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受哲学改造的肤浅——哲学漫谈之十二

(0)

相关推荐

  • 虐恋变态吗

    我们对自己的性能量,性魅力,性能力,对他人的需求,对亲密的渴望都感到羞耻和恐惧,于是以修行的名义给予回避.但欲望就像大海上生生不息的波浪控制着我们,只有以更深的满足代替原有的不满足才不会造成剥夺,折磨 ...

  • 《刀剑神域》里的BOSS,为何一个比一个变态?

    <刀剑神域>是讲述虚拟世界发生的冒险的经典轻改动画,目前都讲到第三部UW世界的故事,又出现一个超级变态反人类的BOSS.说实话,这么反人类的BOSS,除了恶心没有其他的感觉.<刀剑神 ...

  • 孤独是什么?

    孤独,是一个人最高贵的自由 懂得享受孤独,就是一个人最昂贵的自由. 热闹是别人的狂欢,孤独是自己的自由. 一个人左右逢源,未必能和自己好好相处: 和别人打成一片,未必能忍受一人时的孤独. 有智慧的人, ...

  • 十种境地,十种孤独

    You never know your luck 孤独是智慧的代价 文|凤舞 01 自省 ♬..♩~ ♫. ♪ ♫. ♪ ~ ♬..♩ 自省是人群奇缺的一种德行,只有圣人才做得到"日三省吾身 ...

  • 【学点哲学】有哪些一读就觉得孤独至极的句子?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学点哲学] 有哪些一读就觉得孤独至极的句子?     1.孤独的人有他们自己的泥沼.--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2.微冷的清晨,我坐在窗前 ...

  • 近代世界历史是人类文明融合史——哲学漫谈之四十二

        能深入解读圣人不仁,就能比较容易明白,近代中华文明曾经的没落不是绝对没落,只是相对于西方后发文明异军突起的相对没落,因为我们这个文明中的文化部分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始终是在的,落后的真正原因只在我 ...

  • 颠倒梦想就是异化——哲学漫谈之三十二

    前面我说过:"现代教育是零散的分科教育体系,注重的是技术的有用性,其培养的是工具的工具--人被异化为工具的奴隶",这种说法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会招致社会上那些主观唯心主义和 ...

  • 深度思维者与肤浅思维者的十二个不同

    有没有深度思考能力,对一个人是不是具备"独立人格"非常重要.肤浅思维者(又称为简单思维者)和深度思维者(又称为独立思考者),这两类人会有这十二个不同.对比一下吧,看看你是属于哪一类 ...

  • 京剧伶界漫谈(十二):捧角儿(上)

    京剧伶界漫谈(十二):捧角儿(上)

  • 看中华文明怎样通过比较优势终结哲学史——哲学漫谈之五十六

        通过哲学常识化视角,我们可以发现,世界范围内的文明竞争本质上是文明基因完整度的较量,因为一切政治.经济现象均是文明史意义上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现象.认识到这一点,需要借助哲学的抽象思维,通过透 ...

  • 白丁眼中的世界文明融合趋势——哲学漫谈之五十五

        前面我用一个白丁的视角对比了西方主流文明与正在崛起的中华文明的话语权之争,我最想表达的是,这两个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并存的核心文明,一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关系,只是到了近代,一直作为小弟的西 ...

  • 再谈尊而不敬——哲学漫谈之五十四

        如何把握哲学的整体性,之前已经论述过,主要靠思想的抽象后的自我整理,这里不再重复.对于哲学家,我们之所以要尊而不敬,是因为人家是比我们还虔诚的哲学使者,而且人家也自知拥有的只是哲学的局部,而不 ...

  • 现代政治话语权的是是非非(上)——哲学漫谈之五十

        熟知西方政治哲学的人会发现,我对政治无道德的解读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哲学意义上的扩展,或者说是加入了我更多自以为是的成份,只是经过这样的调整,便再没有原意中那些赤裸裸的功利,反而尽显中华传 ...

  • 常识化解读逻辑学——哲学漫谈之四十九

        政治无道德很不好理解吗?当然不,只要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僵化思维模式到辩证思维模式下,其实很容易.所以,僵化与辩证体现着一个人逻辑思维的不同深度,代表一个人的哲学素养高度.一定意义上说逻辑就是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