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汗过度坏病救治
相关推荐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19,20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19条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服用桂枝汤呕吐 者,为什么用桂枝汤,说明患者是有表证的,用了之后吐了为何,咱们回顾第17条:就明白了. "若酒客病,不 ...
-
#伤寒论#【原文】13.太阳病,头痛发热...
#伤寒论# [原文]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释义] 本条仍然是讲桂枝汤证的表现.本条所述的八个症状,其实在第1.2条中都提到了,这里只是再次强调.头痛是太阳病的主要见证,而 ...
-
《伤寒论》笔记:大阳中风桂枝汤主之(其二)
桂枝汤相关证 桂枝汤的相关证,我们还要再做一次系统的梳理 条目对比 总括 脉 头项 是否恶寒 是否发热 是否汗出 是否恶风 其它 方剂 第1条 太阳之为病 脉浮 头项强痛 而恶寒 第2条 太阳病 脉缓 ...
-
运用桂枝加葛根龙骨牡蛎汤治疗发汗过多坏病一例
运用桂枝加葛根龙骨牡蛎汤治疗发汗过多坏病一例 作者/坚心斋主人 刘某某,男,2岁,出生时因为溶血性黄疸导致不随意运动型小儿脑性瘫痪.来我科治疗1年余,平时四肢肌张力紧张,脸向一侧,双上肢如挽弓射箭状 ...
-
二、〔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原文 266、267
二.[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原文 266.267 [郑论] ...
-
一、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针炙的一种方法,用针针于一定穴位,以艾裹针体而蒸烧之,以冀发汗。),仍不解者,此为坏病……
一.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针炙的一种方法,用针针于一定穴位,以艾裹针体而蒸烧之,以冀发汗.),仍不解者,此为坏病(因治疗错误致病情发生恶化,证候变乱,而不能称其名者.).桂枝不中( ...
-
茶话《伤寒论》讲义,第3讲:区分瘟疫、提纲/主证/坏病、六经/六气/经络
提要:一.学习<伤寒论>之前,须先区分瘟疫,以更切近生活实际:二.分析<伤寒论>提纲.主证.坏病之间的关系:三.分析<伤寒论>六经与<黄帝内经>六气.经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之五苓散证
昨在发的图不清晰,今天附上两张清晰的大图 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二十一章 太阴以湿土主令,阴盛之人,病在太阳,表郁则湿动,然不经误治,则胃阳未亏,湿气之作,犹俟渐成.及夫汗下温针,阳亡阴旺,湿邪勃兴,土败 ...
-
《伤寒悬解》少阳下篇之坏病——小建中汤
卷九少阳下篇 少阳经下篇十六章 柴胡 少阳坏病 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故宜小柴胡,半表半里治之.而半表之阳盛,则小柴胡之黄芩不足以清表阳,而人参反益半表之热,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是也.半里之阴盛,则 ...
-
中医治病讲究“有是病用是药”!摞药,只会增加变证,治成坏病
中医治病讲究“有是病用是药”!摞药,只会增加变证,治成坏病
-
44少阳胆经坏病结胸痞证方--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 (方见前) 伤寒十余日之久,复往来寒热.此少阳经病,病结在胃.宜大柴胡汤解少阳之经,兼下胃热.若外无大热,但结胸者,此乃水结在胸,头上微汗出,即水气上蒸之故.宜大陷胸汤下水也. 半夏泻心汤 ...
-
43少阳胆经坏病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 黄芩 炙草 桂枝 牡蛎 瓜蒌根 干姜 少阳经病,汗下并施.胆经伤则寒热往来,胸胁满结,脾土伤,则湿生尿短,中气伤则相火不降,烦渴头汗.柴芩解少阳,除寒热,舒胸胁,牡蛎消满结,瓜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