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熄灭的火焰:吉狄马加诗歌评传》 文 | [波兰]大流士•托马斯•莱比奥达

.

吉狄马加就像济慈那样,听到了中国大自然发出的最美的声音

(波兰)莱比奥达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4-20

.

太阳鸟,北京人和长了毛的文化骗子

转自《永不熄灭的火焰:吉狄马加诗歌评传》

| [波兰]大流士·托马斯·莱比奥达

吉狄马加诗中对鸟的描写开始于非常漂亮的太阳鸟,在上面引过的《秋天的肖像》中,诗人写道:

太阳把最后那一吻

燃烧在古铜色的肌肤上

一群太阳鸟开始齐步

在他睫毛上自由地舞蹈

太阳鸟又叫花蜜鸟,这是一种雀类的鸟,大部分在非洲,也有几种在亚洲的南部可以见到,是一种小鸟。雄鸟和雌鸟的形状完全不一样,雄性的太阳鸟全身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常常是闪光的,它主要食花蜜,有时候,特别是在它能够定居的季节,它就会捕捉一些虫蚁为食。非洲太阳鸟的生态和美洲的蜂鸟一样,因为它们是同一种类型动物进化的结果,属于同一种鸟类,相互之间有血亲关系,无论是外形还是它们的动作都很相像。大部分的太阳鸟都有本领悬在空中不动,蜂鸟也能这样,但它们却很少这样,而更喜欢坐在树枝上采花蜜。它们显著的特征是嘴巴很长,是歪的,爪子常常是黑的。太阳鸟在吉狄马加的诗中有一身奇怪的打扮,它象征中国大自然的产物,具有细嫩、清秀,可又显得脆弱的特色。约翰·麦金农指出,在中国有一千三百种鸟,其中有许多也只有这个国家才有,有许多是可以做样品的,这里肯定还有雄性的太阳鸟,在植物生长十分稠密的地方会显示不同色彩的对照。诗人是在天黑的时候看见了这种鸟,因为这里有他看见的天上的月亮,大自然快要封闭,夜的黑幕就要降落,这也是一个富于幻想的时刻,它告诉他,在这之前,从一开始,宇宙世界的秩序就已经形成了:

我说不出所有

动物和植物的名字

但这却是一个圆形的世界

我不知道关于生命的天平

应该是,更靠左边一点

还是更靠右边一点,我只是

一只雪豹,尤其无法回答

这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关系

但是我却相信,宇宙的秩序

并非来自于偶然和混乱

我与生俱来——

就和岩羊、赤狐、旱獭

有着千丝万缕的依存

(引自吉狄马加的《我,雪豹……——献给乔治·夏勒》)

太阳鸟和人以及像豹子、狐狸这样的有蹄类野兽和像短耳羚羊和旱獭这些在山里具有代表性的动物都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人要依赖动物,找到动物在极端的条件下和几乎所有大陆的空间里都能够坚持的行动的准则。同时人也可以从动物身上看到美丽的色彩,学会它们的发声,还有一些野兽敏锐的视觉对空间的探测也可以利用。在马加的一首诗中,就说明了中国的夜莺鸟在生与死的宇宙秩序中是如何生存的:

我看见他们从远方走来

头上是一颗古老的太阳

不知还有没有黄昏星

因为有一个老人在黄昏时火葬了

这时只有那荒原上

还有一群怀孕的女人

在为一个人的诞生而歌唱

当星星降落到

所有微笑的峭壁上

永恒的黄昏星还在那里闪耀

有一天当一支摇篮曲

真的变成了相思鸟

(本书作者认为夜莺是一种相思鸟,他在这里把诗的原文中的相思鸟也翻译成波兰文的夜莺鸟)

一个古老的民族啊

还会不会就这样

永远充满玫瑰色的幻想

尽管有一只鹰

在雷电过后

只留下滴血的翅膀

(引自吉狄马加的《一支迁徙的部落》)

