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解读三篇

96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来源/寒夜孤雁

阳明篇: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伤寒论说的胃家实,是指伤寒表不解复入胃经发生的一些病理现象。因为阳明胃经是多血多气之经,胃又多恶燥,受纳饮食之物,万物受归于土,因此,病邪入于阳明多发实证。阳明胃经出现了经证腑症的这些实证的现象就是胃家实。胃家实有三个方面,也就是三个不同的发病来源。所以就有太阳传来的太阳阳明,少阳传来的少阳阳明,未经传变而自病的正阳阳明。

外感不同于其他疾病,治之容易传变也快,在治疗上也千差万别。在中医上病邪的性质不一样,感邪深浅也不一样,人的体格又不一样,所以真就是因人因时因事治宜。现在中成药也好,西药也好,输液也好,医生们总是服用那种感冒药都不见疗效,说药不管用。这种服药不起效果的原因是因没有辨证造成的。外感治之确当可随手凑效,邪重体弱治之不及时或不当就传入了它经,胃家实就是外感传入了阳明经,传入了阳明经郁里化热就出现不恶寒反恶热,大渴引饮汗出的阳明里热证。这就是伤寒论上'白虎汤证’的阳明经证。如大渴特别厉害背恶寒就得加人参来补气生津,就叫'白虎加人参汤证’,如经误治也好,自动传变也好,不发生胃热的症状而发生胸热的症状,胸中生热了,主要出现脉数舌红苔黄烦躁的现象就用'栀子豉汤’来治疗,栀子有清热之功效,豆豉有宣发之能,一清一宣轻轻宣上之品去治疗胸热,那就热去病除身安无恙了。如传变入里影响水道,舌红口渴小便不利,出现了津亏水热相结的病症就得用'猪苓汤’来治疗。为什么不用'五苓散’呢,'五苓散’的方剂是解表利小便的,用解表的温燥桂枝去治疗津亏水热互结的蓄水症那就恰得其反了。

邪传阳明经不但足经的阳明胃经受邪而手经的阳明大肠经也受病,这就叫做阳明腑症,阳明腑证就叫作不更衣,伤寒论就用三承气汤来治疗,三承气汤的药物是几味药的互相交替使用,根据病情怎样交替施治呢,简单的讲张仲景是根据痞满燥实来制定,'大承气汤’是痞满燥实倶重的方剂,'小承气汤’是痞满重燥实轻的方剂,'调胃承气汤’是和胃攻实的方剂。太阳病的腑实证。

大承气主的症状是恶热,谵语,手足汗出,不大便,绕脐而痛,拒按,或热结旁流下利纯清水,脉沉迟实。或目睛不了了,或循衣摸床,总之吧,是治疗痞满燥实重症的方剂。小承气没有芒硝,芒硝是咸寒汤涤软坚的,所以它的主症是,脉滑疾痞满而燥坚不甚,或不燥坚所用的方剂。调胃承气汤是燥坚而不痞满的方剂,他是减去了厚朴枳壳的气药而组成的。还有个'麻仁丸’它是为脾约而设的。脾约的原因是因热,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造成不大便。它是十日不大便而无所苦,麻仁丸是润导法,他不是攻下法。还有猪胆液润法,蜜导法,都是硬结在肛门而设的,现在有了'开塞露’这种方子就不用了。在伤寒论就有这么些方子去治疗腑结证,细思张仲景在治疗上是面面倶到,节节有法。如对伤寒论细细玩味可知其真谛。

