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寿艺术 || 云峰山摩崖刻--北魏 郑道昭 论经书诗

(0)

相关推荐

  • 中华书脉•郑道昭:隐匿千年的书法大咖

    在我国书法史上,南北朝是一个极其光辉灿烂的时期,特别是北魏碑刻为主要形式的"北碑"形成了"碑学"艺术流派,一直延续影响到当代书法艺术.而北碑的代表人物就是北魏诗 ...

  • 《中国篆刻》第36期 理论研究——臆说触摸北魏墓志

    臆说触摸北魏墓志 □ 戴 武 内容提要:从汉代以来石刻从以刀代笔的刀味中趋向体现笔意的特点.北魏则是在把在北魏元氏墓志中大都是雕刻精致,形成了墓志的一大特色,由于刻工的精雕细刻,自然承载反映了书写者的 ...

  • 刘方明:【百年光辉】百位最具影响力艺术人物

    张扬情性   特立独行 --刘方明的艺术视角解析 刘方明先生性情儒雅,格调高致.从其五十余载,毕其心役,倾心专注诗书画印,终于大成,形成"拙朴中见俊逸,灵巧中寓豪迈"的独特风格.回 ...

  • 郑道昭论经诗碑高清全图,郑道昭《论经书诗》译文,云峰山论经书诗,北魏郑道昭论经书诗

    北魏正书摩崖刻石群.永平中郑道昭尝登云峰山.天柱山.大基山等名山大川游览唱酬,足迹所至,辄书碑题诗于崖石上,其书闲雅简淡,浑穆而有篆隶遗韵,为北魏著名碑刻. 然因椎拓不易,流传较少.自南宋赵明诚访昨& ...

  • 魏碑系列36《北魏郑道昭论经书诗》

    <北魏郑道昭论经书诗>全称<诗五言与道俗十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云峰山论经书一首>,为郑道昭自作诗.论经书诗刻于北魏永平四年(公元511年),位于山东省莱州市南7.5公里处云峰山阴 ...

  • 《郑道昭论经书诗》高清欣赏 金熙长还原古碑未刻时系列

    <北魏郑道昭论经书诗>全称<诗五言与道俗十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云峰山论经书一首>,为郑道昭自作诗.论经书诗刻于北魏永平四年(公元511年),位于山东省莱州市南7.5公里处云峰山阴 ...

  • 戴帆(DAI FAN APHORISMEN)格言集(三)(艺术大师的思想理念 观点)

    201.最顶级天才和种族的重要成果都是无用的. 202.世界只有作为一个灾难,人或许就是灾难的顶峰,才能被全部理解. 203.我向世界敞开,既为最好的,也为最坏的:既为最高贵的,也为最卑微的.既为最激 ...

  • 三家医案合刻

    三家医案合刻 清 吴金寿 陆序 三家医案者,叶天士布衣,薛生白征君.缪宜亭进士之所作也.青囊一肩,紫书三卷,壶公待用无遗:牛溲马勃,收藏不弃.盛以竹节,量以刀圭.赤箭 于云根,红盐拂于灶上.明珠耻其价 ...

  • 黄宾虹的白与黑,独特的“三段式”艺术历程

    黄宾虹最大的爱好就是诗词.书画.篆刻.这一爱好一直伴随了他终生,并成为他最引以为傲的事业.其中,黄宾虹在艺术上独特的"三段式"成长转变也颇为人称道. 黄宾虹去青城山途中遭遇大雨,全 ...

  • 北魏 郑道昭《观海童诗》摩崖单字拓本

    <观海童诗>是五言古体诗一首,为郑道昭率僚属悠游于山林之间纪游之作.观海童诗刻石呈不规则的三角状,高2.2.宽3.5.厚1.8米.石刻面经过加工,字高12厘米,计13行,每行8字,共104 ...

  • 清 黄易《三寿图》卖冰人到见华开,挥扇...

    清 黄易<三寿图> 卖冰人到见华开, 挥扇何如点冷苔. 三寿作朋聊寄意, 约君同醉小蓬莱. 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仁和(今杭州)人. 树谷子,监生,官济宁同知 . 尝有声幕府,以诗筒画 ...

  • 黄易:《三寿图》

    丨三寿图丨 黄易 卖冰人到见华开, 挥扇何如点冷苔. 三寿作朋聊寄意, 约君同醉小蓬莱. 完 本文编辑:小鱼 素材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