这种鸟也被用来形容一个嘴巴也是黄色或者红色的北京人,经常是把它养在笼子里,可以听到它非常美妙的歌声(夜莺在文学作品中指歌鸲,是一种叫声清脆婉转的鸟。译者注)。它在1866年第一次来到欧洲,人们把它放在伦敦的动物园里。上面引的这首诗中的这种鸟就是在为一个死去的老人举行火葬以及和这相应的阳光的熄灭和天上的星星闪现的一个夜晚,唱起了它的相思曲,反映了这里悲凉的气氛。远东世界末日论的哲学思想意识在这里起很大的作用,它植根于那里很多世纪的诗歌创作中,特别是在像陶渊明、王维、李白或者杜甫还有现代诗人北岛的抒情作品中。马加就像英国诗人约翰·济慈那样(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1819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写了令人惊叹的《夜莺颂》,在这首诗中,他说明了在这种鸟的歌声中反映了对一个人的创造和在宇宙中的存在的认识。这个浪漫主义者看到了世界的美,但也因为自己对一切都过于敏感,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想要自己毁掉自己。济慈的这首诗是一个人不管在什么时候能够创作出的最美的抒情诗之一,它是一种最纯洁的美的表达,是浪漫主义的声音,也是敏感和总是要证明自己的敏感性的表达,吉狄马加也是这样),听到了中国大自然发出的最美的声音之一,这种声音给他造成了一种怡然自得的但又感到忧郁的诗的氛围,马加诗中对鸟的研究有很多尺度和空间,从神话的深层开始,包括对彝人的民间创作、宗教信仰和动物的分类的研究,一直到象征主义的表达,远远地超出了中国的国境。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南美洲的灾祸神话和这些地方的民间传说中叙说的一种很重要的鸟的身上,例如在他的《孔多尔神鹰》(孔多尔神鹰:安第斯山脉中最著名的巨型神鹰,被印第安人所敬畏和崇尚)中写道:

在科尔卡峡谷的空中

飞翔似乎将灵魂变重

因为只有在这样的高度

才能看清大地的伤口

你从诞生就在时间上

当空气被坚硬的翅膀划破

没有血滴,只有羽毛的虚无

把词语抛进深渊

你是光和太阳的使者

把颂辞和祖先的呓语

送到每一位占卜者的齿间

或许这绵绵的群山

自古以来就是你神圣的领地

你见证过屠杀、阴谋和迫害

你是苦难中的记忆,那俯瞰

只能是一个种族的化身

至高无上的首领,印第安人的守护神

因为你的存在,在火焰和黑暗的深处

不幸多舛的命运才会在瞬间消失!

这种孔多尔既具有鸟的特性,又像诗人一样,能观察世界,指出世界现实的特点。作为一个敏锐的观察家,它要巡视大片的空间。同时它也是一只很神秘的鸟,能参加诸神和吸血鬼们举行的宴会。马加很明显欣赏它就像天神一样,能够从高空俯视那些山坡和狭谷,因为他自己对这也不止一次有过很多的体会,当他坐飞机,到远地去旅游,一定会看到很多东西,会把它们写在上面引的诗中。但他有一种想法,认为孔多尔是一个文化骗子,样子像鬼怪,并不懂得一个人和他饲养的牲畜生活在一起对双方都有利。这种鸟被认为是神灵的化身,曾使动物的群体大大地减少,人们也对它进行了有效的防范:

