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笔记

(0)

相关推荐

  • 倪海厦:生附子和炮附子的用法

    [导读]倪海厦,经方中医,被喻为当代少见的"命.相.卜.山.医"五术兼备之旷世奇人. 我们在研习伤寒论的时候会发现 张仲景之用附子 有生附子和炮附子的不同 像四逆汤.干姜附子汤 就 ...

  • 30、细辛(辛温,散风袪寒,温肺化饮)

    原文: 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 轻身长年.岐伯曰无毒.色白者善.生山谷. 注解: 1.细辛:辛温,风痛要药,散风袪寒,去肺小肠的水. 少阴的头痛.牙痛,风 ...

  • 倪海厦老师讲:乳癌初期与中期肿块治疗

    倪师:乳痴.乳癌, 我们中医叫做"乳岩", 有的女人乳房一大ー小. 乳房也有两边都一样的情形, 但大多数是一大一小的. 初期开始的时候, 会发现有硬块, 不要紧张, 越慌越紧张就越忧就越硬. ...

  •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二一)

    经方的应用,如何治感冒?中医认为,百病风之始,祛风一般都会用到桂枝,伤寒论的第一个条辨也就是桂枝汤,桂枝的性是辛甘发散,为阳药,所以,我们用桂枝来祛风,反过来,防风,独活,姜活,荆芥,这些怎么能祛风呢 ...

  • 倪海厦讲伤寒论笔记(26

    ​伤寒论之二六. 如果女人的月经不顺,或者是停经了,月经没有了不代表就没有奶水了,更年期到了,下焦枯萎了,子宫萎缩了,没有月经了,胸部还是有奶水的,这个时候还是要把心脏固得很好,所以,更年期的妇女可以 ...

  • 《人纪》-针灸篇20(上)[针灸中医治症]

    《人纪》-针灸篇20(上)[针灸中医治症]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00)——天枢穴

    天枢这个穴道很好找,就在肚脐的旁边,旁开两寸就是天枢穴,左右各一穴,共两个穴位.天枢穴是大肠的募穴,什么是募穴? 募穴就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00)——腹四针

    穴道可以帮我们诊断,怎么知道病人大便没有排出来,一压天枢穴,患者惨叫一声,那就证明燥矢还没有排出来,实症都是拒按的,我们就还要继续治疗,当我们按到天枢穴软软的,那这个宿便就排掉了. 宿便有两种,一种是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0一)——外陵穴到气冲穴

    我们前面学了天枢穴,天枢穴往下就是外陵穴,我们在前面学任脉的时候,从神阙到曲骨这一段是五寸,如果准确的说五寸可能不正确,最准确的分寸就是从神阙到曲骨的平均分成五段,也就是三比二,二的这一点就是关元,再 ...

  • 倪海厦《人纪》针灸课程笔记精华(收藏备用)

    倪海厦<人纪>针灸课程笔记精华(收藏备用) 采用艾草找到水:将艾草收集堆在一起燃烧,方圆五里的距离查看有烟冒出的地方就有水. (最普遍... 针灸的使用时机 以下情况不用针灸(总而言之:体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六)

    伤寒论第72条辨: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汗发了以后,病人口渴,脉浮数,病人就是五苓散证,因为水都在皮肤表面上,中焦没有水了,所以病人会烦躁. 成无己说:发汗己解,胃中干,烦躁不得眠,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五)

    小便不利,张仲景是想把皮肤表面的水拉回来,让它从小便排掉.有两种状况:一种是皮肤水肿,上半身水肿的时候,有些妈妈们早上起来手脚都肿,这就是五苓散证.如果摸他的脉很虚弱,五苓散吃下去,让表面的水从小便排 ...

  • 倪海厦针灸学习笔记1

    倪海厦针灸学习笔记1 血压很高,在足三里下五分斜刺到足三里穴即刻降压. 常常灸足三里,可让人健康长寿.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海带.海藻类都入肾. 12.奇穴-阑尾穴: 足三里下约一寸为阑尾穴.男左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四)

    伤寒论第71条辨: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表症,使用发汗法,汗出很多,会使津液受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三)

    我们辩证虚实,阳虚的人,汗后亡阳,阴虚的人,汗后亡阴,发汗以后,恶寒怕冷为虚,恶热怕燥为实.虚寒当温,实热当泻.我们只要知道这个基本概念了以后,就知道该如何来调理了,是用附子来温阳还是用大黄来泻热,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