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职官制度基础知识(八):功臣号
相关推荐
-
唐代宗的统治艺术——在夹缝中灵活统筹的“大中之道”
尽管代宗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担任天下兵马元帅,有收复两京的大功,并早早被肃宗立为储君,但他的继承权依然不够稳定,仍需要通过宫廷政变的方式才能登基.值得注意的是,代宗在即位大赦诏书中,对继位之际的这场 ...
-
“硬汉”宰相李石在长安1天2次遇刺,认怂离职, 幕后凶手是谁?
宰相遇刺 838年正月初五一大早,唐朝宰相李石离开亲仁坊的家,前往大明宫参加早朝.没走多远,暗中突然有冷箭破空袭来."不好,有埋伏!"李石的侍从们顿时吓破了胆,纷纷四散逃命. 一片 ...
-
宋代职官制度基础知识(四):爵
宋代爵制,虽然在制度上有九等.十等.十二等之类的文献记载,但其中有些实则只用于追封已故的宗室,譬如"(郡)侯":有些只用于降封因政治斗争而遭贬斥的宗室,譬如"县公&quo ...
-
宋代职官制度基础知识(五):文·武散官(文·武散阶)
宋代的文·武散官(文·武散阶),严格来说,只存在于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前.[1]元丰改制后设置的"寄禄官",虽然借用了不少元丰前的"散官"官名(如开府 ...
-
宋代职官制度基础知识(六):检校官、试衔
检校官 唐代在安史之乱后形成了一套"检校官"(或称"朝衔")制度,即于各种中央职事官前冠"检校"二字[1],如检校三师.三公.仆射.尚书.卿 ...
-
宋代职官制度基础知识(七):勋官
宋代的"勋官"沿袭了唐太宗朝以来的制度,分为十二等,即所谓"勋官十二转(勋级十二转)".然而其在宋代纯为虚衔,几乎毫无实际意义与价值. 唐.宋之时的勋官最初源自 ...
-
宋代职官制度基础知识(九):闲散官(分司官、添差官)
本篇标题所称的"闲散官",并非指宋代所有基本无职守或完全无职守的职务(差遣或职事官),而是指其中的一大部分,即常用于安置各色人员的一些特殊的差遣或职事官. 分司官 所谓" ...
-
宋代职官制度基础知识(十):闲散官(散官)
本篇标题中"闲散官"所指同上篇宋代职官制度基础知识(九):闲散官(分司官.添差官) 散官(散秩) 这里的"散官"指的并非是文武散官[1],而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存 ...
-
宋代职官制度基础知识(十二):如何分辨“阶官”与“职务”
我们知道,宋代官员最主要.最核心的三种官职,是"阶官(级别)"(具体为"本官/寄禄官")."职务"(具体为"差遣+职事官" ...
-
宋代职官制度基础知识(一):级别
考虑了一下,最终决定将宋代职官体系下的诸多官衔[1]分成四个大类(级别.职务.有一定实际价值的头衔.基本没啥实际价值的头衔)来加以说明,这样也许就更容易帮助读者们来理解了. 注1:本系列将略去内侍(宦 ...
-
鸣虫基础知识八问
Q1:鸣虫葫芦发展有哪些鼎盛时期? A1:唐代.清代康乾至民国时期.新中国改革开放后. Q2:以下六种常见鸣虫分别叫什么? A2:蝈蝈.蛐蛐.竹蛉.油葫芦.马蛉(也叫黑金钟).大黄蛉. Q3:以下六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