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之道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集注 第2部分》 清·张志聪

    阳明病.心下鞕满者,君火神气虚微而病邪内结也,故不可攻之.攻之而利遂不止.则火气上虚,土气下泄,火土阴阳不相通贯,故死.若攻之而始虽下利,继则利止,土气得以渐升,火气不致殒灭,上下阴阳犹能交会,故愈. ...

  • 《伤寒之道》——随笔总结,医论与医话

    结尾二:随笔总结,个人粗理 1 天人相应,则阳气升浮降沉. 天之阳气,升为春,浮为夏,降为秋,沉为冬. 人气应之,春则肝木升,夏则心火浮,秋则肺金收,冬则肾水藏. 脾胃属土,土主四季,土枢四象,土应四 ...

  • 《伤寒之道》总结虚证与实证——摘录《伤寒》舌苔提纲

    结尾四:论里证,论虚寒与病实 1 虚寒者,附子汤,四逆汤,真武汤之类,在加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汤.虚则温之.寒在脏腑,温之则已. 2 病实者,水结为石,气积为瘕,血结为癥,寒结为疝, ...

  • 《伤寒之道》阴虚——血枯木燥,失藏之相火

    李可老中医 李可老中医,临床用附子最多,被称为是火神派的代表,看了以下医案,会不会又变了滋阴派.到底有没有阴虚?这个生熟地,是治肾阴虚的吗?阴虚是指哪个阴?是阴阳的阴,还是厥阴的阴,还是少阴的阴? 附 ...

  • 《伤寒之道》阳虚——少阴脏寒,亡阳之火

    以下还是李可老中医的医案.皆是脏寒,阳虚附子证.少阴亡阳之火,与昨天的失藏之相火,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脏寒亡阳之火,重用附子,而血枯木燥,失藏之相火,却重用地黄,而附子只用一枚.先抛开两者之间的辨证之关 ...

  • 《伤寒之道》摘抄——仲景语录与经方剂量

    结尾六:摘<千金要方>中,有仲景医论 1 卷一,治病略例,第三 仲景曰:凡欲和汤合药,针灸之法,宜应精思,必通十二经脉,知三百六十孔穴,荣卫气行,知病所在,宜治之法,不可不通. 2 卷一, ...

  • 《伤寒之道》整理十方——统治所有面瘫

      面瘫是常见病,也是每个中医人,必须掌握的基础病.读完本篇文章,会让你受益非浅,一定要收藏.   面瘫医案,合集 1 一年轻女子,秋凉之时,倚息小睡,床头靠窗,遂伤风寒袭其面部,而致口眼歪斜,急来求 ...

  • 《伤寒之道》——基础入门理论

    二,五十八难:伤寒有五,其脉变象. 1 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 中风之脉,风泄表寒,汗出发热,其脉浮缓,外感中风,余俗称阳风(外感阳郁之正风): 阳浮而滑者,营郁之风,不能外泄表闭之寒也,寒闭 ...

  • 《伤寒之道》——脉法入门

    <伤寒之道>--脉法入门

  • 《伤寒之道》——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与最快的急救方法

    附一:李可老中医医案,非常典型伤寒,小儿暴发型脑炎.综述白虎汤加人参汤,几条提纲病理, 灵石车站温某之子,13岁,1977年3月14早,上学途中突然高热寒战,头痛呕吐昏厥,被校长抱回家中,经注射青霉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