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胃论》“清燥汤”看东垣治湿思路

(0)

相关推荐

  • 脾胃虚、食欲弱、易乏嗜卧?可用李东垣《脾胃论》之“升阳益胃汤”

    图片系转载,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升阳益胃汤出自金代大医家李东垣的<脾胃论>一书,为治疗劳倦伤脾.温热中阻.营卫不和的名方. 本方主要由黄耆.半夏.人参.炙甘草.独活.防风.白芍.羌活.橘皮. ...

  • 一個方子,心气、脾气、肺氣、腎氣、肝氣,通通補足!元氣满满!

    贰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元名医李东垣,李东垣生活在战乱的年代,当时的人们流离失所,饥不饱食,很多病都是由此而生的.李东垣深感百姓疾苦,他总结出了八个字: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人的脾胃一旦受伤,元气也就跟着受 ...

  • 一张治痛风的特效方,已经流传了近百年,解决了不少痛风患者的痛

    在说这个方子之前,大家先听我讲1个小故事.话说在古代,有一个南方人初到北方做官,当时因为不习惯北方的寒冷,所以每天他都要喝上点酒来驱寒,后来就养成了这个习惯.就这样慢慢的过去了一年半载的,突然有一天, ...

  • 5年前,一个从厦门开车1900公里的哮喘...

    5年前,一个从厦门开车1900公里的哮喘患者来找我.而我却给他开了一副治疗便秘的方子.他说:就你这样的做法,连庸医都不配! 方:大黄.厚朴.芒硝.桂枝.芍药.茯苓,党参. 他说:你可真是搞笑,哮喘开便 ...

  • 清暑益气汤 伍炳彩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

    清暑益气汤 伍炳彩 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沉疼,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痞,小便黄而数, ...

  • 大暑+二伏:4招给你的皮肤排排湿毒

    今天 长夏,正是湿热交加的一段时间,今年雨水多,天气又热,这样又湿又热的感受尤其明显.整个人格外的不舒服,皮肤也开始抗议,出现: 1. 起小疹子 2. 湿疹 3. 身上起大包 4. 皮肤瘙痒 5. 满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八一)临证谈半夏泻心汤

    我们从张仲景用半夏泻心汤说到李东垣用半夏泻心汤,还说到了当代的张琪老先生活用李东垣的分消丸和分消汤,我们再来看看叶天士是如何用半夏泻心汤. 从张仲景说到李东垣,我们心里明白半夏泻心汤在临床使用上没有固 ...

  • 【东垣方】清燥汤

    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 六七月之间,湿令大行,子能令母实而热旺,湿热相合,而刑庚大肠,故寒凉以救之.燥金受湿热之邪,绝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行走不正,两足欹侧.以 ...

  • 《脾胃论》:清燥汤 助阳和血补气汤

    清燥汤 黄连(去须) 酒黄柏 柴胡(以上各一分) 麦门冬 当归身 生地黄 炙甘草 猪苓 曲(以上各二分) 人参 白茯苓 上 咀,如麻豆大.每服半两,水二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稍热,空心服. 助阳和血补 ...

  • 秋燥与葳蕤汤、清燥汤

    葳蕤汤 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  葳蕤  青木香  白薇  独活  芎藭     上九味,哎咀.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津,分二次服,取汗. 滋阴清热,宣肺解表.阴虚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咽 ...

  • 刘渡舟清燥汤治疗痿证医案经验

    刘xx,女,19岁,农民. 农村夏收割麦,会战于田野,挥镰上阵,你追我赶,劳动较重.下工后又用凉水洗脚,翌日晨起发现右腿筋纵肉驰,痿软无力,不能站立.西医诊治无效,特邀刘老会诊.切其脉沉细而滑,视其舌 ...

  • 清暑益气汤清燥汤合论

    清暑益气汤,盖谓其人元气本虚,而又伤于暑湿,脾得湿而不行,肺得暑而不肃,以致四肢倦怠,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气短促,不思饮食,脉浮缓而迟者设.故用人参.黄 .白术.甘草.归身,甘温气味,以补中益气:苍 ...

  • 清燥汤 虎潜丸 十全大补汤 加味金刚丸 ...

    清燥汤 虎潜丸 十全大补汤 加味金刚丸 时令湿热清燥效,阴虚湿热虎潜灵,久虚痿软全金主,萆瓜牛菟杜苁蓉. [注]清燥汤在内伤门.虎潜丸有成方.全金主,谓十全大补汤,加味金刚丸.久病气血虚,以十全大补汤 ...

  • 李东垣效方集锦——清燥汤专治湿热痿证

    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 原文:  六七月之间,湿令大行,子能令母实而热旺,湿热相合,而刑庚大肠,故寒凉以救之.燥金受湿热之邪,绝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软瘫,不能动 ,行走不正,两 ...

  • 『常用方剂』治燥剂>轻宣润燥>中药清燥汤水

    中医的调理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对于外燥,中医通常采用轻宣燥邪的方法.凉燥可用杏苏散,温燥可用桑杏汤以及清燥救肺汤.而内燥,则通常用滋阴润燥的中药汤 ...

  • 《医学衷中参西录》8.滋阴清燥汤

    治同前证.外表已解,其人或不滑泻,或兼喘息,或兼咳嗽,频吐痰涎,确有外感实热,而脉象甚虚数者. 若前证,服滋阴宣解汤后,犹有余热者,亦可继服此汤. 其方即滋阴宣解汤,去连翘.蝉蜕. 一妇人,受妊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