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何为无亲?何为善?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解读: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说,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会留下残余的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怨恨,这能算作和善呢?所以有道的 ...

  •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 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 调解很大的怨恨,必然还留有余怨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二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二章(德篇第七章)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原第79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注 ...

  • 《道德经》79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一部分:调解血债般的大怨,即使当时已经平息,内心余怨无法断绝,因此世人不要与人结下血海深仇,一旦结下 ...

  • 道德经讲义-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修身之道,惟善为宝.为善之道,自治为先.盖道在内而不在外,修在己而 ...

  • 第七十九章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①,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②,而不责③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④.天道无亲⑤,常与善人. [译文] 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 ...

  •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道与善人》悟读述杂【79】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道与善人》悟读述杂【79】

  • 道德经七十九章——和大怨

    这一章节,讲怨,与孔子的那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异曲同工之处. 先贴下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 ...

  • 336.第七十九章 打开你的心,发出你的善

    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第七十九章.前边老子讲了"天之道,犹张弓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我们用弓箭来讲了这 ...

  • 《道德经》七十九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是天道五篇之三.此章经 ...

  • 道德经详注第七十九章

    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 王弼注: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已至.而德以和之,其伤不复,故必有余怨也. 今译:不明白如何处理契约,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形成大的仇怨.而以德来调和,关系或感情之前受到的破坏 ...

  • 未雨绸缪则天下无大怨!读《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以责于人. 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 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 ·      和:调和,和解,解决,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