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小麦族的基因组显性及其育种学意义
相关推荐
-
【Nat Biotech】未来养活100亿人的农业育种技术,全文翻译,值得收藏!
本文由基因农业网(Panda)翻译: 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发表了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植物遗传学家Lee Hickey题为"Breeding crops to fe ...
-
Nature经典|嫁接实现水平基因转移,创造新物种!
我们都知道,常规的基因垂直转移是从亲代到子代来垂直传递的.然而,科学家们也发现了水平基因转移现象,是指在具有生物繁殖隔离的不同物种之间,或单个细胞的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之间, 以及细胞器和细胞核之间 ...
-
重楼百合:拥有1500亿碱基对,细胞中DNA长90米,是人类的50倍
重楼是著名的中草药,又名七叶莲.七叶一枝花,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生长于阴湿处的山林当中,由于生长缓慢加上过度挖掘,野生重楼变得越来越少:在生物学分类当中,重楼属拥有近40个变种,它们当中大部分根茎可 ...
-
科研 | PNAS:鳄梨基因组和转录组揭示了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突出了渐渗杂交,并揭示了受病原体影响的基因空间适应
编译:卡德加,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鳄梨(牛油果)(Persea americana)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需求量越来越大的水果,给墨西哥农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鳄梨属 ...
-
六倍体小麦为什么具有广泛的环境适应性?张一婧研究组合作解析普通小麦亚基因组非对称调控机制
六倍体小麦为什么具有广泛的环境适应性 2021年2月3日,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完成的题为 "An at ...
-
南京农业大学多倍体团队揭示表观遗传在小麦“爱恨情仇”故事中的作用
普通小麦是由二倍体祖先种经历两轮的杂交和基因组加倍形成的异源六倍体作物(AABBDD)(图1).我们对这一复杂的过程戏称为A.B和D基因组的愉快'结婚'经历.研究者可以通过人工干预使六倍体小麦中的AB ...
-
报告回顾|泛基因组时代同源基因推断新策略并构建小麦族同源基因数据库
郭伟龙,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主要以小麦为研究对象,结合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表观遗传学的手段,开展一系列原创性研究.已开发的DNA甲基化数据比对工具BS-Seeker2和和分析软件包CGmapTool ...
-
视频|泛基因组时代同源基因推断新策略并构建小麦族同源基因数据库
郭伟龙,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主要以小麦为研究对象,结合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表观遗传学的手段,开展一系列原创性研究.已开发的DNA甲基化数据比对工具BS-Seeker2和和分析软件包CGmapTool ...
-
一作解读|Mol Plant中国农大小麦研究中心提出泛基因组时代同源基因推断新策略并构建小麦族同源基...
2020年9月23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中心郭伟龙副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了题为"A Collinearity-incorporating Homo ...
-
The Crop Journal | 澳大利亚马武军团队综述小麦叶片衰老的基因调控网络
▼ 衰老是植物在长期进化和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生物学现象,也是植物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叶片衰老是叶片发育的最终阶段,是程序性细胞死亡(PCD)的一种表现形式.衰老过程中叶片同化 ...
-
黑麦缘何成为小麦族的“黑马”
黑麦缘何成为小麦族的"黑马"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3-30 09:46 X ▲在西藏海拔3900米重度退化草地种植的黑麦作物.武俊喜摄 麦类作物里,大家熟知 ...
-
TAG综述|小麦面筋蛋白基因的基因组学分析及在品质改良中的应用
2020年02月04日,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杂志在线发表综述文章:"Genomic and functional genomics analys ...
-
一作解读|MP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揭示小麦重大品种基因组演变规律, 为解析育种“骨干亲本”找到突破口...
小麦是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的主要口粮作物.建国70年来,我国育成了3 000多个小麦品种,为解决百姓温饱.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系统记录了这些品种的血缘关系,从遗传 ...
-
重磅 | 小麦多组学网站上线小麦族Vmap1.0数据
昨天,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鲁非研究组和焦雨铃研究组合作完成的研究刚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文中对小麦属和粗山羊草属的25个小麦近缘亚种共414份材料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构建了 ...
-
一作解读|PJ基于Oligo-FISH新技术体系解决小麦族物种染色体研究的难题
2020年11月19日,植物学重要学术期刊Plant Journal全文发表了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生物学研究中心杨足君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的题为"An efficient Oli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