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知识故事集•春申君“当断不断,反受其乱”218
相关推荐
-
【申城的由来】 文/常青
[申城的由来] 文/常青 很少有人把上海与河南信阳联系在一起,一个是当今中国最大的沿海开放型城市,被冠以"东方明珠":一个位于河南省最南部,鄂豫皖三省通衢的中心城市. ...
-
春申君为何将自己宠幸后有身孕的姬妾,移花接木献给楚考烈王?
谈秦说汉(八十九) 前言 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齐国的孟尝君田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因各自身世显赫.招养宾客.礼贤下士,在当时的社会上很有名气,被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但春申君黄歇身为 ...
-
战国四君子的春申君,使了一手移花接木,就把他儿子变成了楚幽王
春申君黄歇是战国时期楚国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战国四君子中唯一一位非王室中人.他年轻时候游学四方,以能言善辩而扬名天下,得到了楚王的重用. 劝秦善楚 黄歇做得第一件大事就是平缓了秦楚两国之间的冲突 ...
-
皇帝无法生育,忠臣将怀孕的夫人献给他,诞生一家喻户晓的成语
前几年,有一部电视剧特别火,它就是由孙俪.刘涛领衔主演的<芈月传>,剧中有一个名叫黄歇的痴情暖男,他的眼里,只有芈月一人,可惜最终他还是败给了腹黑的秦王.不过历史中真正的黄歇,可没有演员黄 ...
-
皇帝不能生育,大臣把怀孕的妻子让给了皇帝,成流传到今的成语
古时候,皇室一族的威严是不容被侵犯的,即便是最信任的大臣,一旦触及到皇家颜面的事情,都难逃严厉的惩罚.今天我们讲述的这个故事,发生在楚国,当时的一个大臣和皇帝交情极好,但眼看着皇帝后继无人,他在旁人的 ...
-
春申君黄歇在七国呼风唤雨,却一时大意没有闪|资治通鉴精读
作者:殷啸虎 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中,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都是王公贵族,身世显贵,唯独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可以说是一介平民,他以能言善辩.博学多才而得到楚国顷襄王的赏识, ...
-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人到中年,要对三种人“狠心”
我们时常因为今天的不如意而对明天感到忧伤,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事物的发展都是量的积累.当下的失败正是前面错误判断的积累,当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是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质变,也就如此发展的结果必然会出现,不会因为 ...
-
文学知识故事集•苏秦游说赵王,“不可同日而语”214
11.苏秦游说赵王,"不可同日而语" "不可同日而语"的意思是不能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表示不能相提并论,互相比较.这一俗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二> ...
-
文学知识故事集•李渊起兵,“小不忍则乱大谋”213
文学知识故事集·李渊起兵,"小不忍则乱大谋"213 10.李渊起兵,"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思是说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
-
文学知识故事集•楚赵结盟,凭毛遂“三寸不烂之舌”212
9.楚赵结盟,凭毛遂"三寸不烂之舌" 人们常用"三寸不烂之舌"这句俗语来比喻能说会道,善于雄辩的口才.此语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
-
文学知识故事集•齐威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211
8.齐威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人们常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来形容那些平时悄无声息.不被关注的人,一旦有机会施展才华,就会取得令人惊叹的成绩.此语出自战国时 ...
-
文学知识故事集•吕后下手,“最毒不过妇人心”210
7.吕后下手,"最毒不过妇人心" "最毒不过妇人心"这句用来形容女人心肠狠毒的俗语,现已被广泛地使用.女人本是胆小心善的,为何被冠以了狠毒的恶名,而且是&quo ...
-
文学知识故事集•韩信一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15
文学知识故事集·韩信一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15 12.韩信一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思是说成功是因为萧何, ...
-
文学知识故事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216
文学知识故事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216 1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太公"即周初的姜尚,又称姜子牙.姜太公用不挂鱼饵的直 ...
-
文学知识故事集•温峤受命“不敢越雷池一步”217
文学知识故事集·温峤受命"不敢越雷池一步"217 14.温峤受命"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敢越雷池一步"现在是指人们做事情,不敢超越一定的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