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三章:重视心身健康

【一】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二】意译

宠和辱会让人心惊,如同是身体的病患。什么是宠辱若惊呢?得宠是处在下位,被宠会惊喜,失宠会惊慌,所以宠和辱会让人心惊。什么是贵大患若身呢?我们之所以会有大病,是因为我们有身体,如果我们没有身体,也就不存在病患了。所以,能够重视心身健康,从心身健康来看待天下,才可以寄付天下,从心身健康来爱护天下,才可以托付天下。

【三】解读

对我们而言,存在着精神和身体系统,统称为心与身。只有精神和身体都健康,才是健康的状态。不只是个人,家庭、企业、国家,都存在着类似于人的心身结构。各种的人类组织,都有着身体,也有着精神。

对人而言,会伤害精神健康的,是宠和辱。侮辱会伤害人的精神健康,同样宠爱也会伤害人的精神健康。宠爱者与被宠爱者,是高与下的位置关系,被宠爱者处在下位,得到宠爱会让人心惊,失去宠爱也会让人心惊。宠与辱,都可能会对人的精神造成伤害,对此需要将它们看作是身体的疾病。

会伤害身体健康的,就是疾病和意外。我们之所以会有病患,就是因为我们存在着身体,因此需要注重身体的健康。对于我们的健康,需要注重的就是精神和身体的健康,需要避免精神和身体的伤害。

从心身健康的角度来看待是重要的。如果能够注重身体健康,那么也会从心身的角度来看待天下,重视天下的心身健康,如此才能够寄托天下。看过去的情况,之所以会有问题,就是因为不注重心身的健康,才会导致各种的问题,严重的还会危害生存。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 宠辱若惊

    当别人对你很好的时候,你会觉得奇怪,或者你会想那我应该怎么回报他,可以对他做什么呢?这样心就不宁静了.侮辱就不说了.受宠若惊,受辱若惊,所以宠辱若惊.原因在于我们把宠辱看得太重要了,"何谓宠 ...

  • 《道德经》第十三章精解及译文(上)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道德经第13章精解及译文 ...

  • 路翼丨《老聃》笔记13 秘境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

  • 每日必背经典| 《道德经》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十三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道德经 | 道经·第十三章

    道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 ...

  • 道德经原成 道经十三章 大患若身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 ...

  •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 爱以身为天下者 可以托天下 道德经第13章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 贵以身为天下者,可以寄天 ...

  • 《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不惊,我将无我”才是真正的大境界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 ...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解析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解析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这一章让我想起了这样一段话,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补有余.本章主旨,希言自然,自然而然. 先贴下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 ...

  • 道德经第十三章解析

    道德经第十三章解析

  • 道德经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

    老子在这一章节来,继续讲不,不变成了不不,不不变成了不,阴阳转换. 先贴下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 ...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三章 修身四戒章 ...

  • 《道德经》十三章

    ​<道德经>十三章名利是人生的大患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 译文:遇到荣辱(名利地位的得失)就大惊小怪,把名利和地位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人最大的名是帝王将相,获 ...

  • 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

    这一章是我喜欢的一个章节,对于这一章,建议反复读,会更有感受. 先贴下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 ...

  • 勇于不敢,天理难容!《道德经•七十三章》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 孰知其故? 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不招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  ...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希言自然①.故飘风②不终朝,骤雨③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④: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⑤.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