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纪》针灸篇 05【奇经八脉与针刺法】

(0)

相关推荐

  • 针灸笔记(转)

    正经12条,奇经有8条,这12正经,每一条经络,不管是阴经还是阳经,有6阳经,6阴经,加起来12条.奇经8脉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阳维.阴维. 眼睛红肿,肿痛,代表里面是湿热的,最常 ...

  • 针灸治症系列 (72)

    第六章 针灸治症系列 (续九) 二十七.灵龟八法 今天进入理论部分的最后阶段.是比较特殊的治症,针灸基础要很好,基础不好的话,知道穴道也没有效果,先介绍灵龟八法. 易经八卦有先天卦.后天卦.易经八卦有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0五)——足三里补泻手法

    我们在足三里上做补泻,当病人是新病,也就是实证的时候,左转动,引到气,只要有酸麻胀的感觉,就是气到了,足阳经的经气都是从头到足,往下走的.针扎到足三里,心里面想着经络运行的方向,针下去以后,逆向而转, ...

  • 益康耳穴中医二期公益训练营针灸大成第53...

    针灸大成第53课 倪海厦大师 一.飞经引气 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风迎源 1.青龙摆尾 青龙摆尾是补的手法,用于治疗虚症:譬如足阳明胃经的虚症,可以在足三里上做,进针引到气以后,将针柄左右摇 ...

  • 《补泻之意》

    经文里,帝曰:"余闻补泻,未得其意."其意思是,黄帝问岐伯:针刺有补法和泻法两种,我不懂得它们的意义,您能说说它们间的区别吗? 对于针刺时的泻法,岐伯曰:"泻必用方,方者 ...

  • 第四章:五、足阳明胃经(左右九十穴)

    五.足阳明胃经(辰时7-9点) 足阳明胃经概述: <内经>曰:『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又曰:『胃为黄肠.』 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原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 ...

  • 第十章、针灸十五种手法

    一.呼气引气法 下针以后,要等气到,捻捻针等几分钟,下针的地方,有一圈粉红色,表示气来了,再去做补泻.严重病人如果气没到,施气的人要把气打到病人身上,轻轻握针,重握不传气,关节要放松,丹田慢慢吸气,吐 ...

  • 三焦--己卯.人纪.针灸篇13(上).【足太阳膀胱经之三焦俞(三焦经)】

    21 - 足太阳膀胱经之三焦俞(三焦俞穴).肾俞穴(脑.发.耳.骨.志) 接下来是三焦俞,第十三椎外开一寸半是三焦俞. 而第十四椎是命门穴,其正面是肚脐神阙穴,背后是命门穴,第十四椎外开一寸半是肾俞, ...

  • 三焦--癸未.人纪.针灸篇4【任脉之阴交穴(三焦募穴)】

    原创 学古中医笔记 国学文化太美 今天 09-任脉之石门穴.阴交穴(三焦募穴)以及神阙穴再来看石门穴,石门穴在关元上一寸,肚脐下两寸,石门是三焦募穴.在介绍石门之前先了解下三焦,中医三焦的观念,古体字 ...

  • 倪海厦人纪针灸018(奇经八脉)

    三十二.奇经八脉 督脉的源头在曲骨这里 任脉有里和表,在里的时候走督脉(沿着脊椎骨里面) 在表的时候曲骨,中极,关元 督脉和任脉是相辅相成的 任脉和冲脉都起于胞中,(子宫)(精宫) 精血是怎么进入胞宫 ...

  • 痛经怎么办?关于痛经的针灸治疗(人纪针灸篇)

    血海.血海这个穴道要如何找?这是病人的膝盖,我故意画夸大一点给你看.这是膝盖头,我们如果用左手,按在这个犊鼻,手掌正好把整个膝盖骨盖住,盖住以后,大拇指尖到处是穴.但有些病人比较皮啊,会动来动去,那到 ...

  • 解溪穴与冲阳穴(人纪针灸篇)

    解溪.解溪穴先要知道大概的位置.当你在找解溪穴时,你在病人的脚上一摸,你会摸到有两条大筋.在大筋的中间下针,这就是解溪. 解溪是胃经的母穴.我再重复一次,阳经是金水木火土,对上去的穴道是井荣俞经合,足 ...

  • 人纪针灸系列之最详灸法

    隔姜灸我们有几种灸法,最普遍的就是"隔姜灸". 我们隔姜灸就是切一片大概五十元大小的生姜,先戳几个洞,我示范给诸位看.拿一些 艾绒捏成金字塔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 ...

  • 1疱疹--壬子.《人纪》针灸篇1【疱疹灸法治疗】

    04 - 疱疹灸法治疗 还有疱疹.腰蛇.锦蛇等长这样一圈,看起来红红的一小粒,长疱疹的时候,有两种烧它的方式,如病人疱疹是长一条带线这样子的,在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其就不会再蔓延了,过两天,疱疹长度就 ...

  • 中医二羊:倪海厦人纪针灸听课笔记精华03 | 养阳医斋

    中医二羊:倪海厦人纪针灸听课笔记精华03-任脉与督脉        任脉:女子任也(怀孕生子).全身的阴之所在.        督脉:全身的阳之所在.全身的动能都在督脉,谨记:不要人碰你的脊椎骨( ...

  • 倪海厦人纪针灸第62-73课笔记(横排打印版)

    倪海厦人纪-针灸62课笔记 一.头部与脑瘤治症 1.全头痛,整个头都痛,头顶痛,撞到头顶或百会处.近取穴,百会穴,还痛,扎涌泉. 2.偏头痛,一般偏头痛在胆经上面,首先下对侧的合谷,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