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疏影丨舌尖上的辽西——小米饭包

舌尖上的辽西——小米饭包
作者/疏影
前年在铁岭调兵山卖吃的,老公不知怎么想起想做家乡的小米饭包卖,一下勾起了我的食欲和思念。想香喷喷的小米饭包,思念家乡的一草一木!试卖了几次,效果不太好,可能是饮食习惯不同。后去了调兵山的大美食餐厅真发现了“百合饭包”,买了品尝也不过换换配料和口味,像是某某盖饭包了菜叶而已。思乡情更重了,以致于自己回家精心细做,津津细品,努力寻回那份久远的朴素纯原生态的自然的味道。但未能如我全部的愿,或许只是记忆一种纯朴的情怀。
记得家乡的秋天是最适合打饭包的季节。嫩绿硕大的白菜叶满菜园都是,大姑娘小媳妇看见菜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要是打个饭包嘛(多好啊)。菜园里除了白菜,还有香菜,大葱,臭菜,生菜辣椒等新鲜的蘸酱菜,根据自己口味随意放在洗净大白菜叶上的。秋收喜人,谷子金黄,新打的谷子人们常常趁着忙秋收的空去碾米。当然在我7岁前的模糊记忆里是用人工去碾房里碾米的,少有的机器也是柴油机带动的碾米机,碾回了米是新鲜的黄色,浓浓的新米味。开始做饭,因为是小米,那时没有电饭锅,所以必须得做捞饭,意即水开下米,煮至米生芯外皮熟立即用细笊篱捞出,再隔水蒸透或直接倒入稍热的大锅里盖盖严闷好。家家户户刚一掀锅盖时那个小米饭的香啊,随着傍晚微微的秋风在整个村庄袅袅摇曳飘散……
打饭包,还有一重角色也得提及——芝麻盐(如椒盐等),新炸开的芝麻投洗干净入锅炒熟,加少许盐放面板上碾碎,香气四溢,香油都沾到了擀面杖上,小心盛入大碗里备用。女人们娴熟地炸好自家做的酱,里面一般有鸡蛋或很少的肉末,但农忙的季节为了节省时间干脆直接用生酱。一家人围桌吃饭。自己随意铺好洗净,抹匀酱,洒上芝麻盐儿,用手麻利撕碎嫩,葱叶,香菜,臭菜,青辣椒小块等,趁热倒上小米饭,用筷子按平,然后像包小孩似的紧紧包裹成长条形,女人轻轻地咬一口,男人则大口咬下一个豁口,那个美味呀,菜叶鲜嫩,酱香、芝麻香,饭香,香菜香,青辣椒的微辣,等等糅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爽口好吃,让人吃完还想再包一个。相传是努尔哈赤带兵时流传下来的可随身携带的一种方便“快餐”。农忙季节,没有机械化操作的很多年前,大叔大婶们往往一边赶着坐着牛车,馿车,一边手捧饭包津津有味地边吃边走。这种独有的风景如今已经消失了,小米和芝麻都种的少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渐渐提高了,但是那种特有的原生态的味道是其他的美味不可替代的。顺便给咱家乡打个小广告,娘家的朝阳小米,婆家的阜新化石戈乡的小米,醇香依然,有一定的小小声誉。特别是那座山,叫做骆驼山的那座山种出的小米特别好吃。
贫困偏僻的家乡虽然远远落后于繁华的大都市,但是每一位在外的游子对小米饭包的情怀像山谷的幽兰一样余味悠远,隽永难忘!

作者介绍:

薛盈影,(网名疏影),女,辽宁省阜蒙县化石戈镇牤牛河畔农民,喜爱文学与音乐。

【总第1174期】“智泉流韵”杯全国“战疫”征文各奖项揭晓(上)

【总第1174期】“智泉流韵”杯全国“战疫”征文各奖项揭晓(下)

【总第1123期】【名家大咖】【北京】金思宇丨“战疫”诗书作品之一

【总第1123期】【北京】叶建华丨“战役”诗书之十三

【总第1088期】“战疫”征文【河南】郭进拴|首发文——大爱满人间

【总第1093期】【名家大咖】【北京】叶建华丨“战疫”诗书选之一

【总第1092期】【特邀作家】【辽宁】蓝 歌丨底 气

【总第1000期】热烈祝贺《智泉流韵》微信文学平台上线3周年出刊1000期

【总第1033期】纸刊《文艺界》免费发稿通知

【总第1033期】《智泉流韵》文学平台免费发稿及稿酬规则通知

【总第1087期】《文艺界》“抗击新型肺炎”文学作品征稿启事

【总第1075期】《文艺界》总第四期发布,电子杂志同期推出

(0)

相关推荐

  • 剩米饭别浪费,除了蛋炒饭,这样吃简单更美味,早餐做它很方便

    有的时候米饭蒸多了一次吃不完,基本上都会选择做蛋炒饭,但是经常吃蛋炒饭也会吃腻,不妨像这样换个花样,做成三明治,不仅味道好,营养也更加丰富,喜欢的朋友不妨收藏. 米饭三明治 准备材料:米饭1碗,鸡蛋1 ...

