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鹦鹉洲

鹦鹉洲

荆国应嗟鹦鹉洲,沉浮史系大江流。

名高始借祢衡笔,声远竟凭黄鹤楼。

水底堆沙升楚夏,潮头鼓浪竞春秋。

已无唐世萋萋草,可有诗家一再游?

【注释】读唐李商隐《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诗,依韵而咏别事。原诗云:“万里谁能访十洲,新亭云构压中流。河鲛纵玩难为室,海蜃遥惊耻化楼。左右名山穷远目,东西大道锁轻舟。独留巧思传千古,长与蒲津作胜游。”记于2021年5月3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楚国的山川很应该感慨鹦鹉洲,沉浮的历史全然维系于大江之流。名声显著最开始借助的是祢衡的如椽之笔,声名远播竟然凭借的是崔颢的那一首黄鹤楼。水底的一片堆沙升起在神州楚夏,潮头鼓起的浪花竞争于历史春秋。已经没有了唐人世上的萋萋芳草,可还有诗家到这里一再追游?

首联中的“荆国”,是春秋时楚国的旧称,见《墨子·兼爱下》:“昔荆灵王好小要,当灵王之身,荆国之士饭不踰乎一。”又见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观荆玉篇》:“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还有他的《感遇》诗:“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这一联中的“鹦鹉洲”,曾是汉阳的江中之洲,相传由东汉末年祢衡在黄祖的长子黄射大会宾客时,即席挥笔写就一篇“锵锵戛金玉,句句欲飞鸣”的《鹦鹉赋》而得名。后来祢衡被黄祖杀害,亦葬于洲上。历代许多名人,“藏船鹦鹉之洲”,纵观大江景色,留下了很多诗篇,如唐代诗人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代诗人李白的“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看江中鹦鹉洲”,都是传诵一时的佳句。鹦鹉洲在明末时逐渐沉没。清朝乾隆年间,新淤成的鹦鹉洲,已和汉阳连成一片。

颔联中的“名高”,指名声显著,见宋代诗人苏轼的《和刘道原咏史》:“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又见宋代诗人刘宰的《贺真参政因以为戒》诗:“名贤得位古来难,君有高名宇宙间。愿率众星环北极,要令百世仰西山。”

这一联中的“祢衡笔”,意思是祢衡的如椽之笔,祢衡,东汉末年名士,个性恃才傲物,和孔融交好。孔融著有《荐祢衡表》,向曹操推荐祢衡,但是祢衡称病不肯去,曹操封他为鼓手,想要羞辱祢衡,却反而被祢衡裸身击鼓而羞辱。后来祢衡骂曹操,曹操就把他遣送给刘表,祢衡对刘表也很轻慢,刘表又把他送去给江夏太守黄祖,最后因为和黄祖言语冲突而被杀,时年二十六岁。祢衡的代表作是《鹦鹉赋》,这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赋中描写具有“奇姿”、“殊智”的鹦鹉,却不幸被“闭以雕笼,剪其翅羽”,失去自由。赋中“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的不自由生活,显然是以鹦鹉自况,抒写才智之士生于乱世的愤闷心情,反映出作者对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的强烈不满。此赋寓意深刻,状物维肖,感慨深沉,融咏物、抒情、刺世为一体,是汉末小赋中的优秀之作。

颈联中的“楚夏”,指的是南楚和诸夏,见汉代学者荀悦的《申鉴·时事》文:“文有磨灭,言有楚夏,出有先后……执不俱是,比而论之,必有可参者焉。”又见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於时国累卵,楚夏血常喋。”还有明代学者杨慎的《连绵字》:“字有古今,音有楚夏。”

这一联中的“鼓浪”,意思是鼓起波浪,见晋代文人崔豹的《古今注·鱼虫》:“(鲸)鼓浪成雷,喷沫成雨,水族惊畏。”又见宋代诗僧释宗演的《颂古二十四首》其一:“入圣超凡既有声,卧龙谁顾碧潭清。快须鼓浪兴云雨,莫负从前济物心。”

(0)

相关推荐

  • 唐诗中排名第一的是哪首诗?

