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藏作品](5435)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相关推荐
-
浙江2家入选!新一批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名单公布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三批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名单,全国共18家入选,浙江2家上榜,分别是数字音乐智能处理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传统热成型手工技艺与数字化设计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入选数 ...
-
国风民情 节日传承
有感于端午节前的祭海活动 近日,参加了由海丰圣云宫主持的惠州巽寮湾海口祭海活动,场面庄严.风雨助威,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仪式感,以及人们敬畏自然.祈求一年四季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这是千百年来民智对于天文 ...
-
传统典籍文献的传承与发展
5月23日下午,中国版权协会主办的远集坊--创新与发展系列讲座第11期在北京举办.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岩以"传统典籍文献的传承与发展"为题发表演讲. 李岩在演讲中从文脉 ...
-
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传统手工艺是以人类手工技艺制作的具有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它是本民族生活状态的体现,是生活与技术的融合.近年来,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保护者们更加注重运用 ...
-
非遗苏绣碰撞数字流行文化,这个『七夕』,玩出江南“绣”色
传统苏绣融合潮流文化 "跨界破圈"激发年轻活力 作为苏绣的发源地,除了此次七夕合作,近年来苏州还不断尝试通过纪录片.直播.动画等数字文化载体,弘扬苏州传统文化,打造"江南 ...
-
留住记忆 传承端午文化
包粽子.采艾叶.赛龙舟-这是端午节的老传统.近日,江西一位制作龙船的老师傅说:尽管这两年做龙船利润少了,但更多的年轻大学生参与到龙船制作中来,他很高兴.文化传统有了年轻人的传承,没有比这更令人欣慰的了 ...
-
[首藏作品](6740)优质文化上岗,畸形“饭圈文化”下课
优质文化上岗,畸形"饭圈文化"下课◎谷中风玉渊杂谈近一段时间以来,"饭圈"乱象引发各方关注.应援打榜.刷量控评.高额消费等错误行为,令有识之士忧心不已.据报道, ...
-
[首藏作品](6866)让文化遗产在数字化技术下“永生”
让文化遗产在数字化技术下"永生" ◎本报记者 张盖伦 一边是从北魏就开凿的石窟,一边是计算机集群.古老与现代,就这样结合在一起.高精度的数字化采集,已经可以还原出洞窟现在的样子.高 ...
-
[首藏作品](4885)我国文化科技融合将迎来四大关键节点
我国文化科技融合将迎来四大关键节点本报记者 张 晔短视频成为互联网底层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近2小时,疫情让大量的行业云模式成为新风尚,数字创意形态如战疫爱与助农成为脱贫抓手--明年是"十四 ...
-
[首藏作品](6561)构建“开源”创新体系 助力我国关键数字技术“弯道超车”
构建"开源"创新体系 助力我国关键数字技术"弯道超车"◎隆云滔 王晓明观点热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
-
[首藏作品](6446)以创新为引擎 浙西小县突破转型发展瓶颈
以创新为引擎 浙西小县突破转型发展瓶颈◎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 图为威仕喜(浙江)流体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工人正在操作精密机床.江耘摄2021年,浙江省龙游县首次明确提出"科技龙游& ...
-
[首藏作品](6445)苏州打出“三张牌”,力促航空航天产业“高飞”
苏州打出"三张牌",力促航空航天产业"高飞"◎本报记者 金 凤500家到2023年,苏州力争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相关企业超500家,产业链营业收入达600亿元,将 ...
-
[首藏作品](6444)重塑制造业之前 工业互联网平台还要跨越哪些难关
重塑制造业之前 工业互联网平台还要跨越哪些难关◎本报记者 刘 艳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③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基础支撑产业还很薄弱,核心技术积累不足,软件应用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相关核心技术的持续迭代 ...
-
[首藏作品](6443)抗逆转录治疗HIV效果再获实证
抗逆转录治疗HIV效果再获实证患者预期寿命与普通人群差距不断缩小科技日报北京5月6日电 (记者张梦然)由于世界范围内艾滋病检测及治疗服务越来越普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 ...
-
[首藏作品](6439)“火箭女神”姜杰:为国铸剑耀苍穹
"火箭女神"姜杰:为国铸剑耀苍穹科技创新巾帼行动 ·人物系列④◎实习记者 代小佩由于父亲在航天系统内当医生,她年幼时便接触了不少关于火箭的故事.这种缘分持续至今,她被誉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