  • 聂延力:小米情深|散文

    山野:刘邦与朱元璋|杂文 文/聂延力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北方主要农作物是谷子.玉米,我的老家巴林左旗大片种植谷子俗称毛毛谷,谷子经过加工脱壳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小米.我从小是吃小米饭喝小米粥长大的 ...

  • 【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舌尖上的家乡/元庆彦

    民以食为天,人生在世,吃乃第一等大事,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大大开阔了吃货们的眼界,深深刺激了中国人那挑剔的胃口.可惜片中的美食,都是各地之精品.佳品,普通人自然是没有那么好的 ...

  • 东北人的真性情,藏在这份大饭包里……

    有人说,东北人总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巧手. 平凡寡淡的食材到了他们手里,都能达到自己的"高光时刻". 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这道--东北大饭包. 饭包,几乎能撑起东北 ...

  • 大白菜吃了40年,一个新吃法介绍给你,好吃美味,上桌全家抢着吃

    大白菜吃了40年,新吃法介绍给你,好吃美味,上桌全家抢着吃 冬季来了,大白菜在生活饮食里,最受大家的喜爱.一方面大白菜营养成分丰富,适当吃一点,对人体好处多.另外大白菜在冬季大量上市,价格经济实惠.再 ...

  • 【辽宁·阜新】疏影丨舌尖上的辽西——粘豆包

    舌尖上的辽西--粘豆包   作者/疏影     变老的节奏吗?突然回想起儿时的生活--并且回味无穷,直流口水,那个年代物质贫乏,偶尔吃点好吃的,却一辈子忘不了的美味啊!辽西的孩子们,记不记得?黄米面年 ...

  • 【山东】周家俊丨舌尖上的醇香 ——写给聊城修记冰岛普洱茶庄

    舌尖上的醇香   --写给聊城修记冰岛普洱茶庄   作者/周家俊     茶   生活中的美味 离不开的福音 舌尖上的醇香 畅饮暖心的茶   在山东聊城香江 有家修记冰岛普洱茶庄 夫妻店红红火火 以诚 ...

  • 【山东】鲁西丨舌尖上的醇香——写给华统面业

    舌尖上的醇香   --写给华统面业     文/鲁西       山东华统面业 舌尖上的醇香   鲁西江北水城 韩屯镇华统面业 是山东面粉业 火红的旗帜   它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制粉生产线两条 资产投 ...

  • 师富强丨舌尖上的生命

    舌尖上的生命 师富强 一切的毁灭来自人类破坏,树木有根的孕育,花草凭借泥土繁华丛茂,山河依托地球丰腴点缀版图- 一切的根源来自人的不自量力,好逸恶劳,奢侈显华,宿命血液在肌体里沸腾涌流. 一切的渊源流 ...

  • 刘学刚丨舌尖上的绿豆糕(《文艺报》副刊)

    舌尖上的绿豆糕 刘学刚 (原载2018年4月13日<文艺报>副刊,约1400字) 形容一件事情极其微小,我们都说绿豆大的事.绿豆淡绿色,形似圆柱,但超短,比芝麻大不了多少.千粒绿豆才重30 ...

  • 【地域文化】郭才书丨舌尖上的“林州精神”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舌尖上的"林州精神"  □ 郭才书 /  文 你津津乐道的疙瘩汤.糊涂面,你自我陶醉的炒米汤.炒面茶,你沾沾自喜的红薯面糠.炒糠饼,你引以为豪的小米干饭.小 ...

  • 寻味丨舌尖上的客家美食,吃不尽的美食天堂!

    客家人 除了热情好客.勤劳能干 还有就是做得一手好客家菜  好吃&美味  客家菜以其独有的风味 在中华美食占据着重要地位 今天 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河源和梅州的客家菜吧 有菜式多变的主食和令人垂 ...

  • 张俊艳丨舌尖上的春节——糖瓜

    二十三,糖瓜粘. 小时候我家有糖房,做的是麦芽糖:用小麦和小米作原料,小麦在热腾腾的屋里养出芽子,小米蒸熟发酵.再到大石碾子上磨成浆料,回来后在超大的锅里熬成糖浆.熬好的糖浆是有点暗红的,小爸把它们乘 ...

  •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刘小厅作品丨舌尖上的故乡,唇齿间的美色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今年中秋,回故乡新宁陪老母亲过节,闲暇之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