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中国史27:魏晋门第的形成

门第肇源自汉代。汉初的政府由一班宗室、外戚和功臣组成。宗室被打掉了,外戚随皇帝兴废,而功臣多是武人,流传几代后即趋糜烂。汉政府逐渐扩大,用人之处正多,遂开始从民间吸收人才。最初的形式是汉廷诏命地方守、令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举贤良”。此事并无定制,名义亦多,如“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域者”、“文学高第”、“明阴阳灾异者”、“可充博士官者”、“勇猛知兵法者”等等皆有诏令求举。汉廷以此来弥补荫任、赀选的缺陷。举贤良偏重于人物的才能,与之并行的还有“举孝廉”。“孝廉”即是“孝子廉吏”,偏重于人物的品行。进入东汉以后,朝廷即将各种举荐人才的名目统一为“举孝廉”,并定为制度,上至三公朝臣下至州郡牧守皆有定额,每年举荐人物以百数。这些“孝廉”被举之后还要经过考察和考试始能正式进入政府机构,其形式亦渐向后世科举制度接近。这套制度即为“察举制”,到了东汉后期,宗室已无势力,与外戚和宦官对抗的朝臣皆出于察举。

汉初的政治习惯是“非有功不封侯”,非封侯不拜相。得封侯的都是功臣之后,所以政府的上层还是以武人为核心。汉武帝始重用儒家士人,他拜公孙弘为相,是士人拜相的第一人。从此儒家士人即渐成汉朝政府的主流,到了昭、宣之世,则是非儒士不拜相。儒士既然掌握了政府的核心,他们的学术自然也成了人才的标准。东汉的察举制主要考察的就是士人的儒家学问。儒家学术发展到东汉已经是一门庞大的学科,不穷十数年的精力是难有所成的。士人要潜心学术,首先就得有经济支持,一般务农的平民是断然没有这种条件的。所以虽然说学术是走向民间了,但真正把持学问的还是有产阶级。另一方面,地方上的豪强虽然被政府消灭掉了,但是土地兼并还是存在的,新的地主还是不断的出现。地主阶级既然有经济上的地位,自然也要争取其社会上和政治上的地位,这时现成的途径就是治学入仕。以地主的经济实力为后盾,一家数代人皆能潜心于学术,于是形成一种家族性的学术集团,此即所谓的“累世经学”。政府以学术吸收人才,“累世经学”就进一步变成“累世官宦”。

民间有经济实力可以治学有成的人物到底比政府中的官职要多得多,从这些人中再进一步选人入仕,尤其是入中央的要职,就是察举制度的作用。“察举”工作由政府的在任官员兼职,既没有相应的机构也没有客观的标准,执行者仅凭主观的裁断,故极利于营私。即使执行察举的人有公心,他考察人才的依据首先还是地方的舆论,而地方的舆论自然要受当地巨室的左右。政府系统本是一个关系网,察举制的执行中一面是权门请托,一面是故旧报恩,久之政府中的重要官职就渐渐集中到一些以家族为核心的官僚集团手中。这些家族中的子弟虽然不能世袭父辈的官职,却能继承其政治地位,而政府又依其地位授予官职。于是在这些家族中,土地、学术和政治地位三者父子相传,互为辅助,历久弥盛,遂形成士族门第。士族门第在政治上有特权,在地方上有经济和社会基础,其性质很像以前的封建贵族。所不同的是,士族门第不受封建宗法的保护,在变乱之际较易破灭;且他们并无军事上的基础,无法用武力反抗中央政府。汉末的群雄中,只有袁绍一系是出自士族大家的,可见士族门第不长于乱世掌兵。

汉末的察举制虽然本质上已成为士族门第垄断政治特权的工具,但名义上还是一个广泛的选才制度。曹丕篡汉时为了安抚中央政府中的门第势力,就创建了“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将天下的人才按照祖上的家世和自身的“行状”分成九等,朝廷有不同等级的职缺就从不同等级的品第中取人。这样士族门第的政治特权也就有了制度上的保障。九品中正制从在朝高官中选人做各州的中正,中正负责裁定本州人才的品级,依其品行、政绩还有所升降,所以此制度最初还有察举人才的目的。不过中正官本就是门第中人,时间一久这种初衷也就自动放弃了。进入西晋以后,九品中正制成为国家正式的用人制度,人物、门第的品级划分既严格又不可逾越,其沿用一直到南朝终了。

(0)

相关推荐

  • 为了大欲,曹丕首启"九品中正制"

    曹丕成为魏王后,拘束已久的心顿时放开,决心干一番大事,于是紧锣密鼓地谋取皇帝宝座了.事实上,曹操在世时,经过多年的经营,中国的北方已稳固地掌控在他的手中,已具备了称帝的实力.他之所以没有当皇帝,是觉得 ...