再一个就是发黄,关于发黄的事主要是湿热影响了肝胆而发生的,胆受肝液其色黄,胆液虽是肝中排泄的废物,它如收回的垃圾,并不是排除的糟粕直接排除于体外,它内寄相火灌入肠中。一、起润滑作用,帮助肠胃排泄粪便,二、帮助于肠胃的消化吸收,再从肠胃排出于体外。如外感入里化热阻止了胆液的排泄运行,串入经络血液就产生了发黄。阳性的发黄在伤寒论上就有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并重的分析与治疗法则。有'栀子柏皮汤’是治疗湿热并重的发黄,他的症状是烦渴小便不利,再一个就是热重于湿的'茵陈蒿汤’,它的症状是;小便不利,腹满便秘发黄的症状。还有一个'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它是治身痒,发热恶寒脉浮带有表征发黄的症状。另有一个'茵陈五苓散’他是利便退黄的,这都是些治阳明湿热发黄的方子。还有一种寒湿发黄,也叫作阴黄,他的黄色是晦暗的,脉沉迟,畏寒便溏。就用'茵陈术附汤’来治疗。论起发黄还有一种胆裂发黄,那是从恐吓而得,但不属伤寒的湿热寒湿证。伤寒论,论及了经症腑症的各种下法,清法,润法,湿热寒湿的治法,其意义虽都是从外感而引来的讲述,可是我们在临床不能固执在这方面,必须要因证适宜的运用古法,精确的抓住病机,准确的运用药物,酌量的符合病情去治疗,达到收效。

少阳篇: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病是伤寒五六日才出现的,但不足日数多少。伤寒论为了条理的讲明未免有些形式化,我们医师们在临床治疗上可不能按书本去治病,主要的就是'辨证施治’病情的来源是病因。症候才是所治的对象,少阳病不只口苦咽干目眩,还有寒热往来,嘿嘿不欲食,呕而胸胁苦满等好些症状,这些症状也不必悉倶,如有一症出现就可用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来治疗。'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的,少阳是足肝胆经与手三焦经,肝胆经走两胁,主半表半里,三焦主运行,不能发表,不能泻下,以和解肝胆通条水道调和中州。'小柴胡汤’是主要方剂。'小柴胡汤’的加减运用是因病治宜。不必细讲。再说少阳病的变证。变证的原因很多,有经误治,有经自动传变,无论病的来源怎样,总以对症治疗为主。伤寒到五六日(这是个具体数,不是一定数)出现薇恶寒,肢节痛疼,微呕,心下满,就用'柴胡桂枝汤’来治疗。就是'小柴胡汤’加上桂枝白芍。如发热汗出不解,呕利,心下痞满,大便不利产生少阳病兼里实者,即少阳阳明合病就用'大柴胡汤’来治疗。若伤寒十多日不解,胸胁苦满,日晡发潮熱,可用柴胡加芒硝汤。伤寒五六日,胸胁苦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头汗出,寒热往来,心烦,就是少阳病兼水饮内结而造成,就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来解表温阳化饮。如伤寒八九日不应下,医反下之i,造成少阳病兼表里虚实错杂证,胸满惊烦,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就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扶正祛邪,通阳泻热,重镇安神,来治疗。还有少阳之邪热廹肠道下利的'黄芩汤’,而呕的'黄芩加生姜半夏汤’太阳少阳合病的,心下硬,颈项强而眩的经络针刺法。还有外感经水适来热入血室的寒热往来症的'小柴胡汤’治之的方法。总之,少阳是半表半里,以上的治法都离不开柴胡的和解。汗、吐、下,三法都不能用。学习伤寒论,论经辨证先掌握这个法则,这样,才不致开方有误。

太阴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什,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又曰;虚者太阴,实者阳明。从提纲上看,就是腹满吐下不止,不能吃东西的病,这是因为虚寒造成的,这种病情,医师可不能用苦寒泻下之法,一旦用苦寒药泻下,就可能引起下利不止,心下结硬无法收拾的局面。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太阴属脏有寒,应当用温药温之,就得用'四逆,理中’的剂型来治疗。

太阴病那么能用解表的药吗?能用!太阴病脉沉迟可温里,脉浮缓可解表。解表可用'桂枝汤’;温里可用理中四逆辈。太阴病若表不解的发热下利,利不止,心下痞满者,这是表证里气虚的现象,那就再用'桂枝加人参汤’来治疗。太阴病有表症,腹满而痛能用是么药来治疗呢?就用桂枝加芍药汤治疗,大实痛就得再加大黄来治疗。太阴病是虚寒病,脾虚不能运湿,寒湿阻止了肝胆的疏泄就能引起了发黄,如小便通利那就不会发黄的。如果手足温,大便硬那就是病情自以转向阳明了,如果转向阳明脉出现缓实,就从阳明而愈。如果用温里药太过了就可能会发生燥热,如果寒湿瘀滞也能化热,化热后就转属阳明了。治太阴病先主以温,防下利。治太阳病先主以热、实、燥。阴阳之治各有分轨,是为正论。

内容仅供临床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

试针试药

ID:hnbfdycx

艾御享堂

(0)

相关推荐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56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这一条的字面意思是说病家六七天没有解大便了,还有身热.头痛的表现,最常见的情况是阳明 ...