孔多尔凭自己的视线,而不是人们所说的嗅觉,就能找到食物,它吃的是自然死亡或者被美洲狮咬死了的大洋蛇的肉,并不忌讳这是另外一种动物的尸体。在一些人们都饲养绵羊和山羊的地区,这种神鹰是牧人最害怕的,因为它经常捕捉很小的羊羔,所以饲养者要和它进行顽强的斗争。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猎人把一具骷髅放在一个狭窄的过道里,当孔多尔鸟被这种东西诱惑,来找它的时候,猎人可以站在一个高一点的地方向它发动攻击,将它射杀,因为它在这里没有足够的空间能够逃跑,在地上也飞不起来。猎人有时候也知道这种鸟夜晚栖息在一棵什么树上,在晚上爬到这棵树上,便用一根绳索结成的圈套将它套了起来,因为这种鸟到晚上睡得很死,容易捕获。孔多尔鸟都栖息在厄瓜多尔的安多夫、秘鲁和智利,一直到里奥内格罗(地名,在巴西。译者注)。雌孔多尔鸟可以产两个白色的大蛋,总是把它放在高耸的悬崖上。人们都说,孔多尔幼鸟不到一岁不会飞。雄孔多尔头顶上盖着一块暗红色像梳子样的东西,周围的鸟皮裸露,也呈暗红色,颈子下面有一圈白色的羽毛,和它身上其他地方闪光的黑色的羽毛完全不一样。(见J.P.科尔尼希:《鸟、爬行动物、鱼》第二卷,华沙,1911年,第81页)

马加的诗反映了他对世界和人们的深入了解和对佛教哲学和远东的宗教教义的认识,此外他的诗中还表现了他对萨满教义一种直觉的认识和对一些动物的种类和习性的了解,而且是中国和亚洲范围之外的动物。他打开自己的国门,为世界写诗,趁此机会,他也认知了许多国外的诗学理论、独特的诗歌创作和对抒情作品的理解,就像一只贪食的海绵一样,要把这一切都吞食下去,然后根据需要创作出具有复调和声(这是波兰著名美学家和文学理论家罗曼·英加登在他的《论文学作品》中提出的一个观点,他认为“文学的艺术作品是一种层次的造体。这是说文学作品的'材料’,是由许多不同类型的因素——'层次’组成的。它的特殊属性的作用使它具有审美价值质。每个层次的材料都是构建这些特殊审美价值质的基础,而审美价值质又和这些材料的类型是对应的。这样的结果,至少在对真正属于每个层次的那些价值的每一次选择中,会产生一些更高级的综合性的审美价值质。更高级的综合则产生于对这些价值成分的多层次的选择。换句话说,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中,由于'材料’的多层次性,便产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审美价值质的一种非常奇怪的复调。属于不同类型的价值质相互之间并不陌生,也不是毫无关系,而是有着许多许多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便产生了许多完全是新的综合、尽可能以多种形式出现的和谐和不和谐。每种形式的和谐的基础都有一些导致综合造体产生的因素,这些综合的造体在综合因素之外不会消失。它们是感觉得到和看得见的。这个整体便形成了一复调。”因此这种复调和声是作品中一种综合的价值质,它使文学作品中所有层次的审美价值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英加登关于文学作品的本质结构的一个全新的观点。译者注)和不难理解的白话诗,表示对他的民族的尊重,其中也反映世界现代诗歌的思想深度和轻柔的节奏。诗人对动物学、鸟类学、鱼类学,还有树木学、植物区系学或矿物学都进行了研究,并将它们作了比较,这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素材,起了某种促进的作用,但这不是说他要将以上学科的知识直接输送到他的诗歌创作中去,而是要通过对这一切的了解,在十年这么长的时间内,使他的思想得到升华。到2021年,他就六十岁了,因此诗人的状况可以和约翰·福尔斯(约翰·福尔斯,19262005,英国作家。译者注)对他自己的描写进行比较:

虽然我一辈子都称自己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但我实际上只是一个自然科学的爱好者。我如果真的是一个科学家,今天也没有装出一个科学家的样子,但我肯定也不会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作家。对我来说,文学是以诗歌、戏剧和小说的形式教育人们,而不是以严肃的科学论述来说明现实。我觉得我很像一条机灵的章鱼,以人的观点来看,它只有感觉。(约翰·福尔斯:《大自然的本性》,波兹南,2002年,第491页)

重要的是要懂得宇宙现象出现的内情和人们对于未来的想象,表现出诺苏人最优秀的代表和最著名的英雄们所表现的近于斯多葛派的精神(斯多葛派:古希腊后期产生的哲学学派,认为宇宙的基本元素是火,人应顺应自然而生活,曾提出形式逻辑的有关命题,注重研究伦理学,讨论人死后灵魂是否存在的问题。译者注)。大卫·贝尔林斯基在谈到科学家们如何获得全面的知识时说得很对:

