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 冯友兰:法家的治国之道
相关推荐
-
儒道本来是一家——《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本义
作者:翟玉忠 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原<中国产经新闻>国际部主任,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法制新闻>杂志社新闻部主任,现任新法家网站中英文版总 ...
-
春秋战国时代,为什么说,法家是最成功的,同时也是问题最大的?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代表的是当时人们对于天下未来不同设想,不同学派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好,解决当时兵荒马乱的社会问题,让人们能够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脱离出来,重新恢复到有秩序的社会 ...
-
《淮南子》的法家思想(全文)
[摘 要]<淮南子>是两汉黄老之学的集大成之作,它以道家思想为主线融汇了儒.法.墨.兵.阴阳等各家思想.但是,各家思想在<淮南子>中都发生了变化,不同于它们在先秦时期的状态.出 ...
-
《韩非与法治》| 还原一个真实的韩非
先秦时期,令人着迷,中华文明的天空群星闪耀:先秦时期,让人依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思想学术文化的源头活水. 群星是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墨子,源头活水是诸子百家思想.汉初司马谈概括为儒 ...
-
老百姓的“治国”之道
雪漠家道文化,打造智慧家庭 XUE MO CULTURE 选自<中华文明>第3期 主编:雪漠 老百姓的"治国"之道 治国第七阶,当有大胸怀.匹夫有大责,天下兴亡事. ...
-
治国之道富民始——《论语》悟读【282】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论语>第十二篇第九章: [原文] 哀公问于有若(即有子)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hé何不)彻(彻,西周时流行于诸 ...
-
《贞观政要》10句名言,感悟唐太宗的治国之道!|史书|大臣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史书,由唐代史学吴兢编著,旨在歌颂贞观之治,总结唐太宗的政治得失,相对其他史书来说,记载的信息更加详实. 一.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贞 ...
-
《贞观政要》10句名言,感悟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史书,由唐代史学吴兢编著,旨在歌颂贞观之治,总结唐太宗的政治得失,相对其他史书来说,记载的信息更加详实. 一.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贞 ...
-
老子的道家思想精髓,以及儒、道思想的差异
他们是浩瀚宇宙中璀璨的明星.他们是知识海洋中永恒的灯塔.他们是人类历史上100位思想巨人! 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 来自小播读书 00:00 11:51 (撰文:漠世 | 主播:David) 大家好 ...
-
论语日课316: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然后呢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q ...
-
越王勾践的成功绝非卧薪尝胆,而是你所不知道的治国之道与谋略
前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首出自清朝文学家蒲松龄的一首自我勉励的对联,成为后世自我勉励的典范,而这幅对联中所引用的一个故事,就是来 ...
-
【关学故事】张载的治国之道:渐复三代之法
世所共知,关学思想的最终愿景是要构建一个天下为公.天人合一的大同社会.其实,这并非关学一家之言,此种治世理念是中国儒家思想体系倡导的最高社会形态.那么,如何实现这样美好的理想呢? 张载给出了明确的施 ...
-
李煜的治国之道:忠臣奸臣手心手背都是肉,一个都不能亏待
说起李煜,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就是一个天赋奇高的词人,对他的亡国之君命运寄予同情.凭心而论,李煜的智商并不低,也不是那种荒淫透顶的皇帝,他的结局是典型的好人悲剧. 从小,李煜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且生有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