实(相对于是否“英雄”),就这十年作为一个发展阶段(相对于往后的发展)而言,是失败的。

十年课改为何令教师不满意?

1、把学校和教育思想搞乱了,让教师扮演两面人

十年课改整个状态可以概括为一个“乱”字。学校搞乱了,教育思想搞乱了。

课程改革认“素质教育”为好的教育;而视“应试教育”为坏的教育,把它们互相对立,只要一个而打倒另一个,非要打倒“应试教育”不可。

于是,出现了亘古少见的教育怪现状:同一教师(群体、个人),既要实施“素质教育”,又要进行“应试教育”;更奇怪的是,既实际上进行“应试教育”,又要打倒“应试教育”。弄得人们莫名其妙,不知道我们的学校究竟是在进行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教育实践乃至整个社会乱了套!人为地制造矛盾,自我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不带来混乱是不可能的!学校秩序打乱,师生疲于奔命,家长跟着陪绑。

教师扮演着两面人的角色,尊严丧失,崇高的教育职业精神受到亵渎。

至于教育思想、理论的混乱更是无以复加。一个又一个的数不尽的“新理念”,含混模糊,令人费解,其中不少的互相矛盾,不知所云,无法操作,无所适从。

2、课改忽视了广大教师作为课改主题的存在和尊严

教师建功至伟,这是令人鼓舞的。正是他们,在长达十年的改革过程中坚守岗位,敢于顶住汹涌而来的大潮;他们身处教学实践第一线,似乎“先天”就有免疫力和批判力。

教师是教育队伍的主体。无论何种的教育理论主张或是教育行政意图,都要通过第一线实践者教师付诸实践;同时,第一线实践者教师应该从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行政人员那里得到科学理论的武装和行政力量的支持。否则就是盲目行动,或无的放矢,或盲人摸象,乃至圆凿方枘,南辕北辙。

但是,某些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行政人员却不尊重、信任、依靠教师,竟至作出“绝大多数教师都不合格”这样的评断,实在是难以理解的,无法接受的;更严重的是,在理论上凭借所谓的“国际视野”,生硬搬来国外某些既缺乏实践基础、又未经实践检验的教育理论,并且偏重于使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强制教师在“本土行动”。

某些教育专家和干部,给人以这样的印象:似乎过分相信权威和权力,过高估计自己,低估群众,脱离群众。几乎忽视广大教师作为(课程改革)主体的存在和尊严,对教师似乎不是平等对话,为他们服务,热情指导、支持,而是简单驱使乃至指手画脚;不仅如此,还很难听进不同意见,对正确、正义的舆论缺乏敏锐的感应能力和虚怀若谷的宽容气度。

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定性是以教学为主,传承人类历史文明成果,教书育人,教师起主导作用。可是,我们的课改专家,却无视这些基本规定性,要实行以学生为中心,轻视乃至否定教师主导;主张经验课程,消解学科课程;反对过于注重教师传授系统知识,使学生主要掌握人类文明成果,而完全由学生自己亲身探究,获得直接经验和体验。

这明显违反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定性。十年课改为什么得不到绝大多数教师的认可,不成功或失败,其内在原因在此。

这样,课改的偏差不能及时纠正,陷于今天的困境,特别令人感慨的是,人们似乎变得冷漠了,不但批评的声音很少听到了,而且歌颂的声音也微弱了,甚至都不怎么谈论新课改这个话题了。这是相当可怕的,跟当年时尚争说新课改的热烈气氛对比,反差真是太强烈了。

广大教师、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行政人员应加强团结

我们衷心希望广大教师着力提高理论素养,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学习和钻研教育理论。我们也诚恳希望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行政人员更加加强科学修养。

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培养对正确、正义舆论的敏锐感应能力,营造健康的学术争鸣风气。

处理好教育理论与教育行政的关系。教育行政工作一定要依靠正确的教育理论,对各种各样的理论思潮,要有鉴别、批判能力。教育理论研究应该为正确的教育行政提供理论支持,不能为错误的行政做理论论证,还要帮助纠正,尽到理论工作应有的责任。这样,就会相得益彰,否则,就会两两俱伤。

无可讳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历来就有很强的行政化倾向,而现代教育是科学事业,它需要行政的帮助和支持,但不能行政化,行政化是不合教育本性的,也是不合世界教育潮流的。

我们应该逐步淡化和克服教育行政化影响。我们更希望广大教师、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行政人员加强团结,互相学习,齐心协力,真正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功能,而不能有所掣肘。

| 来源:校长派微信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审思教师实践智慧的误解

    作者简介 董从勋/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 朱晓宏/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师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教育实践具有日常性和重复性特征,如何自如地应对教育实践中的烦琐事宜 ...

  • 《白天永远不懂夜的黑》

    下星期要举行期末考试,按照个人习惯,这段时间,我都要写点期末感言.         感慨万千,心有千言万语,但愿能言简意赅,一针见血.          实话实说,未必能被赞不绝口.虚假言论,自己又于 ...

  • 冀南新区高臾镇中心校2021教学荣誉榜

    林木茂盛,必先固其根.教师要出色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尤其是教师要持久地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必须有扎实的功底. 积极地参加各种业务培训,不断研修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不断充实和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 ...

  • 第三十四课天干地支与阴阳天干:甲、乙、丙...

    第三十四课 天干地支与阴阳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阴天干:乙.丁.己.辛.癸 阳天干:甲.丙.戊.庚.壬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阳地支:子.寅. ...

  • 备课技能三: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如何备课

    备课是将教师已有的素质变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是教师内在素质的"外化",是教师对教材进行钻研和处理的一次重新"编码"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已隐含着教师是" ...

  • 正解汉字 第三十二课 有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有无的"有"字. 有yǒu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 ...

  • 正解汉字 第三十四课 传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传播的"传"字. 传(傳)chuán形声字,亻(单人旁)+ 專(专) ...

  • 股市公式编写第三十六课:——所谓成功率100%的KDJ指标公式编写

    股市公式编写第三十六课:——所谓成功率100%的KDJ指标公式编写

  • 股市公式编写第三十八课:——买入后100%第二天涨停公式编写

    股市公式编写第三十八课:——买入后100%第二天涨停公式编写

  • 股市公式编写第三十八课:

    股市公式编写第三十八课:

  • 正解汉字 第三十五课 国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国家的"国"字. 国(囯.國)guó会意, 从"囗&quo ...

  • 王金启‖三十年点滴忆恩师(海俊诵读)

    时光流逝,离开学校已经三十多年了.暮然回首,三十年仿佛一瞬间,似乎什么都没有来得及做,什么都没有收获,就匆匆地走过了童年,走过了青春,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有时候是百感交集,有时候是感慨万千,有时候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