知道一切就是说对整个宇宙的认识不会有什么料想不到之处。宇宙中的事物的出现过去没有,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料想不到。简单地说,只要在现实中能见到的,就一定会出现在人的思想和理智中。宇宙就像一大块冰样冻结了,它很寒冷,但很明亮,是可以接近的,它永远是这样。人们想到将来要发生的事,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在空间转移,到过地球上各种不同的地方,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地方,就不会发生什么事件。有什么能够存在,它就在这里。永远在这里,时间没有意义,它会消失。(大卫·贝尔林斯基:《论占星术和预测天空的秘密的办法》,克拉科夫,2005年,第250页)

诗人也有这个思想,特别是他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认识,在他的诗中提到了它(诗人在他的《回望二十世纪》这一首诗中,提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译者注),懂得我——就像贝尔林斯基说的那样——要说的是,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决定于运动。

大家都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可以想象,有一群观察家散布于宇宙各方,每一个都可以把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排成一条直线,最后每个人都会认为,他的生命存在于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处于动向的每一个时刻。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事物,现在事实上就是现在,难道不是?正是现在。

最后又发现,不是这样。与此同时,又出现了相对论,看这些观察家是不是很快地采取了行动,如果快慢不一样,那么这个行动快捷的就会说他的现在是另外一个观察家的过去和未来。

这样就会出这样一种情况,有什么出现在一个观察家面前,它在另一个观察家面前不是出现过,就是以后才会出现。但是要说已经发生过的是不是以后还会发生,这就不清楚了。如果我们不说宇宙的大小,而说时间,时间是一种量度,给发生的事件说明它发生的顺序,如果事件没有变化,也没有它发生的顺序,在这种情况下,时间是没有意义的。(大卫·贝尔林斯基:《论占星术和预测天空的秘密的办法》,克拉科夫,2005年,第250251页。)

这位中国的诗人是爱因斯坦这样的大人物和毕摩祭司中的一个,他承认,未来是一种幻想,一个人如果看到了他的一生,他会认为——像卡瓦佛斯说的那样——所有的一切都会在他的一生消失,都会在以后消失:

当我独自站在山巅

在目光所及之地

白雪一片清澈

所有的生命都沐浴在纯净的

祥和的光里。远方的鹰

最初还能看见,在无际的边缘

只剩下一个小点,但是,还是同往常一样

在蓝色的深处,消失得无影无踪

(引自吉狄马加的《我,雪豹……——献给乔治·夏勒》。译者注)

鹰在中国的神话中没有仙鹤和野鸡那样一种象征的意义,但是兽形说(一种宗教观念把兽类的形状或属性看作神的表现。译者注)中,经常出现它那富于神话色彩的形象,在生活在山区的彝族人那里有更大的影响,因此在彝族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关于它的说法。这也间接地说明了为什么它会多次出现在马加的诗中,并且和雪豹或者白虎是对等的。有时候它就是一尊神,在高处往下巡视人和动物的足迹:

那是神鹰的眼睛

不,或许只有上帝

才能从高处看见,这金色的原野上

无数的生命被抽象后

所形成的斑斓的符号

遥远的迁徙已经停止

牛犊在倾听小草的歌唱

一只蚂蚁缓慢地移动

牵引着一丝来自天宇的光

(引自吉狄马加的《雪的反光和天堂的颜色》。译者注)

在云层里飞的鹰和在地上高兴地听到小草茎秆生长的丝丝响声的山羊之间有一片空间,诗人在这里充分地表现了他热爱家乡的土地和整个中国的情感,这是他伟大的亘古长存的母亲。他的鹰也是像支格阿鲁——出现在诺苏人的史诗中的鹰的儿子——这样的伟大的神话中的英雄的祖先。这种文学中的顿呼就像对古老的宇宙起源的论述一样:

伟大的父亲,鹰的血滴——

倾听大地苍茫消隐的呓语,

在你绝对的疆域,梦一次又一次地来临。

(引自吉狄马加的《支格阿鲁》。译者注)

马加总是记得父亲早就对他说过,鹰是怎么飞向伟大的远方的:

父亲说,是雄鹰的翅膀!

