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受哲学改造的肤浅——哲学漫谈之十二

    无果的冲突,在哲学爱好者圈子里比比皆是,这是当今世界哲学门派五花八门所导致的必然,进而决定了人类必须妥协于当下的宿命,因为世道人心不齐,人们盲目逐利的消极性便不得摆脱。但这真是唯心主义不可摆脱的宿命吗?肯定不是,因为只要哲学变得大一统了,便意味着人类社会属性的完美回归,世道人心变齐了,人类也就不需要做那些无谓的妥协了。

    哲学统一,意味着很多,也需要人类为此付出更多。哲学若想统一,必须经过哲学的常识化与普及化才能实现,就是一条思想求同路,而今最需要的却是首先学会求同存异。
    我自小体弱,但从不向无良强者妥协,说明我是很倔强的。不久之前,我自以为学了点哲学,掌握了点儿真理,于是就自信满满地打着为大家好的旗号,在亲友中强行推销我所推崇的哲学理念,结果只成功地把自己真弄成了孤家寡人。在几个常参与论战的哲学爱好者群里,我现在依然以四面楚歌的舌战群儒为乐,根本控制不住,真不知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变态的快感使然。这说明我还是不服输的,我只不过换了一下倔的方式而已。
    我这样反思自己肯定不是为了表述自己是如何变态的,因为现在的我完全能够做到,对外不管如何激烈,自己的内心依然平静如水。我将这解读为我已经实现了处理与内在的自我关系的和谐。我觉得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的,我将这视为人走向完人的必要前提——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就是哲学所说的“认识你自己”,有了这个基础与基点,我们才能真正尝试处理好与一切不特定的他人的关系,否则,便只能是肤浅的相互利用关系——妥协。
    肤浅与否?是哲学化与否的分野,外人不易识别,非哲学化又无以自知。教会人摆脱肤浅,是哲学的专利。凡能让人摆脱肤浅的,必是哲学的。哲学化的深刻又有不同的层次差异。
    我敢这样说一定是暗指自己是不肤浅的,于是任何人都可以用孤家寡人的可怜相来讥讽我自相矛盾的狂妄。这很正常,我完全理解质疑我的人,因为这是不得哲学化之人再正常不过的观点和逻辑了。真懂哲学的人都知道,自己一定主要是思想性存在,绝对不容许自己向肤浅做更多无谓的妥协。我就是一个追求思想性存在的人,凡不接受我思想的人,对我目前来说,都是存在着的无。
    之前说过,人生的本质就是妥协,哲学就是一门妥协的艺术,所以哲学化的人所展开的人生是在清晰的自我认知基础上向世界做主动妥协,而主动妥协的结果几乎都是甘心并享受孤独,因为现实生活中你很难找到愿与你一同主动妥协的人,大家都是赤裸裸地相互索取,或直接、或隐晦,并以各种名目。     所以,现实逼迫会主动妥协的人最终主动选择孤独,就是这样的道理。所以,这样的孤独并不可耻,甚至是值得骄傲的,因为这样的人不给世界填麻烦,还能通过自己的言行给世界调和矛盾,所以,这是一种主动寻求到的以退为进的自由,是超然物外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不得哲学化之人所想不到,更得不到的。 

    这样的自由是哲学赋予个体觉悟者的,人类整体自由的实现,不过是更多个体自由的叠加,也就是哲学的普及化,所以,哲学的普及化是人人有责的。

    因为在这方面履职尽责的不多,所以这样的孤独虽然体现着人类的智慧,但其实也体现着人类的无奈,因为这样的智慧竟然一直无法普及化地推广开来,这是人类整体认知的局限。但我这样的孤独者并不悲观,甚至很乐观,因为我这样一个白丁都能通过自学哲学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只要大家齐心合力想办法,就一定能够把这样的智慧推广普及开来。 

    暂时肯定还是没有几人理解我这样的苦心,尤其是明确反对我的那些人,他们的立场是坚定的,一如质问我为什么不出家当和尚的仁兄那样,说“我说不过你,但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这又该是一咱迥然不同的倔呢?!
    不得哲学化的人,有这样自相矛盾的思想与行为是很经常的,就是因为从来没人教会他们有效化解矛盾的方法——哲学,所以,这样的人必经常求全责备地责怪他人,因为他们从来认为自己是最好的,而这恰恰是他最大问题所在,因为哲学要求人必须首先怀疑一切,而后再通过自己的辩证思维肯定一切,一如苏格拉底说的那样“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也就是说,一辈子都没怀疑过自己的人,一定是不成熟的。

    这样的人,敢承认说不过我,又不同意我观点,通常也应该知道伏尔泰的一句名言“我可以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而这是成熟之人求同存异的理性与做人美德的最好表达。

    这反过来说明,他们这样的人不是舍不得原谅别人,而是舍不得原谅自己,因为他们舍不得放弃自己虚假的自尊和错误的立场,他们已经习惯了曾经的错误立场带给自己那无度的变态的快感。这充分说明,过分沉溺于妥协的人,对真相与真理是充满恐惧的,因为那是他们所不了解的黑屋子。
    或许这些变态的快感就直接来源于那些错误立场给他带来的虚荣,只是时过境迁的不进则退的宿命让其风光不再,他们又无力选择主动改变。而这种无力感是一切爱慕虚荣者的宿命,在懦弱而又暴戾的报怨中虚度人生就是他们的必然了。

    这是一个看似正常其实本质上不正常的人类社会中最正常的普遍变态心理的写照,能怪谁呢?

