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医的势能观念与规律医学的本质(上)
相关推荐
-
中医观察(111)中西医疾病的起因、分类及治疗区别
<黄帝内经-素问>第22篇 脏气法时论篇(七) 中西医疾病的起因.分类及治疗区别 人体生病,表面看是由于细菌.病毒等外物所致,但根源却在于人体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平衡(阴阳平衡)的能力早已受 ...
-
《揆度以为常也》
揣度,就是估量的意思.<素问·玉版论要>中载此为:"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即"揆"言切求其脉理:"度"谓得其病处.故揆度整体的 ...
-
周天意念可以辅助调理任何疾病
© 伏羲龙祖 小丸子周天医 周天秘药局 赤日扶阳 周天神卫 周天门 觉知之门 越过这道门 聆听 周天意念治病是真实的,但是没有经过科学训练的意念就去治病,成功率是非常低下的.是偶然现象 ...
-
藏而不泻
藏而不泻: 心.肝. 脾.肺.肾 这五脏属阴 胆.胃.膀胱. 大肠.小肠.三焦 这六腑属阳 五脏功能: 存储营养 维持生命 五脏是"藏而不泻" 它们藏着,人体的精气 不能外泻,否则 ...
-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五脏补泄原则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玫瑰] 生数: 1 2 3 4 5 成数: 6 7 8 9 5 五行: 水 火 木 金 土 五脏: 肾 心 肝 肺 脾 解析:圣人起天地之数,一而九之,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土 ...
-
中国古医六大医学学派
[原创] 中国古医六大医学学派小识 卞嵩京<汤液经解>说:"中国古医为六大学派,凡治神农学者曰汤液派,治黄帝学者曰针灸派,治彭祖学者曰导引派,治素女学者曰房中派,治苗父学者曰祝由 ...
-
古代称它为“消渴病”,新安医学却有独树一帜的治疗,不愧是专医
古代称它为“消渴病”,新安医学却有独树一帜的治疗,不愧是专医
-
古医精品:《长沙正经证汇》诸病源治之法!
呕吐门(附:唾诞沐.噫哕)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同方.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食谷欲呕者,吴茱萸汤.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呕 ...
-
揭秘:古医高手的秘方集结!(条条实用)
l 凡遇热汤滚水泡烂皮肉,疼痛呼号者,用麦冬半斤,煮汁二碗,用鹅翎扫之,随扫随干,随干随扫,少顷即止痛生肌,神效之极,谁谓麦冬无外治哉. l 五味子炒焦,研末,敷疮疡溃烂,皮肉欲脱者, ...
-
古医秘方2:民间医药单方手抄本!(183方)
古医秘方2:民间医药单方手抄本!(183方)
-
揭秘古医:高手的秘方集结古(手抄流传秘本)
凡遇热汤滚水泡烂皮肉,疼痛呼号者,用麦冬半斤,煮汁二碗,用鹅翎扫之,随扫随干,随干随扫,少顷即止痛生肌,神效之极,谁谓麦冬无外治哉. 五味子炒焦,研末,敷疮疡溃烂,皮肉欲脱者,可保安如故,不至全脱也. ...
-
古医精品《长沙正经证汇》诸病源治之法
呕吐门(附:唾诞沐.噫哕)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同方.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食谷欲呕者,吴茱萸汤.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 ...
-
古医奇方效如神
凡遇热汤滚水泡烂皮肉,疼痛呼号者,用麦冬半斤,煮汁二碗,用鹅翎扫之,随扫随干,随干随扫,少顷即止痛生肌,神效之极,谁谓麦冬无外治哉. 五味子炒焦,研末,敷疮疡溃烂,皮肉欲脱者,可保安如故,不至全脱也 ...
-
古医古法《古法正骨图法》上下2卷,跌打损伤方面(全书200多页)
古医古法《古法正骨图法》上下2卷,跌打损伤方面(全书200多页)