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書法考(1965)汪永江讲座《书法创作的形式感和笔墨关系》笔记

書法考(1965)
汪永江讲座
《书法创作的形式感和笔墨关系》笔记
一、展览评选与作者准备
创作与评选存在错位。
初选:看基本笔墨功夫。每件作品的命运在不到10秒钟的时间里就被定夺,靠的是对作品整体的瞬间印象。
入展:形式感—表现意识:书体、格式、装饰、印章等。在书法院校,形式成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应重视内外兼修,形式也是一种书法修养,讲内在、讲含蓄。
获奖:笔墨:笔墨的发挥有欠缺,高端评选就缺乏竞争力。要锤炼笔墨。
创作:形式设计先行:先把形式感做好,字先空着,不然的话将是徒劳,比如:题签、序言、注解、跋尾、落款、印章(主体章、楔缝章、配合章)的构成;开篇平正、庄严,渐次动态、险绝、激烈,有视觉中心、有画眼,笔墨求变化,大量的重复基本功,笔墨语言容量太少,数量增加但语言单一,要让有限的容器中装载更多内容:有平正的部分;有飞动的笔墨;飞动渐多,平正渐少;到动态、险绝;后半程的“画眼”部分。
书法专业毕业展,先制定创作方案:一个月,不着一字,3张图示,3000字说明。经导师答辩,先坐而论道,概念先行,意在笔先。
笔墨基本功,是第二步。动静虚实:大虚大实,多实,则黑气太重,虚为简略、飞白、空白,空灵、有才气、有格调、层次高,比实处难。
开篇或某个局部大实,由实衬托虚。笔墨之道,“一阴一阳谓之道”,配以大块虚幻,典型者如《祭侄稿》。
学(功夫为主)才(才情表现)相济。写空间,看字不是字。展厅高大,远处看读虚实,是空间概念;近处看读过程,是时间概念。小字如何把握?大虚大实,空白的运用。投稿最好有一个教练团队,集体投稿,草稿设计很重要。
二、创作一件巨作、代表作,是专业书家必须要过的一关。
宇,空间,宙,时间,书法就是小宇宙。笔墨过程反映情感,书法可从音乐、文学作品中获得启示。
巨卷:10米多,用一年时间创作。
跟高人对话,听纯音乐。交响乐,67分钟(碟片容量)的交响乐,四个乐章的交响乐叙述结构,与长卷很吻合。听交响乐是高年级创作训练的一种手段,情感教育的最好方式就是听古典音乐。(而中国古典音乐短小,合小尺幅。)
参考古代长卷力作,怀素《自叙帖》9米多,黄庭坚《太白忆旧游试卷》《廉颇蔺相如列传》《诸上座帖》,王铎《草书诗卷》等等。找到对话的源头,沉浸其中进行复杂思考。
浙江书协提出“研究型创作”,是对的。要过大创作、力作的关;“小品健将”长期处于低水平的思考,一挥而就的笔会状态。
力作:规格大,内容多,笔墨种类多,容量大。如6条屏。每条至少3行,400~600字之间。评分:重复不得分,有逻辑关系得分,有自由发挥高分。又如:长卷一丈以上,200来行;册页10开以上。
运用全部技法,进行复杂的专业的训练。平时,可以以专题为周期,进行训练,如册页、条幅、榜书……每周期至少半年。
三、基本功工作:
对文字、书体的熟练:读字典,要经历识字(标准字体)、识变(变,风格)、识源(文字学、学术层次,以学带术)三个阶段。如高明《中国古文字类编》,《甲骨文编》,《金文编》,《章草大典》,《草字编》。(笔者:“典”,经典、典型、原典。)
篆书的杂合混用,是一种悖论,如用大篆写宋词,绝对不行。
参考大学教材。
古文献解读:古代的书法文献、实物、制度,是形式感的原典。如“左冲”,为古人上书于尊者的信末用语,谓空着信纸的左边,以待批答。收藏印,必从右下往上打。条幅这种形式的原典是汉碑、魏碑。
陆游《自书试卷》,诗意和笔意是对应的,笔意是诗意的形象化,两者共振。文献本身并非仅仅是笔墨,里面包含着“形式原理”,实用时代的规矩,是变化的基础。舍此,就会落入情感空洞,内容空洞,虚拟的对象丧失的空洞。
书法征稿
(0)

相关推荐

  • 书法创作转化丨由情感到形式,现实之象,胸中之意,笔墨之象

    对书法爱好者而言,学习书法的动力是爱好(小学生被逼练书法除外),爱好就是一种主体"驱使"或说"驱动",能够坚持下来学有所成的还是让人佩服的,因为开始学习书法真是 ...

  • 【画廊推荐】画家张洪建:凌云健笔意纵横

    张洪建的写意人物画在融合古今技法的基础上,又吸取了西洋画的技法,形成了自己别开生面.厚重传神的艺术风格.<世纪交融>就是他写意人物画的精彩之作,画中表现了齐白石.徐悲鸿两位百年画坛巨匠的个 ...

  • 書法考(112) 古人谈书法用笔

    书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造型艺术.因此,书法之妙,全在用笔.这一点,在毛笔基本定型的秦代,在书法上有造诣的李斯.蒙恬就已经认识到了.李斯用短锋扁笔书写"小篆& ...

  • 汪永江:书法篆刻教学实录

    汪永江,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专业委员会草书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韩·中书艺家协会中方 ...

  • 汪永江老师书法教学语录

    黔艺空间 黔艺空间由中国美术学院学生联合创办,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集艺术名家工作室.书画图文.艺术教育.高校艺术交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专题性展览. ...

  • 汪永江老师书法教学语录|金文|大篆|隶书|小篆

    汪永江,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专业委员会草书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韩·中书艺家协会中方 ...

  • 汪永江教授《书法学习法》第二讲上 ——章法

    第二讲   章法 艺术家 汪永江 汪永江,男,1966年4月25日出生,原籍黑龙江省呼兰县.19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执教于浙江大学艺术学系,副研究员.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 ...

  • 心性流淌——汪永江书法技法讲座著作【扫描全网首发】(一))

    汪永江,一九六六年四月廿五日出生,原籍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九八九年毕业於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执教於浙江大学艺术学系,副研究员.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专业委 ...

  • 考題|“末代帝師”的書法底子

    |聯曰| 常存厚道以培家運 勿因小忿而失至親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 ...

  • 【21法考冲刺笔记】笔记是根据汪华亮老师...

    [21法考冲刺笔记]笔记是根据汪华亮老师2021法考带背进行的梳理,主要是总结了公司法中的重要考点,公司法是商经中的大头部分,前面基础没有掌握好的着重记忆公司法的相关考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顺利通过# ...

  • 法考过关经验贴|六字箴言“基础”、“理解”与“计划”

    法考并不是高考,分数高低对个人来说影响并不大,因此怎样用最少的时间与精力达到目标就是最重要的课题.我的法考经历可以总结为每天学一点,一学小半年:主要经验是"基础"."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