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村那些渐行渐远的乡间俗语(3)

(0)

相关推荐

  • “井文化”琐谈

    "井文化"琐谈 王兆贵 在没有自来水之前,人类与水井的关系相当密切,特别是对不能逐水而居的人们,就更加须臾不可分离了."凿井而饮,引水灌园","临井汲 ...

  • 吊水:乡村生活的少年记忆|原乡

    南方农村吊水,大致如此 吊水,大概是故乡乡下过去特有的说法,指从水井里打水. 但吊水一词,对故乡从水井打水的描述,特别的形象贴切. 有多贴切? 吊有提取之意.吊水就是从井里提取水. 提取水得有工具.吊 ...

  • 把命拴在裤带上曾经的关中——挡井人

    陕西关中地区,黄土深厚,河流稀少,曾经的关中农村,生活用水大多是靠水井. 而古老的关中地区的井水,都是从地下蓄水层的泥沙中过滤出的,数十丈深的水井,绳索的晃动.沉重的木制水桶的磕碰,井下泥沙日积月累垮 ...

  • 故乡那口山泉井

    散文福地杂志专辑 您追逐梦想的纯文学平台 身处遥远的异乡,我在岁月的风雨里穿行.想来,别离故土已三十余载.罅隙倥偬里,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奔个好的前程,远离故土的我,总在绿色军营里苦苦打拚.求索- ...

  • 涉县,井店的“井”

    竟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原创 爱旅游的寒江 涉县周边游2020-12 井店那些神奇的古井 傅岩伟 涉县<地名志>记载:井店为一古镇.该村原名古青店.因地处交通要道,路旁开设店铺较多,又 ...

  • 梁国斌:捞 桶

    梁国斌,山西省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人,民建会员.现在东北从事经商. 很久以前,村里还没通自来水,家家户户都要挑水吃.我家住在村东头,离家不是很远的地方便有一口深井,十五六岁开始,挑水便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

  • 张玉波| 大水缸

    记得小时候,农村里还没有压水井,更别说自来水了,所有的用水都要去村里的水井挑.因此,水缸是家家必备的,有的还不止一个.我家人多,用水也多,因此我家的水缸特别高大,缸沿儿跟成人的齐腰高,比我七八岁时的身 ...

  • 东北农村那些渐行渐远的乡间俗语(4)

     东北农村那些渐行渐远的乡间俗语(4) (连载之四-----耍大钱) 在东北农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一些土得掉渣的民间俗语已经逐渐地被人忘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渐行渐远的 ...

  • 东北农村那些渐行渐远的乡间俗语(2)

      东北农村那些渐行渐远的乡间俗语(2)    (连载之二 -----老掏耙) 在东北农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一些土得掉渣的民间俗语已经逐渐地被人忘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 ...

  • 东北农村那些渐行渐远的乡间俗语(5)

        东北农村那些渐行渐远的乡间俗语(5) (连载之五-----抹脖子) 在东北农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一些土得掉渣的民间俗语已经逐渐地被人忘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渐行 ...

  • 东北农村那些渐行渐远的乡间俗语(1)

         东北农村那些渐行渐远的乡间俗语(1) (连载之一 -----偷汉子) 在东北农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一些土得掉渣的民间俗语已经逐渐地被人忘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 ...

  • 农村常用的20句俗语,话糙理不糙,值得铭记

    农村常用的20句俗语,话糙理不糙,值得铭记

  • 农村这些似顺口溜的俗语,话糙理不糙,你听过几条

    老百姓在生产劳动中,创作出了无数的农村俗语.谚语,言语精炼.朗朗上口,用通俗的话语,就能阐明生活中的各种道理,形式也多种多样,念起来像是在念顺口溜,有些话虽然糙了些,但话糙理不糙. 1.山老刮尾巴长, ...

  • 农村建房很讲究,俗语“家有滴泪屋,三年两个哭”,有没有道理?

    农村建房很讲究,俗语"家有滴泪屋,三年两个哭",有没有道理? 自古以来,房屋建设都是一家人很重要的事情,往往要花全家人多年积蓄,甚至还负债累累.我们在建设房屋之前,必须要做好房屋的 ...

  • 农村建房有讲究,俗语“前面不守塘,后面不开窗”,啥说法?

    农民对建造房子很讲究,毕竟这房子是人活着有依靠的地方,若是房子外观漂亮,设计合理,人居住其中必然运气自来,在人们长期生活中发现做北朝南的房屋风水最佳,就是现代人追求的冬暖夏凉,今天说一说建房子的俗语& ...

  • 东北农村,常吃的16种山野菜,现在城市里很少见,你吃过几种?

    本期导读:东北农村,常吃的16种山野菜,现在城市里很少见,你吃过几种? 东北的冬季漫长,小时候,每到春天家里就没青菜了,只好去挖野菜.都会寻一些小伙伴,挎着小篮子,一起去地里挖野菜.对于生活在农村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