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十四行诗?
“周老师,我想请教一下什么是14行诗?什么是英雄双行体?能不用中国的文化来诠释下?”
“十四行诗,顾名思义,是指有十四行诗句的抒情诗歌,大部分遵循五音步抑扬格,采用固定韵式。虽然韵式的变体很多,但是绝大多数的英语十四行诗都继承着意大利诗人彼得拉克或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的体式。除此之外,还有第一种为塞宾斯体式,虽也为大众熟悉,但流行程度远远不及之前两种。
彼得拉克体十四行诗:
意大利体式的十四行诗通常也叫彼得拉克体,彼得拉克创作了由317首十四行诗的组成的诗集--"Canzonieri",这部诗集确立了欧洲十四行诗的主要形式。彼得拉克体十四行诗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八行诗节,韵牌为abbaabba,一个六行诗节,韵牌为cdcdcd或者cdecde,又或采用cd或cde的其他变体,但末尾不存在对句。
八行诗节中经常陈列一种想法,引出一项论题,提出一条建议,或抛出一个问题。在八行诗节和六行诗节之间存在承上启下的转折点,因此六行诗节承接八行诗节,解释陈列的想法,发展引出的论题,应对提出的建议或解决抛出的问题。
莎士比亚体的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并不是英国十四行诗的发明者,但他却公认为十四行诗最伟大的实践家。因此,英国十四行诗通常也称莎士比亚体十四行诗。
莎式十四行诗由三组四行诗节(quatrains)和一个对句(couplet)组成,韵牌分别为 abab cdcd efef 和gg。每个诗节都转换韵脚,这一改变很好的适应了英语的语言特点,因为英语在韵脚方面没有意大利语丰富。
跟彼得拉克体十四行诗的结构相比,莎士比亚体十四行诗歌结构本身能牵动他所要表达的思想。举例来说,前面三组诗节可能陈述三种相互平行的意象,而最后的对句能使之互相联系或解释三组平行意象的重要涵义。又或者三组诗节分别阐述一个论点的三个不同方面,最后在对句中得出最终的结论。”

好,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我们中国读者所熟知的莎翁十四行诗的格律(诗歌的内涵意向大家可以自己搜索一下哈)。以第130首《爱人的眼睛》My Mistress´ Eyes are Nothing like the Sun为例:

前三个诗节three quatrains(每个诗节由四句组成),莎翁的十四行诗以五步抑扬格组成格律,既然是抑扬格,那么一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抑)+一个重读音节(扬)组成,因此每一行诗就由2*5=10个音节组成,我们来看一下全诗的格律:加粗字体为重读音节,斜杠“/”为音步的划分,下划线为押韵的韵尾,同一个尾韵,我用同一种颜色标注。
Coral / is far / more red / than her / lips' red;
If snow / be white, / why then / her breasts / are dun;
If hairs / be wires, / black wires / grow on / her head.
I have / seen ro / ses dam / asked, red / and white,
But no / such ro / ses see / I in / her cheeks;
And in / some per / fumes is / there more / delight
Than in / the breath / that from / my mis / tress reeks.
I love / to hear / her speak, / yet well / I know
That mu / sic hath / a far / more plea / sing sound;
I grant / I nev / er saw / a god / dess go;
My mis / tress, when / she walks, / treads on / the ground.
As an / y she / belied / with false / compare.
接下来,我们从单纯的音韵美上来欣赏这首十四行诗
好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自我感觉把十四行诗的格律方面的基本常识讲清楚了。要是还有疑问,欢迎留言,我们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