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七:未酬夙愿成长恨

(0)

相关推荐

  • 【原创】内蒙古|陶丽:我的母亲——曾经的一位贵族格格

    原创作者:陶 丽|内蒙古阿拉善盟 我的母亲--曾经的一位贵族格格 母亲达淑英,一九三一年出生于内蒙古阿拉善和硕特旗的贵族家庭.她的祖父多罗特色楞是阿拉善和硕特旗第八代扎萨克和硕亲王,她父亲塔旺策仁是多 ...

  • 内蒙游记之三:喀刺喀沁亲王府(2021.7.15)

     早晨,朋友的盛情难却,在<察哈尔美食城>吃正宗蒙餐,餐后离开赤峰到60公里外的<喀喇沁亲王府>,喀喇沁亲王府原称"喀喇沁旗右翼旗王府",是国内现存建府时间 ...

  • 明朝亲王与清朝亲王的待遇对比,王与王之间的较量

    亲王是明清两朝最高的宗室爵位,永乐朝后,明朝亲王无诏不得离开封地.清朝亲王无诏不等离开京城.两个朝代的亲王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区域.二者的待遇相比孰高孰低,本文以明清两朝的中前期为例,在朝会等级,经济待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六:笔墨淋漓写短章

    关注我 发现更多精彩 [引题]:在赤峰市,很多人都知道喀喇沁右翼旗扎萨克贡桑诺尔布.与贡桑诺尔布相比,旺都特那木济勒的名气就小多了.实际上,他们是一对父子-- 01 好句惊人细细吟 在上一期,为您介绍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五:爱我常呼赵倚楼

    关注我 发现更多精彩 [引题]: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个诗人行吟于英金河畔.死后,他葬于红山脚下-- 01 言访诗人赵倚楼 虹桥敛彩光, 归岫白云软. 惟留水底岚, 苍苍不可卷. 一雨洗炎蒸, 新秋味清越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四:茅荆大坝赛摩天

    [引题]:今天,让我们跟着一个人的诗和日记,穿越回二百多年前的赤峰地区吧.那时,山亦陡,雪也白,更有路难行啊-- 水东流入海 "十九日,微雨.自赤峰向西行,山愈远,地愈平,沃野数百里.晡雨大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三:我爱敖汉瀑布水

    [引题]:几个月前,我回到家乡的大漠深处,只为寻找到一首诗,还有镌刻着这首诗的那一通摩崖-- 乃有瀑水崇冈悬 我的家乡在翁牛特旗白音套海苏木,属于老哈河的下游,与敖汉旗接壤.老哈河如同一个毛头小子,在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莫对月明思往事

    扫码关注 惊喜多多 中/秋/佳/节 [引题]:在历史上,喀喇沁.敖汉和翁牛特三部所辖的面积要比现在大很多.而之所以形成现今版图,与康熙大帝有关.公元1681年,康熙大帝以"喀喇沁.敖汉.翁牛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千古赤峰留诗名

    千古赤峰留诗名  [引题]:有读者留言,想知道一千年前的赤峰是啥样的?因为没有具体的历史记载,我们现在只能透过古人留下的一些诗词去看个大概齐了-- 少见多怪 公元1089年,元祐四年八月,正是中原好天 ...

  • “诗忆赤峰”系列二十二::坐看旌门落日红

    [引题]:当年,昭乌达盟和卓索图盟(包括现喀喇沁旗和宁城县等地区)对清政府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统治和稳定意义.这里既是清廷的后院,又是北大门和屏障.而满清统治者一直奉行的"南不封王,北不断亲 ...

  • “诗忆赤峰”系列二十一:万古标宗恒镇北

    [引题]:现在的宁城县大明塔,在清朝时被称作大宁塔,这是为什么呢? 遥见大宁城 深禁沉沉玉漏长, 牙床犹是侍君王. 回心院冷琵琶寂, 宫婢偷闲写十香. 此为<辽宫词>,源于<补史亭剩 ...

  • “诗忆赤峰”系列十七:此身元自客辽西

    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此后14年间,大片国土沦陷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