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梦想就是异化——哲学漫谈之三十二

(0)

相关推荐

  • 挖掘《西部世界》背后的哲学隐喻

    多想在真实的世界拥抱你 文 | 登山者 终于,在经历了前两季冗长反复.略显错乱的非线性叙事后,第三季<西部世界>回归了线性叙事的正轨.对观众而言,既然不用纠结于错综复杂的时间线,便能更加专 ...

  • 哲学的异化与拯救

    哲学的出现与异化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哲学的异化是说洞穴人基于真哲学家提出的思想开始了哲学思考,而洞穴人自身无法开启哲学思考,因为他们对洞穴外的世界没有任何经验. 对于古希腊人而言,最大的哲学异化者是柏拉 ...

  • 《思考与超越》读书笔记之1.2

    1.2A--哲学与实践 在上一章哲学与现实里,俞吾金教授提到哲学对现实的超越,既不能匆忙跟随现实下结论,又不能轻率地以凌驾于现实之上的姿态去指导现实,也就是说,哲学不能和现实贴得太紧和太近,要有自己的 ...

  • 《芳华》有种活法叫做:不拿善良,做交易!

    文 / 张涔汐 01 前段时间重新看了老片<芳华>. 剧情倒像一部纪录片,记录着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文艺兵们,青春年华和充满变数的命运. 记得当时电影热播,关于"好人没 ...

  • 重新回答科玄论战——科学的异化(一)

    自从唯科学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之后,一直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产生着挥之不去的阴影,"科学万能论"依然有人在极力的宣扬,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这种观点本身就有问题,正如一个头脑发热的 ...

  • 近代世界历史是人类文明融合史——哲学漫谈之四十二

        能深入解读圣人不仁,就能比较容易明白,近代中华文明曾经的没落不是绝对没落,只是相对于西方后发文明异军突起的相对没落,因为我们这个文明中的文化部分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始终是在的,落后的真正原因只在我 ...

  • 时代在召唤哲学常识化与普及化——哲学漫谈之三十九

        唯物与唯心在我的思想里是对立统一式调和存在,是我设想哲学常识化与普及化的前提和基础,是我认为的全人类矛盾最终得以化解的前提,更是消解人世间普遍分歧,让人心归于大同的前提与基础.     我认为 ...

  • 终结哲学史的新思路——哲学漫谈之三十八

        哲学史能在个人思想中获得终结,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可以通过哲学普及化作为社会成熟的标尺,可这样的概念很难被理解和接受,因为哲学史到底是怎样被终结的,还是没说清楚,看来我得继续整理自己的朦胧思 ...

  • 哲学白丁的自学经验——哲学漫谈之三十六

        我学习哲学的目的就是要用哲学帮助自己解决现实的痛苦,这与哲学最初产生的生活基础是一致的,可其他许多人却是带着与学习其他学科一样的功利来学哲学,我觉得这当然会导致他们南辕北辙式错误,因为哲学的方 ...

  • 思想洁癖与人类的整体无知——哲学漫谈之三十五

        前面说过,现代教育是分科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其中最薄弱的一科,这种现实不得有效克服,恰恰证明作为教育者的老师群体对人的系统性与哲学的系统性知之甚少,自己尚不明了,当然谈不上教会别人如何实现&q ...

  • 由网友的批评所想到的——哲学漫谈之三十四

        昨天的文章是前天文章的翻版,不是为了简单的凑数,只因有网友看过前天的文章,说我的写作未经专业训练,看着很费劲,也容易产生歧义,于是我就修改了一下,结果修改的部分偏多,只能改头换面重发一次.   ...

  • 哲学之死——哲学漫谈之三十

        终结哲学史并不是我本人的凭空捏造,它源于我对网上交流的几种哲学已死说法的思考,简单梳理一下,大约有以下几种:一是迷信科学者说哲学已死,如物理学家霍金和他的一些信徒:二是西方哲学界自身失去方向感 ...

  • 不接受哲学改造的肤浅——哲学漫谈之十二

        无果的冲突,在哲学爱好者圈子里比比皆是,这是当今世界哲学门派五花八门所导致的必然,进而决定了人类必须妥协于当下的宿命,因为世道人心不齐,人们盲目逐利的消极性便不得摆脱.但这真是唯心主义不可摆脱 ...

  • 哲学中的异化就是佛说的颠倒梦想——哲学漫谈之三十三

         前面我说过:"现代教育是零散的分科教育体系,注重的是技术的有用性,其培养的是工具的工具--人被异化为工具的奴隶",这种说法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会招致社会上那些主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