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篇 红山古玉的光辉
相关推荐
-
饶河“小南山”遗址:黑龙江文明在东北亚文明中的“新坐标”
如果让我给黑龙江省近一百年的考古发掘做一个总体评价的话,我会把"昂昂溪文化"."新开流文化".饶河小南山遗址的发掘,列为三大最伟大的发现.这里不仅体现了其所在地 ...
-
从玉石向玉器的转变说明什么是“神玉阶段”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从混沌茹血的智人到后工业化和信息时代,人类只经历了几千年,而从猿到人类已经经历了1000万年. 我们知道,元谋人距今有164万年,而北京的周口店人距今也有20万至70万年. 北 ...
-
第七百二十五篇 红山文化白玉石龟与原始萨满教
X 图1 红山文化是距今6000年-5000年前的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其东界已达辽北和吉林省西部.自从在辽西喀左东山嘴.牛河梁发现红山文化祭坛."女神庙 ...
-
第七百一十五篇 红山文化玉杯
内容摘要:红山文化先民采用实心钻孔工艺掏出杯堂,留有痕迹如同花朵,具有艺术效果. X (来源:2009.9.9主流网-长春日报) 另,台湾来内陆展出的1300多件红山文化器物里,也有这样的玉杯(见下图 ...
-
第七百二十四篇 从红山文化多头礼器看中国权杖演变2
(续) 在辽代"骨朵"的使用比较多,在多处辽墓壁画中有体现,从"骨朵"在壁画中的地位看主要功能是象征性的,是代表刑罚权.是由侍卫双手握"骨朵" ...
-
第七百二十六篇 岫岩软玉与红山文化(一)
X 图1 辽宁博物馆展出的红山文化玉器. 近年来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软玉玉器,其中尤以红山文化和良诸文化最为丰富,显示了中华民族玉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多姿多彩,但关于玉料的来源却是个" ...
-
第七百三十九篇 红山文化动物形和人形玉器研究(二)
X 图1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图2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续) 三.红山文化动物形和人形玉器的文化背景 远在旧石器时代,原始先民因为一些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和无法战胜的自然灾害, ...
-
第七百四十六篇 红山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二)
图1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图2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续) 无论青铜还是红铜,以此制作成薄片壮切割工具较之以质材料制作相对要容易些.可将溶点较低的铜液化后的铜水浇铸在事先做成的 ...
-
第七百四十八篇 《红山文化考古记》问世
与红山文化对话四十年 <红山文化考古记>问世 图1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图2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是一个古老的哲学 ...
-
第八百二十五篇 红山文化无底筒形陶器初步研究
X 图1 图2 赤峰市博物馆藏彩绘猪首罐.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辽宁西部和内蒙古赤峰地区相继发现了一系列属于 红山文化的大型墓葬和祭祀遗存,在这些遗址中,有一类器物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筒形陶器.这类陶 ...
-
第八百二十九篇 “红山”见证华夏文明一万年
X 图1 图2 阿拉善盟阿左旗出土的石核.石页.石片. 在古玉文化的传承上 ,红山文化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玉器文化的鼻祖,它因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辽河流域相撞而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