那是我胸前的英雄绶带——

母亲说,预言了你的明天和未来!

(引自吉狄马加:《穿过时间的河流》。译者注)

他那个部落里的人——上面已经说过——总是用那些勇敢的野兽的名字来为出生的孩子取名,预言和咒语在这里也很重要。毫不奇怪的是,诗人是那么喜欢彝人用死了的鹰爪做的酒杯:

把你放在唇边

我嗅到了鹰的血腥

我感到了鹰的呼吸

把你放在耳边

我听到了风的声响

我听到了云的歌唱

把你放在枕边

我梦见了自由的天空

我梦见了飞翔的翅膀

(见吉狄马加:《鹰爪杯》:不知什么时候,那只鹰死了,彝人用它的脚爪,做起了酒杯——题记。译者注)

鹰的机智和力量和酒——像狭谷里的一只鸟的影子一样——都进入到了诗人的头脑中和体内,能够实现他父亲的预言。这里也造成了一种明显的气氛,因为鹰在这里象征阳光,象征明亮,在远处也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它,如果它站在山顶上,就会显示出这是一只很大的猛禽。毫不奇怪的是,参加象征性的鹰的葬礼会让人们知道,什么是粉身碎骨和虚无,这也给他们指出了他们要走的和这同样的路:

谁见过鹰的葬礼

在那绝壁上,或是

万丈瀑布的高空

宿命的铁锤

唯一的仪式

把钉子送上了穹顶

鹰的死亡,是粉碎的灿烂

是虚无给天空的

最沉重的一击!没有

送行者,只有太阳的

使臣,打开了所有的窗户……

(见吉狄马加:《鹰的葬礼》。译者注)

人类每天都会见到太阳光,每天也会在黑夜降临的时候和世界告别,坐在篝火旁,注视着火焰,讲故事,创造人类远古关于太阳神和月亮神(在东方、南美洲,和在欧洲的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早期,人们对于太阳和月亮的崇拜,尊太阳和月亮为神。译者注)斗争的神话。

神话开始出现的时候只有一种特性,白天和黑夜是混同的,天和地之间有联系,神在人中间,人也在神中间,神、人和动物没有明显的区别。太阳和月亮是很亲近的兄弟,相互之间没法区分,可又不停地争斗。太阳离地球太近,使那里干旱,炎热,无法生存。

神话一开始——第一眼看去——并不接触任何现实的东西,很明显,这里是指没有区别……白昼和黑夜混在一起,说明没有太阳,所有的一切都要灭亡。如果是另外一种情况,太阳离地球太近,也无法生存。神话被认为是它“发现了死亡”,虽然它在现实中没有发现什么,但它却将生和死明确地区分开了,因为最初,生和死是一样的,像我说过的那样,没有死就没有生。(R.吉拉尔德:《什么是神话?》,罗兹,1991年,第4849页)

这是诺苏人的传说和神话中说的情况,也反映在吉狄马加的诗中,不管是前者或后者,都说明了生和死很明显是要区分的。鹰的象征性的光照亮了始祖鸟解体的过程,让它们进入了另一个空间,在神话中,它们都和神明和英雄人物相遇了。诗人很尊重读者,为他们总结了他的这个民族许多代人的生活经验,认为这个民族是在远东的大自然的元素中能够保持一种很明智的生存状态的典范,和别的地区的人和动物也有一种很奇怪的默契。他的诗高明之处在于向西方广泛和深入地介绍了东方的聪明才智,这种聪明才智表现在印度的宗教、佛教、喇嘛教、道教和日本的佛教信仰或者部落的宗教信仰中,这都是那些被神明选中的民族的宗教信仰,他们的主要代表是那些猎人、毕摩和苏尼,也有普通的庄稼人,习性温顺的彝族牧女和织女,他们在火把节的时候,聚集在大的篝火旁,想着那宇宙原始的真实情况,是这么具体地反映在他们的民族最伟大的诗人的诗中。他们也感觉到了天体演化脉搏的跳动,相信他们的周围都是他们的祖先和那些过去被捕杀的野兽,他们听到了关于时间的入口的故事,准备参加自己的过渡仪式:

吉狄马加写过这样的诗句:

——时间开始了!

