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堪留,诗人刘禹锡《九日登高》: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唐朝诗人刘禹锡(772年—842年),擅长五言诗,被大诗人李白称作“诗豪”。他虽然在青年时代就已经享有盛誉,但却以后的日子里屡遭贬谪,饱尝仕途坎坷与人世艰险。

贞元十九年(803年),刘禹锡追随淮南节度使兼任徐泗濠节度使杜佑,进入朝廷为官。唐顺宗永元年(805年),他积极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不久失败,首遭贬谪。元和十年(815年),得裴度力荐返京,又因游玄都观写《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而复贬连州。

大和二年(828年),刘禹锡在和州刺史任上又被朝廷召回,这首《九日登高》就是诗人北还,登乐游原,遥望洞庭湖时写下。

《九日登高》

【唐】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诗题中的“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在这天有登高的习俗,始于汉代,盛于唐朝。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便是与此节日相关。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世路,人间之路,人生之途;君门,君王门户,官道仕途。人间路数纷纭复杂,就像高山大河一般险峻;王权帝心神秘莫测,仿佛尘烟云雾一样深沉。两者都不简单,使人提心吊胆。

诗人身世坎坷,经历诸多辛苦,颇有勘遍红尘,看透人心的感慨。在这里,他没有浮泛地去描述各种艰难和险恶,而是巧妙使用类比手法,以“山河险”喻“世路”之艰苦,以“烟雾深”喻“君门”之繁芜。情景交融,妙合无垠,形式和内容达到完美一统。

有人说,世上千万恶,人心拔头筹。必须清楚其中因果,毕竟人是社会的人,所接触和所交涉的,都是人类自身。那么,得出这样的结果,就非常容易理解。“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而与人斗,其乐无,穷!”这个道理才应该是每个人都明白的真理。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此处诗人点题,破解自我内心的深刻感受:每年重阳九月九日,大家都会登高远望,风景相似,人物不同。眼前景,心中事,只要想到过往所发生过的一切,未免惹人徒然伤心。

那些流逝在岁月里的人与物事,都好像天边云烟慢慢地在消散殆尽。可惜的是,没有什么能够尽如人意,不愧我心。总有一些什么,想要扎根在灵魂里面,就仿佛回忆是最不牢靠的东西,只会勾引起心灵上的伤痕再次浮现。

这两句其实是一个结果,起因就是前面登高所见的“山河”和“烟雾”。是的,所谓的比喻其实就是眼前的景观,被诗人故意颠倒之后,拿去形容“世路”和“君门”。在现实与虚幻之间,人情世故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纤毫毕现。

本诗借景寄情,言近而旨远,情在字间,意在诗处,“自然感慨,尽从景得,斯谓景中藏情”(王曦之《唐诗详选》卷四),从而显得含蓄委婉,清新健雅,气韵自然,超拔脱俗。

诗人明晰“诗穷而后工”的道理,把自身遭际不幸与家国悲欢紧密结合起来,使从属于个体的喜怒哀乐之情绪和深挚的报国情怀相统一,让情感升华到更高层次的“诗言志”,愈加耐人寻味,意蕴绵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

相关推荐

  • 《刘禹锡传》,看见一个不一样的唐朝诗人

    年初听郦波老师的<古诗鉴赏>,他这样评价一位唐代诗人,说他是真正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他年少得志,才华横溢,但没想到出仕后历经多次政治打压后,几次被迁徙流放, ...

  • 李升华七言绝句 自诩

    自诩 终生不爱九衢尘,只愿桃源觅一新. 不是方今逃险世,如何自诩鹿门人? [注释]读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步韵而咏别事.原诗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 ...

  • 李升华七言绝句 杂吟

    杂吟 时难年荒邦赋尽,重门始向世张开. 曾经飒爽登前路,谁料忧忡一路来? [注释]读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步韵而咏别事.原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

  • 诗人刘禹锡《韩信庙》,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

    <韩信庙>·刘禹锡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略,谋略.兵机,指用兵之法.这里泛指高超的作战指挥方法.苍黄,本指青色 ...

  • 『古诗词』思乡诗: 九日登高

    作者或出处:王勃九日登高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注释⑴望乡台:地名.这里是借用其名,突出"望乡".⑵那:奈何,为什么.赏析这首诗作于王勃南游 ...

  • 曾瑞 | 往事不堪成人生

    ◆ ◆ ◆ 文丨曾瑞 一 我姑年轻时,一定很漂亮.她不高,头发自然卷,鹅蛋形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我没见过她年轻时的样子,也就不知道年轻的姑究竟有多漂亮.在我的记忆中,姑一出现就差不多是个老人了.我还 ...

  • 妻子没留下子嗣就离世,他再娶小姨子进门,生下一子家喻户晓!

    在古代很多男人都喜欢三妻四妾,即便家中发妻长得再漂亮可他们仍然还喜欢别的女人,可是即便面对丈夫的不忠他们也只能够默默忍受这样的生活,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当中,大家把生儿育女看得尤为重要,一个女人如 ...

  • 中唐大诗人刘禹锡性格刚毅,这十首诗境界高扬,含有浓厚的哲理

    幼年时期,刘禹锡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既聪明又勤奋,能吟诗作赋,在亲朋好友间备受称赞,后得到著名诗僧皎然.灵澈的指点,写诗能力突飞猛进.成年后,刘禹锡游学长安和洛阳,与柳宗元同年中榜走上仕途之路.不过 ...

  • 「知青往事」留延边知青——“甜女”刘小妹

    "甜女"刘小妹 作者:何永根 1969年,上海女知青孟甜女来到延边插队落户,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她冲破了种种世俗偏见与朝鲜族青年李华建立了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至纯至美,令人唏嘘不已 ...

  • 大唐诗人刘禹锡:蒸不烂、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文丨<那些年>李腾 他是吟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英雄: 他是书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淡然高士: 他更是高 ...

  • 谷雨丨春已不堪留,这个春天是否有过感动

    谷雨,春已不堪留 孙副官 暮春感怀 寂寂春无语,看桃花摇落,柳絮飘零,一番烂漫随风去: 幽幽怅满怀,叹两鬓欲霜,半生犹役,几许青葱入梦来. 歇斋 惜春 柳垂绿树,春喧帘外黄鹂语: 花落红泥,夜冷窗前紫 ...

  • 【《中国世纪文学》签约作家诗人*48号潘世兵】我有一个家 从此不再浪迹天涯∥2018震撼钜献..

    我有一个家 从此不再浪迹天涯 作  者潘世兵主审玫瑰.主编:玫瑰 音频总监:王志勤.总监:张洪福.云之翼. 收听以上音频 作者风采 万水千山总是情简介: 潘世兵.六六年生,称黄龙居士,云溪仙子,湖北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