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权书 心术第一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三十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道德经>站 ...

  • 古文观止177:苏洵•心术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1.治心:修养自身的思想品德,此可指锻炼培养军事上的胆略.意志和吃苦的精神等: 2.崩:倒塌: 3.麋:似鹿而较 ...

  • 心术苏洵 〔宋代〕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心术 苏洵 [宋代]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 ...

  • 吴振华:苏洵《心术》

    苏洵(1009-1066),字允明,眉州眉山人.二十七岁方发奋读书,虽屡次落第,但苦学不辍,学业大进.嘉佑初,携带儿子苏轼.苏辙赴京,被欧阳修赏识并得到欧的推荐,被授为秘书省校书郎,并参加编修< ...

  • 20210922《古文观止》解读之《心术》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 ...

  • 苏洵《权书· 心术》解读

    <权书>是苏洵说兵法和权谋的一部重要著作.它集治道.兵法.史论为一体.包括十篇:"将帅素养"."用兵原则"."强弱权变".&qu ...

  • 苏洵:权书 法制第二

    法制第二   [原文] 将战必审知其将之贤愚:与贤将战,则持之:与愚将战,则乘之.持之,则容有所伺而为之谋:乘之,则一举而夺其气.虽然,非愚将勿乘.乘之不动,其祸在我.分兵而迭进,所以持之也:并力而一 ...

  • 苏洵:权书 强弱第三

    强弱第三   [原文] 知有所甚爱,知有所不足爱,可以用兵矣.故夫善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 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之不能皆利,固也.处之而已矣.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权 ...

  • 苏洵:权书 攻守第四

    攻守第四   [原文] 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攻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於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故攻敌所不守,守敌所不攻. 攻者有三道焉, ...

  • 苏洵:权书 用间第五

    用间第五   [原文] 孙武既言五间,则又有曰:"商之兴也,伊摰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商.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所恃而动也."按<书>:&q ...

  • 苏洵:权书 孙武第六

    孙武第六   [原文] 求之而不穷者,天下奇才也.天下之士,与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几人?求之於言而不穷者几人?言不穷矣,求之於用而不穷者几人?呜呼!至於用而不穷者,吾未之见也. <孙武>十 ...

  • 苏洵:权书 子贡第七

    子贡第七   [原文] 君子之道,智信难.信者,所以正其智也,而智常至於不正.智者,所以通其信也,而信常至於不通.是故,君子慎之也.世之儒者曰:"徒智可以成也."人见乎徒智之可以成 ...

  • 苏洵:权书 六国第八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quo ...

  • 苏洵:权书 项籍第九

    项籍第九 [原文] 吾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无成焉.且夫不有所弃,不可以得天下之势:不有所忍,不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