  • 九品官职[古代的官职等级]

    东汉后期,以门阀世族为代表的大地主贵族,倚仗权势操纵了地方选举.这样一来,就同要求参予政治的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发生了矛盾.地主阶级内部的这种冲突,使得双方在采取怎样的选官制度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q ...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从世官制.察举制.中正制.科举制逐渐演变成熟的.世官制即世卿世禄制,不做论述,只论述后三种. 一.汉代察举制 汉代仕途有七个途径:荫任.赀选.孝廉(郡国举孝廉,孝举民,廉举吏).茂才 ...

  • 中国历史政治格局的变异:门阀制度从辉煌走向衰败

    门阀地主阶级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特殊的阶层,它曾经创造了一个属于门阀政治的辉煌时期,其门阀观念影响了长达六.七世纪的中国历史,对于古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门阀制度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发展到一定历史 ...

  • 古代公务员原来是这么选的!人品好家世好就可以当官?我佛了

    古代公务员原来是这么选的!人品好家世好就可以当官?我佛了

  • 简单中国史29:魏晋的玄学与名士

    汉末的士人孜孜于名誉,又互相交结,自然以道义相标榜.他们凭察举制集中于中央,掌握了舆论主流,遂形成著名的"太学清议".士大夫以此工具与当权的宦官做斗争,遂造成桓.灵时的党锢之祸.当 ...

  • 简单菜肴27款推荐,鲜香怡人好吃下饭,为家人试做几道吧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中写道:"美食当前,总能有所思,或馋性千娇,食前观察.吃中思想.品后体煨,食为天性,静静地咀嚼,轻轻地回味,非比寻常的韵致.吃食是一种幸福,品味是一种情趣,而透明墨香感受文字 ...

  • 原来海洋地质构造如此简单!27幅动图详解,精彩!

    地理520 公众号ID: dilizhishi520 1 盘古大陆分裂和大陆漂移 2 大陆 - 海洋俯冲带 3 印度 - 亚洲大陆碰撞 4 南大西洋的形成 5 海底扩张和海洋磁异常 6 加拿大冰盖和海 ...

  • 家家户户都吃的起,营养丰富,青山学做法简单的27道家常菜,好看好吃

    蓉城口水鸡 原料: 净土公鸡1只,珍笋100克,苦苣.薄荷叶各少许. 调料: 香料袋1包(内装有八角10克.香叶3克.白蔻10克.花椒5克.干辣椒20 克.姜片50 克.葱段100 克)口水鸡料400 ...

  • 青山学简单菜肴27款,鲜香怡人好吃下饭,为家人试做几道吧

    柠汁茶香排骨 材料:肋排,柠檬,红茶,姜,盐,生抽,老抽,料酒,白糖,生粉 做法: 1.排骨用盐,适量生抽,料酒,适量生粉腌制半小时以上 2.柠檬去皮,切丝 ,姜切丝 ,柠檬取柠檬汁,红茶用热水冲泡5 ...

  • 简单中国史:①中国人起源时的情况

    关于人类的起源,现代比较流行的是单地起源说,大约在距今20万年前,古人种在东非的一支发展为"智人",也就是现在所有人类的祖先.大约在距今5.6万年时,智人开始从东非向外界迁徙.这个 ...

  • 简单中国史:②中国古代史早期的情况

    任何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向上追溯最远就是其远古的神话和传说,神话传说虽然不能确信,但其中到底留有一些真实历史的线索.此事好比一个人虽然无法说清自己极幼小时的事,但在他的记忆中却留有那些事的影子.中国古代 ...

  • 简单中国史:③夏代的情况

    古籍中说尧传舜.舜传禹,皆是以德禅位,所谓"官天下",恐怕并非如此.尧.舜能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所依赖的是其氏族的力量,一旦氏族力量有所消长,氏族首领在部落联盟中的地位也跟着有所升降 ...

  • 简单中国史:④殷代的情况

    早在清末的时候,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就有农民从田地中挖掘出带字的甲骨片,这种甲骨文字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从其中就考证出小屯其地就是古籍中所谓的"殷墟".到了1928年,中国学界始对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