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启泉:如何借助“档案袋”,实现从“知识评价”向“素养评价”转型?
相关推荐
-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学校“接得住”吗
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的学校缺乏对教师职称评审的决定权.职称评审方式的科学性有待提升和中小学教师职称指标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建议,下 ...
-
郭良菁:幼儿观察与评价不能舍本逐末
郭良菁: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自上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以来,将幼儿观察与评价作为教师工作职责之一的强调渐多.一些富有改革精神的教师,如南京鼓楼幼儿园闵传华,秉持着"儿童在前,教师在后& ...
-
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又称为"学习档案评价"或"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的综合的 ...
-
钟启泉:所谓的“好学校”是什么样子?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麦田里的守望者 亲子群星 - 致家长老师同学的一封信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没有核心素养,改革就缺了灵魂.从其发展趋势看,大体涉及"人格构成及其发展&quo ...
-
钟启泉的《读懂课堂》和《课堂研究》介绍
钟启泉的<读懂课堂>和<课堂研究>介绍 自留地君收录于话题#观课议课2#课堂研究5#钟启泉1好书推荐 课堂是学校改革的核心,是学校教育研究的主战场. 最近读到钟启泉先生的两本新 ...
-
钟启泉:弥补传统课堂缺陷,深度学习设计都有哪些特质?
从儿童提问开始的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把培育儿童的问题发现力与问题解决力置于重要的地位."提问"是实现深度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儿童自身产生的疑问 ...
-
钟启泉: 课堂转型,学校改革的核心 | 深度
钟启泉: 课堂转型,学校改革的核心 | 深度 作者 | 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教育君语] 今日的学校必须为明日的社会造就拥有"主体 ...
-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陈姗姗:知识传递与知识构建——读钟启泉的《课堂研究》有感
知识传递与知识构建--读钟启泉的<课堂研究>有感 中山市第二中学/陈姗姗 钟启泉教授的课堂三部曲来来回回翻了几遍了,总觉得读的时候都懂,读完之后没有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说到底都是因为信息量太 ...
-
钟启泉:深度学习——课堂转型的标识
"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动地参与教学的总称.深度学习的三个视点--主体性.对话性.协同性,正是应试教育课堂的缺陷所在. 深度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着力于从"基于教科书水 ...
-
钟启泉|深度学习:课堂转型的标识
摘要 "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动地参与教学的总称.深度学习的三个视点--主体性.对话性.协同性,正是应试教育课堂的缺陷所在.深度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着力于从"基于教 ...
-
钟启泉: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挑战性课题
引用本文请注明: 钟启泉.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挑战性课题[J].基础教育课程,2021(11):5-20. 21世纪初开启的基础教育课程 ...
-
钟启泉:学校不能只醉心于“有效教学”
随着人们对教育规律的逐步探索,以及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人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需要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那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