  • 伤寒论模拟试题2(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首先提出错简重订说的医家是() A.王肯堂 B.柯韵伯 C.尤在泾 D.方有执 2.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其身疼痛的机理是什么() A.汗不如法,表邪传里 B.发汗后,表证不 ...

  • 卷四159,订正伤寒论注阳明病篇

        若小便自利者,则不从太阴湿化而发黄,至七.八     日大便硬者,则是从燥化,此为阳明也.    集注 程应旄曰:阳明为病,本于胃家实.胃家之实,不特     三阳受邪,能致其转属阳明,即三阴 ...

  • 伤寒论方证概述(下篇)

    伤寒论方证概述(下篇) 用方治病时,应先解决好治病的目的是什么?对正邪关系的认识又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关系到治病的全局,而带有战略思想意义在内.根据古代医学家认识,治病的最终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促使其阴阳 ...

  • 新本伤寒杂病论(七)

    辨伤寒少阳病脉症并治第七 老庄 发布时间:2007年4月12日 15时57分 少阳病,口苦咽干而目眩也. 伤寒,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伤寒 ...

  • 李玮珉作品三篇 | 撑起中国豪宅设计半壁江山的李玮珉:解读「豪宅设计」

    设计是我一生的追随 李玮珉,中国台湾淡江大学建筑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建筑暨都市设计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硕士.美国纽约州注册建筑师.中国台湾注册建筑师.曾在新加坡城市重建局任建筑师暨都市设计师,后又 ...

  •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45篇:现代语言解读“桂枝龙骨牡蛎汤”

    后三期发文预告:麦门冬汤.奔豚汤.当归生姜羊肉汤.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更新.点击关注@三甲医院中医袁大夫查看更多文章.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方剂背后的机理及适用范围,帮助 ...

  •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47篇:现代语言解读“奔豚汤”

    后三期发文预告:当归生姜羊肉汤.栝楼瞿麦丸.黄土汤.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更新.点击关注@三甲医院中医袁大夫查看更多文章.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方剂背后的机理及适用范围,帮 ...

  •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55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温经汤”

    后三期发文预告:发布全新的望闻问切系列.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更新.点击关注@三甲医院中医袁大夫查看更多文章. 本系列全部文章收录于<深入浅出方解伤寒>(中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6 ...

  •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54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桂枝茯苓丸”

    后三期发文预告:温经汤.下一系列:望闻问切系列.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更新.点击关注@三甲医院中医袁大夫查看更多文章. 本系列全部文章收录于<深入浅出方解伤寒>(中南大学出版社,即将 ...

  •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53篇:现代语言解读“当归散”

    后三期发文预告:桂枝茯苓丸.温经汤.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更新.点击关注@三甲医院中医袁大夫查看更多文章. 本系列全部文章收录于<深入浅出方解伤寒>(中南大学出版社,即将上市),文章 ...

  •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52篇:现代语言解读“吴茱萸汤”

    后三期发文预告:当归散.桂枝茯苓丸.温经汤.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更新.点击关注@三甲医院中医袁大夫查看更多文章.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方剂背后的机理及适用范围,帮助读者建 ...

  •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32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当归四逆汤”

    后三期发文预告: 麻黄升麻汤.栝楼桂枝汤. 麻黄加术汤.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更新.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方剂背后的机理及适用范围,帮助读者建立系统的中医思维,不同层次都能 ...

  •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49篇:现代语言解读“栝楼瞿麦丸”

    后三期发文预告:黄土汤.十枣汤.吴茱萸汤.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更新.点击关注@三甲医院中医袁大夫查看更多文章.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方剂背后的机理及适用范围,帮助读者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