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七十九章——和大怨
相关推荐
-
不生气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 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偶然读到弘一法师这句,愧怍不已,躬身自省,两条我都是惯犯.一是生气,二是多言. 尤其是"生气"这一条,工作以来,基本是家常便饭. ...
-
我不想回忆年少,因为那里没有光
我不想回忆年少,因为那里没有光 作者:萱齐 图片:网络 点击上方绿标 主播杏儿朗读 0 1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这句话是电影<少年的你>里面的一句台词. 每次想 ...
-
当识人,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怨;当知人...
当识人,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怨: 当知人,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 当责人,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 当敬人,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 当让人,让人不必退尽,退尽则路艰: 有境界能看远:有肚量 ...
-
春节期间,家长在群里发红包点名给老师,其他家长纷纷跟进
家长群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和部分授课老师会利用这个平台布置作业.发起倡议.信息公告,以及告知家长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等,家长则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最新信息和 ...
-
小孩和老人,不是你想象的弱者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小说虚构的狠,现实真实的恶,都让人难以想象. 文/如海 张东升杀死岳父母的 ...
-
道德经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和解了大的仇怨依然会有残余的不满,这又怎能算是真正的修嫌释好呢?因而智 ...
-
未雨绸缪则天下无大怨!读《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以责于人. 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 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 · 和:调和,和解,解决,处理. · ...
-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道与善人》悟读述杂【79】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道与善人》悟读述杂【79】
-
《道德经》七十九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是天道五篇之三.此章经 ...
-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 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 调解很大的怨恨,必然还留有余怨 ...
-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代大匠斫,稀有不伤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代大匠斫,稀有不伤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 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其手矣 ...
-
道德经详注第七十九章
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 王弼注: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已至.而德以和之,其伤不复,故必有余怨也. 今译:不明白如何处理契约,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形成大的仇怨.而以德来调和,关系或感情之前受到的破坏 ...
-
道德经讲义-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修身之道,惟善为宝.为善之道,自治为先.盖道在内而不在外,修在己而 ...
-
《道德经》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何为无亲?何为善?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解读第七十九章.请看原文.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一,解读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