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自请削藩,放弃一切兵马大权,能不能做一安心王爷?
相关推荐
-
吴三桂为什么弑杀永历帝,留着“养寇自重”、套路清廷不好吗?
南明的永历帝是在康熙元年,也就是1662年被吴三桂弑杀的.康熙元年是康熙继位的年份,康熙登基的时候只有8岁,还是个娃娃,压根儿没有啥执政能力. 根据顺治遗诏,在康熙成年亲政前,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 ...
-
朱允炆将周王案发给朱棣,其建议让朱允炆感到恻然,差点放弃削藩
一直以来大家多认为朱允炆对于削藩有着前所未有的热情,其实他在开始之后也曾经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看他作出拿下燕王决定的过程,还是很有人情味的.他甚至一度想要放弃削藩,与朱棣保持和平共处. 朱允炆尚未登基 ...
-
康熙为什么不听孝庄和大臣们的话,等吴三桂老死,而是急于削藩?
2020-10-26 13:43 华人号:杂谈天下 崇祯十七年(1644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山海关,当时的八旗兵还未腐化,是世界一等一的精锐,故而横扫天下. 顺治六年(1649年),孔有德.耿仲明.尚 ...
-
第二十五战:七国之乱(5)景帝削藩
文帝死后,已经持续了近四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仍在释放着强大的惯性. 因为他将"黄老之术"交棒到了他的皇后,即后来的窦太后. 窦太后不像当年的吕太后那样强势,她对于政策的影响力是依靠持 ...
-
唐朝藩镇割据严重,为什么不用推恩令削藩?
这篇文章来自知乎的一个回答. 问题是:唐朝藩镇割据严重,为什么不参考类似汉代推恩令的做法削藩? 回答者为昭阳. 第一:首先方镇不等于割据,而且多数也无法世袭,少数能世袭的,大都也只是短暂的十来年就会被 ...
-
【3】“请你不要放弃学习”
[笔者按]: 上篇<她卒于二零零X年>一文中,提到四年级时的北京之行.顺着这个记忆梳理过去,在搁浅了差不多十三年后,我记起了傅老师. 我很幸运,成长过程中遇到无数位老师,他们都是善的,都值 ...
-
刘邦开国后大杀功臣?非也,那可是教科书级别的削藩
本 文 约 4880 字 阅 读 需 要 13 min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大杀功臣?这或许是刘邦的千古奇冤.以萧何.曹参为首的丰沛原从集团和其他陆续加入的功臣们,只要不像陈豨这样公开叛乱,基本得到了封赏 ...
-
汉武帝下令削藩,其兄弟靖王积极响应,生120多个儿子,属实高明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当一个优秀的人失去了他的价值之后,迎来的便是被抛弃的命运,多少开国大臣元老熬过了残酷不堪的战争,却没有熬过太平盛世. 打仗时的明枪易躲 ...
-
古代那么多次削藩行动,为什么只有建文帝失败了?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是为明太祖. 两年后的1370年,朱元璋将除了皇太子之外的9个儿子全部封为藩王,赐予封地,"各有爵封,分镇诸国".这就意味着,朱 ...
-
表现好也是罪,大明第一个实在找不出理由削藩的藩国——楚王府
前言 明成祖朱棣虽然是以反对建文帝削藩.恢复祖制为由起兵靖难,但是等他登基之后,立刻变了嘴脸--藩还是要削的. 不过,要名正言顺,不能硬来.朱棣一边与众兄弟叙着"亲亲之谊",一边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