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0)

相关推荐

  • 朱自清讲《史记》

    <史记>,汉司马迁著.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景帝中元五年(西元前一四五)生,卒年不详.他是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小时候在本乡只帮人家耕耕田放放牛玩儿.司马谈做了太史令,才 ...

  • 司马迁祠(墓)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最有名的历史学家,没有之一.它以一己之力走遍中 ...

  • 孝之大者——立身扬名

    孝之大者--立身扬名 让我们回到历史现场: (司马迁发愤著<太史公书>) 公元前110年,距今2127年的一个晚上,在洛阳的一间招待所的房间里,昏暗的油灯下,父亲正卧病在床,奄奄一息,儿子 ...

  • 秦东魁:《家庭生活》 13 小孝显父母,大孝显天下

    秦东魁:《家庭生活》 13 小孝显父母,大孝显天下

  • 神机军师诸葛亮的传奇人生(四):死而后已,扬名于后世

    导语: 公元227年春天,诸葛亮将大军进驻汉中,开始筹备北伐曹魏.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陈述出师的原因,表明统一中原的希望和恢复汉室的决心,拉开了北伐的序幕.诸葛亮北伐曹魏,历时七年 ...

  • 【传统家训】捐出祖宅的慈善先锋

    幼年时因父亲病故,他与母亲被家族长辈逐出家门,母亲无奈改嫁以抚养他成人.宋朝礼法森严,女子改嫁是极大的污名. 开蒙后,他励志苦读.因为家中贫寒,三餐不继,他就将小米熬粥后隔夜凝固,第二天一分为二早晚各 ...

  • 【传统家训】莫为无益事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牧民>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识之士发现一个规律: 对大多数人而言,温饱后才会开始精神世界与道德情操的追求. 为此他们致 ...

  • 【传统家训】鸣沙山敦煌藏卷 开童蒙《太公家教》

    <太公家教>虽有"太公",但却与姜太公没有丝毫关系.它是唐宋时期广为流传的童蒙训诫读物,在已发现的敦煌文献中就保存有很多唐代手抄本. 至于作者,有人认为,"太 ...

  • 【传统家训】郑氏著书立训,王妃受教躬行(二)

    家庭规模无论大小,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各类关系的处理,大家族更是如此.这一点,侯莫陈夫人在撰写<女孝经>时就已了然于心.理论性内容教导完毕后,免不了给侄女列出几条锦囊妙计以应对大家庭中的诸多& ...

  • 【传统家训】郑氏著书立训,王妃践行受教(一)

    "高门嫁女,低门娶妇",这是古代不成文的婚嫁传统.这并不是攀高枝儿,嫁入高门首先是对女子家教门风的极大肯定,更重要的是对提升娘家的阶层地位大有助益.其实即便今天,也有不少人为迈向更 ...

  • 【传统家训】媲美孟母,和丸教子

    提及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母亲,孟母一定位列其中.若没有循循善教的孟母,亚圣能否"入圣"也还真是个疑问.虽然其后伟大的母亲有很多,但却少有能与之相提并论.一直到唐代,"柳母&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