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天火同人卦上九爻辞详解——同人于郊,无悔。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译文】与郊野的人同心同德,没有忧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译文】与郊野的人同心同德,是未得志。
【辨证】分开讲,邑外为郊,郊外为野。
如不细加区别,郊野义同。
从象上说,乾为郊野,上九在上卦乾里,故言“同人于郊”。
卦辞说“同人于野,亨”,爻辞说“同人于郊,无悔”,这是因为上九在全卦之外,有引退之象。
象辞说“同人于郊,志未得也”,即指上九有从朝中引退,置身局外之象。
全卦只有六二是柔爻,上九离六二最远,内无应与,故为不得志。
“不得志”主要指无应。
(一)前人讲《易》,经常提到卦体。
一般地说,卦体指爻所在的卦,强调爻与卦的关系。
(二)同人卦前人讲得最不统一。
一般认为六二是卦主,九五是正应,九三、九四与九五争夺六二,初九与六二近比,上九游离于外。
取象的方式也极不统一:有只讲承乘比应的,也有讲旁通伏卦的,也有讲爻变爻动的,还有讲卦变错综的。各有所见而言人人殊。
综合前人的意见,遵循《易》例,按卦变讲更符合作者的意图。
(三)《周易》取象绝少重复,很可能是为了适应占筮的需要而能包罗万象。
比如这一卦,同样是从巽卦取象,而各爻所取并不重复。
九三取草木,九四取城墙,而九五取号咷,各有侧重,绝少雷同。
只要稍注意一下象辞和象辞的解释,即可发现这种安排的痕迹。
如本卦象辞说“文明以健”,取卦才为象,乾为健,离为文明;
而象辞说“天与火”取的是基本卦象,乾为天、离为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