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研究探索抑郁症相关变异,为对抗抑郁症增力

文/陈根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当前,全世界有近10亿人患有精神障碍,而在一众精神障碍里,抑郁症则是离人们最近,也最令人们困扰的精神疾病。全球约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我国抑郁症患者超过5400万人,也就是说,每25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抑郁症。并且,抑郁症患者人数还在呈增加趋势

抑郁症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包括大脑对于心境的错误调节、基因易损性、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以及药物滥用问题。医学界普遍认为,是这些因素中的部分或全部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抑郁症。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抑郁症与遗传关联密切。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亲属患病率比普通家庭高10~30倍,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一项涉及超过200万人的国际研究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上,该研究将269个基因与抑郁症联系在一起。

现在,由耶鲁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领导的一项研究再次扩展了抑郁症风险因素的基因库。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20万名受试者的健康记录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来自美国、英国和非洲的受试者研究报告了178种与抑郁症(MDD)相关的基因变异。

其中,一些发现证实了先前关于抑郁症遗传起源的研究,例如 NEGR1基因的变异 在MDD中起作用。已知该基因影响神经生长,并在下丘脑高度表达。DRD2是一种多巴胺受体基因,在新的研究中也被标记出来,证实了先前的研究表明它与抑郁和焦虑的风险增加有关。

由于抑郁症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因此永远不会有一个基因被发现是主要原因。和其他多基因疾病一样,每一个基因变异都会给个体增加一点点额外的风险。而这项来自数百万人的健康记录,也或将在未来开发出一种基因检测方法来检测那些最有可能患抑郁症的人。

(0)

相关推荐

  • 睾丸酮失效易导致严重的新冠病毒症——意大利和西班牙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西班牙2021年3月24日电--睾丸酮染色体的基因变异导致其功能不足,是ICU男性新冠病毒患者较多的几个原因之一.这种遗传变异常见于25%至30%的欧洲人.这当然不是唯一的解释,但它是患有严重 ...

  • 早起1小时VS晚睡1小时,差距真的这么大?

    作者 | Lisa Marshall,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 编译 | 公子欣,上海科技报社 你是早起鸟还是夜猫子? 是容易抑郁的人么? 近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精神病学杂志>上的一项全面新 ...

  • 研究发现,提前一小时醒来可将抑郁风险降低两位数

    5 月 26 日发表在JAMA Psychiatry杂志上的一项全面的新基因研究表明,提前一小时醒来可以将一个人患重度抑郁症的风险降低 23% .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研究 ...

  • 84万人研究发现,早起1小时还有这好处

    近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的一项基因研究表明,人们每天早1个小时起床,可以将患抑郁症的风险降低23%.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84万人进行 ...

  • 科学新闻 | 研究发现,早一小时醒来会降低两位数的抑郁风险

    早一小时醒来就能降低一个人患抑郁症的风险23%,5月26日发表在该杂志上的一项全面的新基因研究表明JAMA精神病学. 这项由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84万人进行的研究 ...

  • 想降低抑郁风险吗?那就早一个小时起床

    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几乎成了现代都市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多人认为,白天的时间都是"别人"的,只有到了晚上乃至深夜的时间才是"自己"的.如果这段&quo ...

  • 陈根:探索人类寿命极限,进一步追求生命永续

    文/陈根 追求生命永续是人类长期以来的愿景. 现代医学开创了全新的局面,改变了人与其自身,与疾病.苦难和死亡的联系,在过去的三百年里,在欧洲中部,即便是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平均预期寿命都大幅提高,在2 ...

  • 陈根:先天淋巴细胞,能否对抗肿瘤?

    文/陈根 先天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也被称为固有免疫细胞,是一类不同于T细胞和B细胞的淋巴细胞亚群.其位于肠道粘膜表面,具有增强免疫反应和促进淋巴器官形成的 ...

  • 陈根:顶刊发文——寻找对抗肥胖的基因密码?

    文/陈根 肥胖,已成为特殊的现代病.数据统计显示,全球有19亿成年人超重(BMI在25-29.9之间),6.5亿成年人肥胖(BMI在30以上). 在中国,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

  • 陈根:联合疗法,有效对抗癌细胞

    文|陈根 人体免疫系统涉及多种细胞.特殊物质及器官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清除体内垃圾和抵御疾病.但是有些癌细胞十分狡猾,用各种"手段"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检测. 免疫疗法能够增强免疫细 ...

  • 陈根:携药微胶囊对抗脑瘤,精准给药显示抗癌希望

    文/陈根 精准医疗作为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在疑难杂症的治疗上被学界看好.实现精准医疗有两种手段,一是使用机器人的物理手段,精准去除异常细胞:二是利用微控和生物手段,精准投放药物以达到治疗效果. 当 ...

  • 陈根:工程菌,助力对抗癌细胞

    文|陈根 人体免疫系统是一条强大的防御前线,可以有效阻挡癌细胞入侵.但是,癌细胞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技术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检测,而免疫疗法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再次占据上风.增强免疫细胞能力并更好地对抗癌症. 合 ...

  • 陈根:干细胞助力肌肉再生,年老不再“力”衰

    文/陈根 年老力衰是人类至今难以抗拒的自然规律.衰老的其中一大表现就是肌肉质量的丧失.骨骼肌占人体质量的40%.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肌会发生结构和功能变化,50岁之后人体每十年平均会损失15-30%的 ...

  • 陈根:十年追踪研究,探索糖尿病的“治愈”方式

    文/陈根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类不可被治愈的慢性疾病.对于一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其体内胰岛功能的完全失去而必须长期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而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则需要长期服药,严重者也需要长期注射胰岛 ...

  • 陈根:研究发现,86%儿童患者携带相关变异

    文|陈根 尽管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在很多国家,癌症仍然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一大元凶.由于儿童时期癌症发病年龄和肿瘤生物学特性不一致,使得不同儿童期癌症具有病理学和临床表现上的异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