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莫对月明思往事
相关推荐
-
木兰词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
纳兰性德侍卫康熙皇帝在围场:你爱你的江山,我爱我的美人
纳兰性德是康熙皇帝的侍卫,曾经四次和康熙皇帝一起,出长城后,到后来热河区域的宽城.平泉.宁城和坝上围场. 尽管每天都在一起,但毕竟,一个是千古帝王,一个是百转愁肠. 你爱你的江山,我爱我的美人. 1. ...
-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话说康熙一等侍卫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字容若,清朝满族诗人.他最大的知名度在于他的诗词,很多学者称满清三百年就出了两位文坛巨匠,一位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另一位就是纳兰性德.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六:笔墨淋漓写短章
关注我 发现更多精彩 [引题]:在赤峰市,很多人都知道喀喇沁右翼旗扎萨克贡桑诺尔布.与贡桑诺尔布相比,旺都特那木济勒的名气就小多了.实际上,他们是一对父子-- 01 好句惊人细细吟 在上一期,为您介绍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五:爱我常呼赵倚楼
关注我 发现更多精彩 [引题]: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个诗人行吟于英金河畔.死后,他葬于红山脚下-- 01 言访诗人赵倚楼 虹桥敛彩光, 归岫白云软. 惟留水底岚, 苍苍不可卷. 一雨洗炎蒸, 新秋味清越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四:茅荆大坝赛摩天
[引题]:今天,让我们跟着一个人的诗和日记,穿越回二百多年前的赤峰地区吧.那时,山亦陡,雪也白,更有路难行啊-- 水东流入海 "十九日,微雨.自赤峰向西行,山愈远,地愈平,沃野数百里.晡雨大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七:未酬夙愿成长恨
关注我 发现更多精彩 [引题]:对于赤峰人来说,贡桑诺尔布可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历史大人物.在这一期里,将从诗歌的角度,为您讲述一个不一样的贡桑诺尔布-- 01 挑灯奋起读书时 桂魄当空落去迟, 挑灯奋起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三:我爱敖汉瀑布水
[引题]:几个月前,我回到家乡的大漠深处,只为寻找到一首诗,还有镌刻着这首诗的那一通摩崖-- 乃有瀑水崇冈悬 我的家乡在翁牛特旗白音套海苏木,属于老哈河的下游,与敖汉旗接壤.老哈河如同一个毛头小子,在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千古赤峰留诗名
千古赤峰留诗名 [引题]:有读者留言,想知道一千年前的赤峰是啥样的?因为没有具体的历史记载,我们现在只能透过古人留下的一些诗词去看个大概齐了-- 少见多怪 公元1089年,元祐四年八月,正是中原好天 ...
-
“诗忆赤峰”系列二十二::坐看旌门落日红
[引题]:当年,昭乌达盟和卓索图盟(包括现喀喇沁旗和宁城县等地区)对清政府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统治和稳定意义.这里既是清廷的后院,又是北大门和屏障.而满清统治者一直奉行的"南不封王,北不断亲 ...
-
“诗忆赤峰”系列之十二:风寒霜雪任蹄毛
发现更多精彩 [引题]:在宋太平老人所著之<袖中锦>中,列有天下美物,其中的契丹鞍与端砚.建州茶.蜀锦.定瓷.东绢.夏国剑.高丽秘色瓷并列为天下第一.由此可见,在一千多年前,出自现赤峰地区 ...
-
“诗忆赤峰”系列二十一:万古标宗恒镇北
[引题]:现在的宁城县大明塔,在清朝时被称作大宁塔,这是为什么呢? 遥见大宁城 深禁沉沉玉漏长, 牙床犹是侍君王. 回心院冷琵琶寂, 宫婢偷闲写十香. 此为<辽宫词>,源于<补史亭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