其实时间从未有过开始,

当然也从未有过结束。

因为时间的铁锤,无论

在宇宙深邃隐秘的穹顶,

还是在一粒微尘的心脏,

它的手臂,都在不停地摆动,

它永不疲倦,那精准的节奏,

敲击着未来巨大的鼓面。

时间就矗立我们的面前,

或许它已经站在了头顶,

尽管无色、无味、无形,

可我们仍然能听见它的回声。

那持续不断地每一次敲击,

都涌动着恒久未知的光芒。

时间不是一条线性的针孔,

它如果是——也只能是

一片没有边际悬浮的大海。

有时候,时间是坚硬的,

就好像那发着亮光的金属,

因此——我们才执着地相信,

只有时间,也只能是时间,

才能为一切不朽的事物命名。

有时候,时间也是柔软的,

那三色的马鞍,等待着骑手,

可它选择的方向和速度,

却谁也无法将它改变。

但是今天,作为一个诗人,

我要告诉你们,时间的入口

已经被打开,那灿烂的星群

就闪烁在辽阔无垠的天际。

虽然我们掌握不了时间的命运,

也不可能让它放慢向前的步伐,

但我们却能爬上时间的阶梯,

站在人类新世纪高塔的顶部,

像一只真正醒来吼叫的雄狮,

以风的姿态抖动红色的鬃毛。

虽然我们不能垄断时间,

就如同阳光和自由的空气,

它既属于我们,又属于

这个星球上所有的生命。

我们知道时间的珍贵,

那是因为我们浪费过时间,

那是因为我们曾经——

错失过时间给我们的机遇,

所以我们才这样告诉自己,

也告诉别人:时间就是生命。

对于时间,我们就是骑手,

我们只能勇敢地骑上马背,

与时间赛跑,在这个需要

英雄的时代,我们就是英雄。

时间的入口已经被打开,

东方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子孙,

已经列队集合在了一起。

是的,我们将再一次出发,

迎风飘动着的,仍然是那面旗帜,

它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

但留在上面的弹孔,直到今天

都像沉默的眼睛,在审视着

旗帜下的每一个灵魂。

如果这面旗帜改变了颜色,

或者它在我们的手中坠落在地,

那都将是无法原谅的罪过。

我们将再次出发,一个

创造过奇迹的巨人,必将在

世界的注目中再次成为奇迹。

因为我们今天进行的创造,

是前人从未从事过的事业,

我们的胜利,就是人类的胜利,

我们的梦想,并非乌托邦的

想象,它必将引领我们——

最终进入那光辉的城池。

我们将再次出发,吹号者

就站在这个队伍的最前列,

吹号者眺望着未来,自信的目光

越过了群山、森林、河流和大地,

他激越的吹奏将感动每一个心灵。

他用坚定的意志、勇气和思想,

向一个穿越了五千年文明的民族,

吹响了前进的号角,吹响了

——前进的号角!

(见吉狄马加:《时间的入口》。译者注。)

推荐阅读

波兰诗人大流士·托马斯·莱比奥达撰写的关于中国当代诗人吉狄马加的诗歌评析。吉狄马加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成长环境和经历、文化环境对他的诗歌创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吉狄马加是被翻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中国当代诗人,他在波兰影响很大,曾有五部诗集被翻译成波兰文字出版。通过此书,我们可以看到波兰诗人理解中国诗人的独特视角,以及对中国当代文化、文学的评析,这对增强国际文化交流、增加文化互信将起到重要作用。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