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巴迪欧:我们能谈论电影吗? | 西东合集
相关推荐
-
奥斯卡点评之《包宝宝》:文化的融合与差异
热热闹闹的奥斯卡颁奖礼过去了.今年的奥斯卡颁奖礼有一点与往年不一样,那就是华裔面孔和中国元素多了.不仅有阿里影业参与投资的<绿皮书>获得最佳影片奖,还有杨紫琼和吴恬敏两代华裔明星成为颁奖嘉 ...
-
期待值过高的失落——悬崖之上
我极少看这类影片,上一次经典的记忆是<风声>.选择<悬崖之上>当然是冲着张艺谋去的,连电影简介都没瞄一眼,带着万分的虔诚笃定的相信张导能带给我一部与众不同的谍战悬疑片.这部影片 ...
-
法国电影《两生花》每一个镜头都精致优美 音乐是影片的灵魂
<两生花>是由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执导,伊莲娜·雅各布主演的爱情片,于1991年5月15日在法国上映.该片讲述了两个拥有同样名字的女孩,彼此能相互感应,但各自的命运却截然不同的故事. ...
-
《色戒》汤唯牺牲有多大?远不止镜头里那些,难怪金星为她抱不平
4月18日,有知名娱乐大V晒出汤唯参加时尚活动的视频,并用"慵懒.随意.得体"三个词来形容此次汤唯的状态. 看过视频之后,觉得网友对此次汤唯的评价真的是太有水准了. 这个APP上彩 ...
-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短篇小说的本质 | 西东合集
谢楚聿 译 你为什么写作? 有时候,向我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自己也是写作者,所以自然带着一本正经.不可不问的腔调.但更常见的提问者是身材两倍魁梧于我的男士.他可能在餐桌上发现自己恰好与我同席,又想不到什么 ...
-
阿兰·巴迪欧:音乐与苦难 | 西东合集
艾士薇 译 根据主题,瓦格纳通过怜悯的修辞学将苦难视为一种工具,并从不将其恢复为现时的经验. 我主张完全相反的主题.事实上,在瓦格纳的作品中所现存的苦难--当然不总是这样,但却很常见--可能在他的作品 ...
-
阿兰·巴迪欧:论戏剧 | 西东合集
符晓 译[1] 诚如我们为每一种艺术都确立思想,戏剧也需要确立思想.我们该如何理解这里的"戏剧"呢?舞蹈只遵循一条原则,即身体在地面和空中的转换(甚至音乐都不那么重要).比之于舞蹈 ...
-
阿兰·巴迪欧:昆汀·梅亚苏恰为哲学史另辟蹊径 | 西东合集
吴燕 译 I "哲学秩序"系列肩负的使命,并非仅仅为了出版成熟且完整的当代哲学著作,或不可或缺的历代哲学文献,还包括那些能够从中探知新意的文章.这些文章对以下问题作出了回应:&qu ...
-
阿兰·巴迪欧论2018年新五月风暴和反私有化宣言:内容上的“联合”【蓝江小译】
<内容上的"联合"> 阿兰·巴迪欧论 2018年新五月风暴和反私有化宣言 文 | 阿兰·巴迪欧 译 | 蓝江 排版 | 朴正敏 -阿兰·巴迪欧- 几周以来,各种不同的运 ...
-
阿兰·巴迪欧:我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二)
前文回顾 阿兰·巴迪欧:我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 (一) 巴迪欧:我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 文|阿兰·巴迪欧 译|蓝江 Part 2 还有另一种说法,即认为马克思主义命名了一种现实中的政治.毫无疑问,这 ...
-
阿兰·巴迪欧:我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一)
巴迪欧:我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 文|阿兰·巴迪欧 译|蓝江 Part 1 有人要求我在你们面前说一说我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那么,今晚,我会在你们可以想象的一种愤怒下出场:"巴迪欧,你跟我们 ...
-
阿兰·巴迪欧:语言,思想,诗歌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1937年1月17日-),出生于北非的法属摩洛哥拉巴特,法国作家.哲学家.受过数学和心理学的训练,关注哲学.政治及现实问题,前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系主任.教 ...
-
阿兰·巴迪欧:哲学家要做“公知”吗?
编者按 哲人是否应该参与当下的事件并对之做出评论?这是一个关于知识分子在我们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问题.阿兰·巴迪欧和齐泽克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在这场鲜活的.易读的论争中,两位欧洲最具挑战性的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