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称李莲英病死,55年后打开李莲英墓地,现场人员无不后背发凉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太监专权的例子比比皆是。远一点的如秦朝的赵高,离我们近一点如明朝,出现的东厂西厂各个头目的大太监,无一不是那个权倾朝野人物。可以说,历朝历代大多都躲不开太监祸乱朝纲的现象,但让人奇怪的是,统治中国300多年的大清王朝,却没有出现过一次这样的事。这是为什么呢?满清入主中原后,统治者看到宦官干政的危害性,尤其是明朝留下的惨痛教训,清朝统治者对太监窃国弄权持有极高的警惕性。

为此对太监实行了极为严格的高压政策,剥夺了这一群体干政的所有可能性,将干政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制度方面,顺治皇帝为束缚太监的权力,立下“太监不得干政”的铁令,并再三强调“凡擅权干政、犯法受贿的太监都得凌迟处死”,以严刑峻法恐吓、制裁太监干政。后世皇帝纷纷效仿谨遵祖训。由于清朝统治者时刻警醒,对太监保持提防,因此300多年来,没有出现过太监干政专权的现象。不过虽然如此,却在晚清出现了一位堪比赵高、魏忠贤这样的大太监,尽管没有干政专权,却也曾显赫一时。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李莲英。说起李莲英,很多人都知道,慈禧太后身边的大红人。李莲英加中贫苦,为混一碗饭,父母让他做了个小太监。入宫后,李莲英凭借乖巧聪明,善于讨好自家主子。外加上会做人,对上对下都各有一套,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在皇宫中混得风生水起。

光绪五年,李莲英出任储秀宫。后随着慈禧太后在朝中话语权越来越大,李莲英也跟着水涨船高了起来。到31岁的时候,李莲英就能够同整个皇宫的太监总头目平起平坐了。这升迁速度,堪比一般呀。而到了光绪二十年,46岁的李莲英达到了人生巅峰,被慈禧亲封二品大员。这一官职,直接是相当于今天的副部长这样的高官了。并且在清朝,一个太监,能达到这个高度,能有这个地位,李莲英算是头一份了。要知道这还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是当年雍正皇帝明令规定过,太监最高被封4品。慈禧太后却为了李莲英这个太监破了祖宗的规矩,对李莲英来说这也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了。李莲英也在清朝太监中创下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先例。

1908年10月22日,慈禧太后病死驾鹤西去。在料理完一切后事之后,李大总管也离开了他生活了足足50年的紫荆城了。离开故宫之后,李莲英搬到了北京一胡同家中,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去了。但这样的日子却仅仅才过了3年,即1911年,李莲英就去世了。据李家后人表示,李莲英是病死的。李莲英死后,当时朝廷还从国库中播出了一大笔银子,给他修建了一座陵墓。据说这座坟墓的规格也很高,虽说比不上一般帝王的陵墓庞大,但也足以与一些王侯将相相比了。随后时间到了1966年,专家打开了李莲英的坟墓,听说用了整整一周才进去。当大家进入墓室,陵墓里有许多价值连城的陪葬品,珍珠麻玛瑙数不胜数应有尽有。

可当众人将存放尸身的棺木打开后,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他的棺材里除一颗人头以外,别无其他。头部以下位置空荡荡的,连个小骨头渣子都没有。棺材里只有一个头,这意味着李莲英很可能不是病死了。可能是被他杀?这也成为了一个谜团。众说纷纭,说法都各不相同,但从棺木中只有一颗头来推算,十有八九是被人杀害的。(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