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艺‖崔玉龙:略谈律诗与楹联的节奏与节奏点

♡♡♡♡♡♡♡♡♡♡

崔玉龙:

略谈律诗与楹联的节奏与节奏点

格律诗的节奏为声律节奏,而楹联的节奏则是声律节奏与语意节奏可选用其一。

《联律通则》 第一章第四条明文规定:“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联律通则导读》 则指出:“在五七言律句的对偶中,由于无数诗人已经穷尽了句式内部的各种节奏方式,为了保证诗歌整体的节奏和韵律的和谐,人们便约定俗成了 一种超越了语意的节奏方式,即不论语意节奏如何停顿,七言律句总是按'二字而节'的方式读成'二、二、二、一' 节奏,这便是所谓的声律节奏。”“由于对联文体融合了诗 歌、骈文、词曲乃至古文和白话各类文体的语言句式和风格,我们既不能强求各类句式都按'二字而节'的声律节奏来划定,也不能无视律诗句式占对联句式主流的实际,强求所有句式皆按语意节奏来划定,所以唯一的出路在于认可声律节奏和语意节奏的双轨并行,在联句的节律安排中,只要在声律节奏和语意节奏二者中符合了其中之一,即可认为达 到了'节律对拍'的要求。”从上述联律要求和权威解读中不难看出,五七言联句一般都是比照诗律即五言“二二一”和七言“二二二一”的声律节奏安排的,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是不容抹杀或随意置疑的。如果有意割断楹联与诗词的天然联系和某些共通之处,必然走向歧路。

那么,为什么总有人将诗词同楹联或混为一谈或隔裂开来,拎不清声律节奏与语意节奏的各自用法,譬如发出律诗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乌蒙磅礴走泥丸”之类的诗句又该如何确定节奏点的疑问,意即应读为“二二一二”。其实,前面所引联律,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律诗七言句,不论其语意节奏如何,一律按声律节奏要求,节奏点都在“二二二一”上。因为七言句结构,不仅有“二二二一”,有“二二一二”,还有“五二”、“二五”、“三一三”,等等。像陆游的“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就是“三一三”节奏,毛泽东的“风物长宜放眼量”就是“二五”节奏,但都要读成 “二二二一”,而不能读成“三一三”或“二五”节奏。但楹联就不同了,它有两种选择。选择声律节奏,就只有“二二二一”;选择语意节奏,就会有多种读法。楹联与律诗的这个不同,什么时候都不应混淆。至于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对联,谁也没有把它当成“诗”,而谁也不能否认它明显带有诗律的拗救式痕迹,但恰恰这种拗救式是对联所允许的。

(载《中国楹联报》2021.3.19 三版)

(0)

相关推荐

  • 交流园地 | 楹联基础知识及和律诗联的区别II

    联语 珠玑      联风诗雨承八面 博古通今揽九州 兰葆   三.结构相应.就是并列对并列.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以此类推. 但是这里又有一种情况可以例外:就是当一侧句内能自对时,则 ...

  • 江南古镇那么多楹联,不能认真看

    "长三角水乡古镇,新修古建筑不少,其间楹联文气氤氲,给游人留下了深刻记忆,问题是有些大可商榷."学长李君,外出游玩归来,与朋友相聚,三杯淡酒下肚,冒出感慨来了.大家愿闻其详. &q ...

  • 梁德新‖略谈中国的老人教育

    略谈中国的老人教育 梁德新 辑录 "老年学"是研究人的寿命和人的老龄化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老年学的渊源久远,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炼丹术对人的长寿研究.西方古代许多医学家如希腊的希波格 ...

  • 胡盼:艺术的语言才能表现出语言的艺术(略谈)

    今天下午,听了一位同事上了数学公开课,其课堂语言运用让我对此有了自己的见解及自我反思. 教师的语言是课堂上最具有表现力的.如果运用得当,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出现问题甚至造成伤害. 镜头一:开课 ...

  • 略谈天文历法与奇门遁甲的起局法

    相信每一位有缘接触到奇门遁甲的朋友,在学习时都遇到过这样一个困扰,即起局时在面对所谓的置闰法.拆补法.茅山法,容易一头雾水而无所适从.也常常听一些易友互相讨论,这三种不同的起局法哪一种更合理,那么今天 ...

  • 江南银元简介及版别略谈

    一. 江南银币概述 清朝初年设置江南省,辖地范围为如今的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康熙以后江南省的辖地缩小到江苏.安徽两省.至雍正元年(1723年),江南省被撤消,辖地复归江苏.安徽两省 ...

  • 什么叫做不知者无畏?致一凡诗词客:略谈古代治学创作的特点

    #21天图文打卡挑战# 01 昨天早晨笔者无意间点开了一篇微头条,其内容是一位头条创作者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先生诗作的评价.因为郦波教授的诗从题目到诗中正文的词句,都能在古人的诗歌作品中找到相 ...

  • 邓小南 | 略谈历史研究中的材料与议题

    邓小南,女,汉族,1950年6月生于北京,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1985年留校任教,多年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宋史.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史.唐宋妇女史.主要学 ...

  • 章汝奭论书:略谈“中锋”

    章汝奭论书:略谈"中锋" 章汝奭shì(1927-2017)是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外贸专家和国际知名的广告学专家.其学贯中西,精通外语,译著等身,兼擅诗词古文及书法,曾入选香港及 ...

  • 崔玉涛谈小儿咳嗽 崔玉涛推荐咳嗽药有三种

    感冒咳嗽,是小宝宝中很常见的情况,引起宝宝咳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天气寒冷,着凉而引起咳嗽:饮食上火,扁桃体发炎而引起咳嗽:身体疾病,所引起的咳嗽等.不管孩子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咳嗽,在治疗时妈妈都需要对 ...

  • 略谈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论文题目: 略谈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桂林山水>审美教育例析 略谈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桂林山水>审美教育例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