    自古以来,就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好事者喜欢给唐诗去排名.在这些排名之中,呼声最高的就是崔颢的<登黄鹤楼>.相传崔颢在黄鹤楼上写了这首诗以后,诗仙李白到了黄鹤楼,诗兴 ...

  • 千家诗(一百一十二)——黄鹤楼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欣赏千家诗的七言律诗部分.今天, ...

  • 周振甫 ‖ 崔颢《黄鹤楼》

    崔颢(?一公元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天宝中任尚书司勋员外郎.有<崔颢集>.他以<黄鹤楼>一诗闻名于世.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 ...

  • 李升华七律诗 自嘲

    自嘲 总冀前途成事功,何期往日与今同. 酆都祖路已非远,尘网宗家犹是穷. 冷眼长看蔬食物,贫身只做肉屏风. 莫非回首维生史,染病唯凭一口中? [注释]读唐李商隐<人日即事>诗,步韵而咏别事 ...

  • 李升华七律诗 致老友

    致老友 一从离却柳条边,岁岁无逢沈酿川. 每守孤风听锦瑟,唯耽明月忆朋筵. 身家少借私亲力,生活多花冤枉钱. 十年雨雪时常问,谁人与我共婵娟? [注释]读唐李商隐<和人题真娘墓(真娘吴中乐妓墓在 ...

  • 李升华七律诗 咏史

    咏史 当年徒是庆南巡,风里何曾满眼春. 一夜昙花空对月,两朝帝业枉传人. 乾坤几改翻成故,社稷三更不见新. 憧憬千帆须觅渡,天河哪处是梁津? [注释]读唐李商隐<春日寄怀>诗,依韵而咏别事 ...

  • 李升华七律诗 思秦

    思秦 既在骊山修寝陵,岂能没世竟无称. 两千年里恭如主,三十帝中褒似冰. 万古嬴门延后裔,一篇秦赋颂先登. 彼时既认车同轨,此日谁思上蔡鹰? [注释]读唐李商隐<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诗,步 ...

  • 李升华七律诗 穷庐

    穷庐 煮酒耽迷仁智居,彼时忧愤此安徐. 唯求神命知龟卜,只待仙游到宛渠. 俗耳重听张养浩,清心每敬宋潜虚. 穷庐也有读书趣:纸笔韩杯半碟鱼. [注释]读唐李商隐<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诗, ...

  • 李升华七律诗 李商隐

    李商隐 常钦商隐好才情,可谓当时间世英. 万首皆含动心句,千年每荡绕梁声. 风华虽毁李牛斗,笔彩却留琴瑟鸣. 鬼斧神工郢篇簇,谁人读罢竟无惊? [注释]读唐李商隐<赠田叟>诗,依韵而咏别事 ...

  • 李升华七律诗 余英

    余英 立夏环看皆黛绿,唯存院内几余英. 窗前犹再两三萎,树上难重千百生. 已见无花空落落,徒留有瓣瘦精精. 一番感叹残痕里,谁忆欣欣曾向荣? [注释]读唐李商隐<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诗,步 ...

  • 李升华七律诗 北元

    北元 摧枯拉朽替京畿,虎踞龙盘建五旗. 血里乾坤难有世,史前社稷竟无遗. 登基已不思班马,开国何曾用吕伊. 江北江南皆色目,神州哪处少流离? [注释]读唐李商隐<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武威 ...

  • 李升华七律诗 无题

    无题 朗啸狂书每日同,笺毫久伴石虚中. 余生盛气虽濒老,满腹清词却未空. 已是求枝三绕鹊,犹迷伏枥五花骢. 不知辛丑诗文后,能否再吟杨柳风? [注释]读唐李商隐<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