(0)

相关推荐

  • 十种境地,十种孤独

    You never know your luck 孤独是智慧的代价 文|凤舞 01 自省 ♬..♩~ ♫. ♪ ♫. ♪ ~ ♬..♩ 自省是人群奇缺的一种德行,只有圣人才做得到"日三省吾身 ...

  • 《刀剑神域》里的BOSS,为何一个比一个变态?

    <刀剑神域>是讲述虚拟世界发生的冒险的经典轻改动画,目前都讲到第三部UW世界的故事,又出现一个超级变态反人类的BOSS.说实话,这么反人类的BOSS,除了恶心没有其他的感觉.<刀剑神 ...

  • 孤独是什么?

    孤独,是一个人最高贵的自由 懂得享受孤独,就是一个人最昂贵的自由. 热闹是别人的狂欢,孤独是自己的自由. 一个人左右逢源,未必能和自己好好相处: 和别人打成一片,未必能忍受一人时的孤独. 有智慧的人, ...

  • 【学点哲学】有哪些一读就觉得孤独至极的句子?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学点哲学] 有哪些一读就觉得孤独至极的句子?     1.孤独的人有他们自己的泥沼.--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2.微冷的清晨,我坐在窗前 ...

  • 虐恋变态吗

    我们对自己的性能量,性魅力,性能力,对他人的需求,对亲密的渴望都感到羞耻和恐惧,于是以修行的名义给予回避.但欲望就像大海上生生不息的波浪控制着我们,只有以更深的满足代替原有的不满足才不会造成剥夺,折磨 ...

  • 近代世界历史是人类文明融合史——哲学漫谈之四十二

        能深入解读圣人不仁,就能比较容易明白,近代中华文明曾经的没落不是绝对没落,只是相对于西方后发文明异军突起的相对没落,因为我们这个文明中的文化部分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始终是在的,落后的真正原因只在我 ...

  • 颠倒梦想就是异化——哲学漫谈之三十二

    前面我说过:"现代教育是零散的分科教育体系,注重的是技术的有用性,其培养的是工具的工具--人被异化为工具的奴隶",这种说法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会招致社会上那些主观唯心主义和 ...

  • 深度思维者与肤浅思维者的十二个不同

    有没有深度思考能力,对一个人是不是具备"独立人格"非常重要.肤浅思维者(又称为简单思维者)和深度思维者(又称为独立思考者),这两类人会有这十二个不同.对比一下吧,看看你是属于哪一类 ...

  • 京剧伶界漫谈(十二):捧角儿(上)

    京剧伶界漫谈(十二):捧角儿(上)

  • 看中华文明怎样通过比较优势终结哲学史——哲学漫谈之五十六

        通过哲学常识化视角,我们可以发现,世界范围内的文明竞争本质上是文明基因完整度的较量,因为一切政治.经济现象均是文明史意义上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现象.认识到这一点,需要借助哲学的抽象思维,通过透 ...

  • 白丁眼中的世界文明融合趋势——哲学漫谈之五十五

        前面我用一个白丁的视角对比了西方主流文明与正在崛起的中华文明的话语权之争,我最想表达的是,这两个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并存的核心文明,一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关系,只是到了近代,一直作为小弟的西 ...

  • 再谈尊而不敬——哲学漫谈之五十四

        如何把握哲学的整体性,之前已经论述过,主要靠思想的抽象后的自我整理,这里不再重复.对于哲学家,我们之所以要尊而不敬,是因为人家是比我们还虔诚的哲学使者,而且人家也自知拥有的只是哲学的局部,而不 ...

  • 现代政治话语权的是是非非(上)——哲学漫谈之五十

        熟知西方政治哲学的人会发现,我对政治无道德的解读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哲学意义上的扩展,或者说是加入了我更多自以为是的成份,只是经过这样的调整,便再没有原意中那些赤裸裸的功利,反而尽显中华传 ...

  • 常识化解读逻辑学——哲学漫谈之四十九

        政治无道德很不好理解吗?当然不,只要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僵化思维模式到辩证思维模式下,其实很容易.所以,僵化与辩证体现着一个人逻辑思维的不同深度,代表一个人的哲学素养高度.一定意义上说逻辑就是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