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第七)全文,翻译赏析

(0)

相关推荐

  • 越王勾践带文种、范蠡及1000兵马将吴王...

    越王勾践带文种.范蠡及1000兵马将吴王夫差君臣包围.夫差写信给文种.范蠡说:"狡兔死良犬烹.我若被灭,二位功臣也将身亡.何不放过吴国,也给自己留点儿余地呢?" 文种回信说:&qu ...

  • 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较量,吴王自负葬身葬国,越王精进一雪前耻

    公元前494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了一场大战.吴王夫差把越王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勾践只好跟自己的两位大臣文种和范蠡商量办法.文种说:"大王,事到如今,我们还是投降吧."勾践一听很不高兴 ...

  • 范蠡与西施 第16章 文种请籴

    第16章 文种请籴 在范蠡跋涉于赤堇山.若耶村.仙岩村,西柳坪期间,越王勾践又急于伐吴. 在勾践看来,他终生最大的事,就是伐吴灭吴.只要这件事大告成功,他就可以高 枕无忧,坐享太平.他心急,就在于不愿 ...

  • 范蠡与西施第06章 情意绵绵

    勾践卧薪尝胆,度日如年,总想尽快伐吴.他与相国商议此事,似乎相国不理解他,只是轻描淡写讲,不宜草率从事:他与文种议论此事,文种也不替他着急,四平八稳地说,欲速则不达,时机不成熟,不能轻易举兵.急如焚, ...

  •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第七)

    勾践入臣外传第七 越王勾践五年五月,与大夫种.范蠡入臣于吴,群臣皆送至浙江之上.临水祖道,军阵固陵.大夫文种前为祝,其词曰:"皇天祐助,前沉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威人者灭,服从者昌.王虽 ...

  •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九)全文,翻译赏析

    勾践阴谋外传第九 越王勾践十年二月,越王深念远思:侵辱于吴,蒙天祉福,得越国. 群臣教诲,各画一策,辞合意同,勾践敬从,其国已富. 反越五年,未闻敢死之友.或谓诸大夫爱其身.惜其躯者.乃登渐台望观其群 ...

  • 《三国志注》吴书七全文,翻译赏析

    ◎张顾诸葛步传第七斋 炎肿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就,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州里才士诗.尚书.左氏春秋.遭母忧, ...

  • 《三国志注》蜀书七全文,翻译赏析

    ◎庞统法正传第七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於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襄阳记曰:诸葛孔明为 ...

  • 《三国志注》魏书七全文,翻译赏析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灵帝崩,原将兵诣洛阳.[英雄记曰:原子建阳.本出自寒家,为人粗略,有武勇,善骑射.为 ...

  • 《孝经》三才章第七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 ...

  • 《吕氏春秋》离俗览第七全文,翻译赏析

    离俗[原文]     一曰:世之所不足者,理义也:所有馀者,妄苟也.民之情,贵所不足,贱所有馀,故布衣.人臣之行,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虽死,天下愈高之,所不足也.然而以理义斫削,神农.黄帝犹有可非 ...

  • 《吕氏春秋》孟秋纪第七全文,翻译赏析

    孟秋[原文]     一曰:孟秋之月,日在翼,魂斗中,旦毕忠.其日?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始用行戮 ...

  • 《世说新语》识鉴第七全文,翻译赏析

    [题解]识鉴指能知人论世,鉴别是非,赏识人才.魏晋时代,讲究品评人物,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涉及人物的品德才能,并由此预见这一人物未来的变化和忧劣得失,如果这一预见终于实现,预见者就被认为有识鉴.品评也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