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仁的主要作用及中医食疗方法

柏子仁又名柏仁、侧柏仁,味甘性平无毒,归心肾大肠三经。柏子仁辛辣且甘甜,气微香润泽心肾脾,质软富油性。柏子仁的主要作用在于安神宁心,益智定志、润肠通便、补肾滋阴,适用于有心神不宁、遗精、惊悸、阴虚盗汗、失眠、肢体痹痛、腰膝酸软,便秘等症状之人。

在功效方面,很多人混淆了功能相似的柏子仁与酸枣仁,柏子仁与酸枣仁都有养心宁神、滋阴止汗的效果,都有安助睡眠的功效。但柏子仁更侧重润肠通便,重在于补心,酸枣仁生津敛阴,专于补肝。

食用柏子仁的禁忌:腹泻与痰多之人慎用,孕妇儿童禁用。

柏子仁的食疗方:

1、【菠菜猪肝双仁汤】

菠菜猪肝双仁汤的食材:柏子仁15克、酸枣仁15克、菠菜120克左右、猪肝200克左右、食盐适量;

菠菜猪肝双仁汤的制作:

(1)清洗好柏子仁与酸枣仁,去除其表面灰尘杂物;

(2)将清洗后的猪肝用沸水烫熟后捞出,放在大汤碗中;

(3)洗净菠菜,去头切成段;

(4)锅内加入适量水,将洗净的柏子仁、酸枣仁投入锅中用火慢熬,成汤;

(5)汤起泡后依次将菠菜与猪肝投入,待沸腾后再加入食盐即成;

菠菜猪肝双仁汤的功效:补血滋阴,养心宁神,用于改善遗精、心悸、失眠、便秘等症状。

2、【四仁清肠茶】

四仁清肠茶的材料:柏子仁、麻子仁(火麻仁)、炒杏仁、松子仁(松子)等份(比如各20克或各10克),可以一次多备一些以备后用。

四仁清肠茶的制作:将等份的柏子仁、麻子仁(火麻仁)、炒杏仁、松子仁(松子)混合后捣碎,抖匀,放入罐中存储,有需要时倒出至带滤网的茶壶中,用开水冲泡,上盖闷上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滤渣而饮。

四仁清肠茶的功效:此茶有安神宁心,润肠通便的作用。

(0)

相关推荐

  • 便秘的食疗方,知道一个就可以解决老问题!

    许多人经常受到便秘的困扰,但是她们并没有引起重视,认为对付便秘只需要吃泻药就可以了.但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这会让便秘成为我们身体的一种习惯,时不时就会闹便秘.提醒大家患有便秘不仅要及时治疗,,关于 ...

  • 春季保健真不难,一碗鲜美菠菜汤,就能让宝宝疏肝解郁,开怀少生气

    春天到了 孩子如何快高长大 有种说法叫:"春气通肝,肝主春令".春季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属木性,因而春气通肝. 中医认为,小孩为"纯阳之体"或& ...

  • 杜仲的作用以及中医食疗方法

    黑杜仲又名野杜仲,是一味常见的中药,别名杜仲,其性味平辛苦,归肝脾经,有袪湿止痛.消除腰痛,对痛经血瘀等有一定效果,黑杜仲对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消除蛋白尿.扩张肾动脉,增加血流量有很好的改善效果,所以 ...

  • 芡实的作用以及中医食疗方法

    芡实又名鸡头米,味甘涩,平,入脾肾经,芡实是种补益的佳品,有收敛.镇静.补肾.滋养.袪湿.固精.清热.益气.止带的功效,多用于煲汤.入药.炖肉. 芡实的主要功效作用 1.补肾健脾 芡实所含微量元素.淀 ...

  • 白果(银杏果)的作用以及中医食疗方法

    白果即银杏果,即银杏的种子,性味甘苦平,有微毒,入肺肾经,银杏果的营养非常丰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止咳.化痰.定喘,止带,固精止遗,杀菌.养心.益肾.除皱的效果,医学研究证实了银杏还有一定的抗衰老 ...

  • 巴戟天的主要作用及中医食疗方法

    巴戟天又名巴戟.鸡肠风.鸡眼藤,巴戟天是种药食同源的,性辛甘,味微温,归肾经,能温补肾阳,健脾开胃.强健筋骨.袪风除湿:多用于改善肾虚阳痿.遗精尿频.宫寒体弱.筋骨羸弱.风湿引起的腰膝酸软疼痛.更年期 ...

  • 当归的主要作用及中医食疗方法

    当归是种常见的中药,生活中很多人在药膳中也会用到当归.当归别名云归或云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 当归的主要功效活血补血,滑肠通便.改善消化.提高免疫.消炎抗菌.调经止痛.主要用于诸多血虚证.月经 ...

  • 黄精的主要作用及中医食疗方法

    黄精又名米脯.兔竹,性平而味甘,无毒,归脾肺肾三经,属药食两用,在过去被认为是一种延缓衰老的中药,主要功效是益气补中.润肺利脾.滋阴润燥.养肝补肾,主要作用于脾胃虚弱.厌食口干.精血不足.肺燥干咳.免 ...

  • 川芎的主要作用及中医食疗方法

    川芎又名贯芎.西川芎,味辛而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川芎主要的功效在于活血通络.行气化瘀.止痛袪风,主用用于痛经闭经.风湿痹痛.偏头疼.冠心病.头痛腹疼等.现代医学证明,川芎还有一定的镇定作用,抗痉挛,对 ...

  • 何首乌的主要作用及中医食疗方法

    何首乌又名首乌,味甘苦涩,性微温,归肝心肾三经,有比较强的滋补养生功效,何首乌的主要功效补肾益肝.活血安神.补虚涩精.解毒祛风.填益精气.润肠通便.温经止痒等. 何首乌有生品与制品以及鲜品之分,生何首 ...

  • 三七的主要作用及中医食疗方法

    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换,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两经,有止血化瘀.延缓衰老.消肿止痛.降三高调节胆固醇,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三七若用于外敷可以快速止血.适合血瘀体质的人服用. 三七食用的禁忌 阴虚内热.血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